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应用刘慕师
摘要: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
我国电网市场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客户直购电交易越来越多,无疑将对电网的经
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是按照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
要求,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因此强化电力营销管理,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的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以下对大数据的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应用
引言
目前,大数据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也给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
契机。
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
状况,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则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怎样确保大数据环境
下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是当前审计工作亟需解决
的问题。
所以,必须改革审计模式,创新审计方法,合理运用审计工具,充分发
挥审计工作的应有作用。
1电力营销审计工作的难点与问题
首先传统的电力营销业务审计采取就地审计方式,一般采取观察、询问、抽查、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效率较低,审计手段相对落后,面对业务类型繁多
和庞大的营销数据,传统审计技术和方法难以覆盖全样本,对海量电子数据更是
缺乏手段处理,其次审计人员对审计前沿动态缺少及时深入的学习,审计理念和
举措较为传统,难以发现舞弊特征和淹没在各种数据背后的真相;再者在审计项
目集中开展时,因人员投入少、任务多,非现场审计范围小,实地审计范围较大,审计成本高、耗时长,影响了审计质量。
如何更迅速、更准确地处理数据,积极
探索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应对海量数据给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审计
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大数据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第一,大数据审计可以提高审计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性。
传统审计一般采取抽
样数据分析法。
但是在大数据模式下,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全面分析,极大地提升
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准确反映审计事项,提供更加全面的经济决策依据。
第二,大数据审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大数据模式下,审计数据量越来越大,必须有效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模型与软件,审计人员才能更方便快捷地处
理数据,找出与审计相关的数据信息,找准问题之所在,实现精准分析,进而促
进审计效率的提高。
第三,大数据审计可以提高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水平。
随着大
数据审计的推广和应用,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逐渐提高,促使
被审计单位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特别是部门间数据的规范、融合,更对被审
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3大数据的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应用分析
3.1重新界定审计对象外延
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使得被审计单位
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不可否认,大数据为被审计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
是也同样带来了风险。
在审计工作中,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
对此,在审计模式创新中,要立足时代背景,对审计的外延作出重新界定。
大数
据环境下,大数据信息系统已经形成,而要想保证大数据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
就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囊括被审计单位的方方面面,进而做出全面的评估,了解
被审计单位相关事项,保障审计结论的有效性。
3.2建立分层级审计人才库,提升审计人员履职能力
随着大数据审计的应用,审计人才建设是关键,需要一支既熟悉审计业务又
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建立分层级的审计人才库。
将市公司专业骨
干力量分专业纳入人才库,保证了专业储备;随后将县公司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
进行了统计,按照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经营审计等擅长的业务进行归类处理,
最后将市县两个层级专业人员统一纳入人才库中管理,建立了市县分层级的审计
人才库,为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基础。
在远程信息化审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审计人才库的优势,选取骨干力量组成专项检查组。
“思维引领、专业优势、人才支撑”,从而达到培养一大批具有丰富审计经验和较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审计人才,提升审计人员履职能力,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审计应用。
3.3构建数字化审计模式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大数据也不断增多,传统的审计模式
已经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基于大数据特征,构建数字化审计模式十分必要。
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深入应用AO,通过电子数据审计,可以对审计对象的经
济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更好地监管经济行为。
在推进数字化审计模式的过
程中,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系统审计能力,做好审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加
大安全技术的应用,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提高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保
证审计所需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审计风险,防止“假账真审”。
3.4创新审计实务管理手册,促进审计工作从标准化向精益化转变
以大数据审计为依托,按照管理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思路,为提高现场审计工
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创新审计实务管理手册,固化业务流程,通过审计智能筛选“疑似问题”用户,发现审计线索,确定检查对象,现场跟踪核实查证,及时发现“病症”进行诊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时效与审计质量,做到从项目立项到
整改落实每个节点都信息充分,数据详实,该手册不仅明确了审计内容,而且对
每一项审计内容的审计要点及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规范了操作过程,具
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审计人员以大数据为引领,较快切入审计要点、把控审计
重点、发现审计疑点,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又突破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审
计工作从标准化向精益化转变,达到了“三个突破”,一是基于大数据的审计模式,是对传统审计模式的突破;二是有针对性的对业务数据和流程实施过程审计,实
现事后审计到过程审计的突破;三是对审计对象实时监控,实现了审计关口前移
的突破。
3.5构建大数据配套平台
大数据审计工作需要构建大数据平台,以此搜索、定位、追踪、分析、处理
相关数据。
首先,要保证数据库的全面性,以此符合审计工作大数据的相关需求,便于更好的进行数据关联和搜索,进而更好的挖掘能够加以利用的信息先说。
其次,要注重大数据配套平台安全预警系统的建设,互联网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多,
而电力企业审计数据信息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加强大数据配
套平台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审计信息的安全。
除此之外,大数据配套平
台的建设还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通过精准的数据信
息以及科学、合理的分析及处理系统,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适应大数据时代新形势,推动大数据审计发展,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
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经之路。
大数据审计使得跨领域、多维度、多层次审计得以实现,使得复杂性、隐蔽性问题的发现更为容易。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数字化审计,将促使审计人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利用审计模型开展营销数据分析,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审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效揭示了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助力电力营销工作成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森,赵同,冯伟.数字化审计监督新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33):40-41.
[2]傅夏懿.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8.
[3]杨丽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大数据下如何开展地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N].中
国审计报,2017-09-20(006).
[4]王芳,史晓红.大数据背景下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全覆盖[J].中国管理信
息化,2017,20(04):32-33.
[5]房晓丹.大数据给审计带来的挑战及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6-0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