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课标教材内容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不屈不饶的中国人;第四单元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

能力目标:1、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4、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5、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6、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4、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5、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6、知道生活中的许多规则能给社会带来秩序与公平、安全与信任。

7、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8、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9、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四、教学进度周次授课内容节数备注第1—2 周善待他人 2第3周男生女生 2第4周与友同行 2第5周好大一家人 2第6周丰富多采的民族风情 2第7周民族团结一家人 2第8周艰辛的求索 2第9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第10周起来,不愿做奴的人们 2第11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第12周翻开新的一页 2第13周从小村庄看大变化 2第14周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2第15周我的“中国结” 2第16周期末复习、测试 3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第二单元为《我们爱和平》、第三单元为《只有一个地球》、第四单元为《我们一起走过》.全册共13课33个框题,其教材的编排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综合性.本册教材共设四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2.开放性.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3.情感性.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4.形式活泼.教材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富有亲切感.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中外交流带来的共同发展,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并感到自豪.2、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之心;体会和平的美好,增强和平意识,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感.3、感谢地球对人类的养育之恩,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能正确认识自然灾害.4、感受成长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感受浓浓的师生情及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的多彩及六年小学校园生活的美好.行为与习惯:1、关注和同伴的公共事件,关注祖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努力达成共识的习惯.2、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3、逐步养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培养冷静、正确应对自然灾害侵袭的能力.4、能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为母校、为老师、为同学弟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外交往的历史,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而得不断提升.了解奥运会历史及我国申办、筹办奥运会的历程.2、了解历史上各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事业所做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知道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以及维护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责任.提高冷静观察、客观分析社会事件的能力和收集、归纳有关信息及资料的能力.3、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知道由于人类的种种不良行为,地球正遭到破环;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4、知道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能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好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准备.三、学生分析本班共63名学生,整体素质一般,部分学生思想表现好,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劳动观念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学生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四、具体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五、进度安排本学期教学周16周,每周2课时,总计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周别内容1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2 飘扬的五星红旗3 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5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6 和平来之不易7 放飞和平鸽8 人类唯一的家园9 伤心的地球母亲10-11 在自然灾害面前12-13 课程伴我成长14-15 依依不舍情16-17 期末考试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生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册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天天在进步》;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2、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天天在进步》的学习,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更勇敢、坚强、开朗。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

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有利于自己进步。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知道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

了解媒体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状况,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交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变化,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的指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

(4)、通过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农业,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工人和农民的习惯,感受科学技术对工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懂得,自信就是要敢于表现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培养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要发现自己缺点,取长补短。

2、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五、教学措施: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研究能力。

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教学进度表周次计划教学进度实际完成进度1 开学2 第1课3 第2课4 第3课5 第4课6 第5课7 第5课8 第6课9 第7课10 第8课11 第8课12 第9课13 第10课14 第10课15 第11课16 第11课17 期末复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