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从而得出土地改革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从而得出土地改革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1)材料一中“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通过哪一法律文件被确定下来?该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3)根据材料二分析分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什么发展战略?【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自治区。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3)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方面的援助。

(4)西部大开发战略。

【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问,我国设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想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3)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问,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方面的援助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的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一例说明。

(4)“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答案】(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东北。

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沈阳机床厂。

(4)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和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实行的一五计划。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1)材料一中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2)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3)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基本内容。

【答案】(1)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3)内容: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长期以来坚持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依据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5.阅读下列材料:著名学者李达早在70余年前就曾经指出,经过洋务运动,“就开始踏入产业革命的过程,渐次脱去封建的外衣,而向着近代社会方面运动了”;此后还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文化启蒙运动;当今史学界更视洋务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阶梯之一。

请回答:(1)洋务运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清朝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请列举洋务运动中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的成就各一例(4)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答案】(1)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2)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近代化的开辟了道路。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2)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为了摆脱统治危机,维护清王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清朝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近代化的开辟了道路。

6.下图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

据此完成:(1)农民为什么要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2)这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这次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答案】(1)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