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一年工作总结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2011年炭窑坪煤业工作总结
矿建科
2011年即将逝去,回顾2011年的工作,炭窑坪煤业进入2011年以来是整个矿井基本建设的一期工程全部展开,井下及地面工程同时开展,作为矿井建设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个科室,矿建科积极履行科室职能,2011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井下工程完成的工作量:
开拓进尺情况:截至十一月份主副井累计完成1323米,
副斜井完成405米,
10#车场78米。
5#煤仓上口通道73米,
5#煤仓及给煤机硐室米
5#煤第一联络巷84米,
5#煤轨道上山61米,
5#临时变电所52米,
5#车场米,
5#煤北回风上山55米,
井下等候兼医疗硐室30米,
风井完成掘进167米。
三、技术工作
(1)先后参加《地质报告》《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的修改校正工作。
(2)负责图纸的发放工作,参加所有井下图纸的会审工作,根据会审意见编制《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记录》,累计13次。
(3)督促施工队编写各个巷道的作业规程,并根据实际提出修改意见,参加作业规程的会审。
(4)制作各个巷道掘进断面图及支护说明,深入现场给施工作业人员及施工员讲解图纸中得重点部位,按照设计要求监督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5)参加工程验收,对不合格部位,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进行复查。
全年发放整改通知单38张,累计提出问题241条,整改落实问题215条。
(6)副斜井两次变更井筒设计,督促工队按照设计变更后的规格进行开拓掘进。
(7)在贯通前编制5#车场供风方案,并在贯通后根据实际积极调整配风措施。
(8)编制5#第一联络巷密闭一次措施,启封一次措施。
(9)配合设计院提供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材料。
完成灾害处理计划的编制。
三、技术管理工作方面:
(一)建立健全矿建科各项规章制度上根据实际情况,及公司
相关制度制订了《矿建科技术员精细化管理细则》,对技术员进行绩效考核,量化分数考核,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责任、工作任务,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从而激发了技术员爱岗敬业精神,同时每个星期组织技术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经常深入井下检查、指导各种工程的正确施工,使掘进
工作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
保证300根锚杆做一组锚杆拉力试验。
(三)档案管理:矿建科保存有我矿掘进巷道设计、建设、验
收等各方面资料,包括掘进工作巷道各个工序自检记录、各种图纸的会审变更设计,同时还要对上、对下填报各种报表和资料,档案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做好档案管理尤为重要。
今年我科室按标准化、程序化整理档案,做到分类明确、顺序排列,及时补充。
(四)制度建设:随着组织机构的健全,我科室参考其他矿井
及科室的,并根据实际不断完善《矿建科管理制度》,本部门各种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
在为分科之前先后编制《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探放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联络巷密封措施》及监控中心各种制度各种制度、措施和方案。
(五)矿建科根据矿井开拓情况及时下达开工通知单并收集开
工报告并配合相应施工断面图,累计下发开工报告及施工断面图各24份,按月及时添绘采掘工程平面图进度,针对图纸标准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图纸资料。
(六)我科按月根据矿井建设情况,协助总工,结合当月的实
际掘进任务及地面工程进度,填写运营列会材料。
力求科学合理,准确,并参与月底的工程质量验收,出具工程验收结果。
(七)每月向煤管局、煤业公司等相关部门上报各种资料及工
程进展情况并准备各种对外资料、办证资料。
(八)质量验收方面:矿建科在质量验收方面,严格按《安全
规程》、《作业规程》及《验收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定期
对井下各工作面的质量、进尺进行验收,并按月填绘交换
图。
四、分科之前的部分工作
(一)一通三防情况:主井五月份更换900 米φ1000mm双抗风筒的
更换,新加一路φ800mm双抗风筒和一组2×30KW的对旋风机,使5#煤煤仓上口通道与第一联络巷分开供风,保证了主井的供风安全。
使用主扇风机后,拆除原来第一联络巷及5#煤上口通道风筒,另接至井底,改变了10#煤仓上口通道与主斜井底使用同一路风筒的状况,保证了供风的可靠。
对主斜井第一联络巷进行了密封,对主斜井的风筒进行三次平整挂直,改变风筒通风方式两次。
副斜井见煤前制订了《揭煤措施》并相应准备了填充材料环氧树脂进行填充。
解决了主斜井10#煤仓的瓦斯超限的状况。
(二)编制填写前半年的探放水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完善
相关制度、图纸。
五、文件落实方面
