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介入治疗
2020/11/14
5
冠状动脉造影
Sones 于1959年开始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 造影 真正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广泛的应用起源 于1967年,由Judkins采用Seldinger 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020/11/14
6
适应证
主要目的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的走行、 数量和畸形;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 无、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可以评价冠状 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包括冠状动脉的痉挛 和侧支循环的有和无;同时可以兼顾左心 功能评价。
头端形状保持 持久
适当的顺滑
硬
软
硬度的层次性 (分段式设计)
2020/11/14
硬度 抗折性
第一弯曲的 良好弹性
柔软的头端
可操作性 扭矩控制
24
2020/11/14
25
介入导丝的设计
涂层近段推Βιβλιοθήκη 杆核芯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外 径:0.014”
长 度:180-195cm(RX球囊);300cm(OTW球囊);导丝远段30-40cm构造最复杂
肝位(右前斜30°+足30°),主要显示LMT,LAD近段 和CX及其分支 蜘蛛位(左前斜45°+足30°),主要显示LMT,LAD的 近段及开口部和CX。
2020/11/14
17
投影体位
右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左前斜45°,最常用,可显示右冠状动脉近、中 、远段,只是分叉后的血管重叠,不易区分; 正位+头30°,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后降 支及后侧支及分支,特别是显示后三叉开口非常 清楚; 右前斜30°,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及其主要 分支
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 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
2020/11/14
8
相对禁忌证
未控制的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未控制的高血压; 控制的心功能不全 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 发热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造影剂过敏;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炎。
2020/11/14
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 ;并可以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
2020/11/14
7
适应证
不明原因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 冠心病,
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及 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性心肌 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 脉造影;
2020/11/14
11
2020/11/14
穿刺部位
皮肤进针处应选择腹 股沟韧带下2-3cm处, 多数在皮肤皱褶下 1cm左右,进针角度 为45度,应尽量保证 血管的穿刺点位于耻 骨梳的骨性平台上方
12
穿刺部位
血管较粗、穿刺易成功、操作方便,缺点 是血管压力大、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且术后需加压包扎,下肢制动24h 。
2020/11/14
13
穿刺部位
桡动脉:近来开展的方法,最大优点是减 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血管并发症。缺点 :1.桡动脉穿刺有时不易成功。桡动脉虽然 位置表浅,但直径比股动脉小,容易在受 激时发生痉挛,使穿刺变得困难。2.导管置 入不易 。3.血管成形操作不易
2020/11/14
14
2020/11/14
心脏疾病介入治疗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已发展成为以治疗心 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即介入 性心脏病学。
2020/11/14
2
介入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脏起搏器植入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 肾动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 缺损等 主动脉夹层 外周血管疾病
2020/11/14
26
2020/11/14
27
支架壁厚度与内皮化
2020/11/14
雅培信息
R. Virmani, TCT 2008
28
PTCA的作用机制
1. 内膜撕裂和斑块碎裂 球囊扩 张时使斑块物质撕裂、破碎, 内膜撕裂至中层,造成一个通 道,使血流通过,是PTCA的 主要机制。
2. 局部动脉瘤形成 PTCA时由 于血管壁随着纺锤形扩张而被 撑张,以致局部动脉瘤形成。
2020/11/14
19
2020/11/14
20
2020/11/14
21
PTCA与支架植入术的器材和选择
1. 导引导管 2. 导引钢丝 3. 球囊导管 4. 压力泵 5. 三通连接板 6. 压力注射器 7. Y型接头
2020/11/14
22
Judkins 导引导管
2020/11/14
23
对导引导管的要求
2020/11/14
18
常见血管名称
左主干,LMT 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 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 对角支,diagonal branch,D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 后降支,右室支,etc
9
术前准备
术前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介绍冠脉造影、支架 置入术的目的,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书面签字同 意
抗凝准备(波立维,阿司匹林,肝素)
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区域备皮
青霉素皮试
碘过敏试验
2020/11/14
10
穿刺部位
股动脉:股动脉粗大,易于穿刺,多年来 一直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传统入径 。一般为右股动脉,部分患者右侧有血管 畸形或上血管封堵器后短期(90天)内重 复造影可选左侧
2020/11/14
3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类 疾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 称,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 窄、痉挛(心绞痛)或阻塞(心肌梗死) 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2020/11/14
4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经皮 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解 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的比较成熟和 有效的方式
15
穿刺部位
肱动脉:为桡动脉穿刺失败的候选部位, 也存在术后压迫止血不确切的问题。
2020/11/14
16
投影体位
左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左肩位(左前斜30°+头30°),主要显示左主干(LMT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中远段,回旋支(LCX )
右肩位(右前斜30°+头30°),主要显示LAD的近中段 及近段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