根据年初的发放的各种文件,结合矿井初步设计有关内容,积极组织联系设备,厂家。
根据吕梁市离石区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离煤发【2011】3号文件《吕梁市离石区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全区煤矿2011年“一通三防”工作要点>的通知》的要求,在5月底将主副斜井完成监控系统的更换,淘汰原来的KJ80N系统,更换为KJ70N系统,并且并重新编制相应的记录表格。
安全监控系统中心,分站、传输电缆、传感器设备齐全,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功能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要求,将矿
上除使用和备用外的所有光学瓦检仪和各种传感器拿到相应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根据文件精神编制瓦斯会战全套资料。
并通过地区煤炭局的检查。
参加矿方组织的三项整治工作,对主副斜井压风及排水管理进行了粉刷,对场区范围内的地面高度进行测量,并平整。
在“百日安全大会战”工作中,配合安全矿长,积极编制活动方案,过程记录、小结及自查自纠报告。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我矿基本建设的关建年,地面工程全部展开,井下掘进使用掘进机,大幅度加快了掘进进度,根据工期安排结合实际情况,2012年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计划:
根据2012年的掘进量的安排,在井下工作安排如下:
掘进机投入使用后,巷道一次成型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随着成型水平的提高,巷道掘进速度加快,保证锚喷巷道的质量及掘进时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对施工队的监督,锚杆支护紧跟跟工作面,杜绝工作
面迎头出现大面积空顶。
2、时刻注意工作面围岩变化情况,发现异状及时处理,并上
报领导。
一、质量标准化建设
2012年井下掘进,使用掘进机后,将会出现新的安全问题,为了能够减少隐患发生,严格质量标准化,将成为必要的条件。
矿建科2012年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
计划如下:
1、资料完善归档、设计规范、图纸齐全、各项记录清楚,争取达到标准化科室。
2、各项通知单的发放要有发放人、矿科领导、相关科室、接受队单位等的签发、签收及日期。
3、结合地测科健全巷道开口、贯通、停头、复工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
4、审核完善施工队各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督促施工队补充每月一次复审工作,并有复审意见记录和人员签字记录。
5、建立内部培训计划健全培训记录。
定期考核。
6、每月每旬对技术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验收总结达标,及时寻找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7、紧抓细节,在掘进完成后及时悬挂各个巷道的路标牌板。
并督促施工队对材料工器具的码放符合标准,挂牌管理。
二、积极配合施工队组,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按《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严格指导生产,保证生产安全、高效、有序的进行。
三、 1、加强与工队技术人员的沟通,对图纸、规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审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四、 2、根据施工员及技术员的跟班反馈情况,及时发放整改通知,督促施工队整改隐患问题。
五、 3、配合监理,定期对施工巷道的质保资料进行检查,并督促施工队完善质保资料,确保完成一个单位工程,收集整理完毕相应的竣工验收资料。
六、 4、在掘进面遇到特殊地质构造时,协调技术科及地测科,配合施工队,编制补充措施,并按照措施,及时进行加强支护,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七、 5、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八、三、加强科员的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一线熟悉生产各个环节的过程,把工作做的更好。
九、 1、以《煤矿安全规程》为基础,结合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各种安装规范,编制矿建科2012年的培训计划,每周组织学习技术员及施工员学习。
十、 2、结合不同的单位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因地质情况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组织针对性较强的学习。
十一、四、团队建设方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搞好井巷工程质量,关键在于人员素质的提高,责任心的加强,2012年,矿建科团队建设将以提高施工员和技术员业务素质,依据岗位责任制
的要求及科室内部制定的考核评分办法,树立典型,增加每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