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企物资采购监管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摘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是其中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物资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国有企业自身效益,提升对资金管控效果,保障国有企业资产安全的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监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ﻪﻭ关键词:国企物资采购监管企业效益提升思路ﻪﻭ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对于新时代的新挑战进行适应,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取能力,这对于当前处于新环境中的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物资采购工作是其内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确保相关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
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可以更好地提升对内部成本的优化控制能力,同时提升物资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占用和浪费,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全面提升。
ﻪﻭ一、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分析ﻪﻭ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于国有企业的产品生产与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机制,降低内部运行成本。
作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一部分内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经营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过科学地展开相关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套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确保物资的顺畅供应,同时实现对成本的有效节约。
对于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科学、有效地监督,可以提升采购工作的规范性,提升采购行为的可约束性,减少采购漏洞的出现,对采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消除和规避。
ﻪﻭ二、提升物资采购监管水平的几个措施ﻪﻭ第一,对于物资采购活动提高监管的重视程度。
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该对于采购成本进行合理的关注,并且从节能的角度,对于领料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这是以往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和重要方法。
在现阶段物资采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物资的供应量可以得到很好地满足,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应该引入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采取更加科学的比价采购方式,对采购行为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限制。
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要对于可能会影响采購活动的多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且提升决策的准确性。
相关企业的采购部门、供应商等,要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引入更加广阔的讨论交流空间。
针对于物资采购的重点,要做好全面的监督和防范。
物资管理部门在进行采购之前,要对于当前的需求计划进行明确,并且结合实际库存的情况和数量,对采购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采购的科学性。
在实际采购活动中,对采购的数量、时间等进行重点监控。
在采购比价中,要科学地展开全面的比价策略,并从多个角度对于供应商进行对比,选择具备更强实力和更低成本的采购供应商。
在确定供应商之后,要对于采购价格进行进一步的协商和谈判,并给与一定的浮动控制空间。
在完成价格确定后,要对于合同进行签订。
采购合同中,要对于具体采购的内容进行明确,对采购的数量、质量、供货时间、服务等给予明确、全面的规定,对于企业自身的利益进行全面保护。
相关采购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责任,对相应合同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和查验,并且及时联系相关法务人员进行协助确认。
在货物接收时,采购人员要及时对于数量、质量进行全面检验。
对于存在出入的情况,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在完成采购行为之后,要对于货款的支付进行及时进行,并对于支付的时间、形式、款项数量等进行合理的决策,对于企业采购策略、经营发展战略、合同条款等进行充分考虑,再进行仔细慎重决策。
ﻭ第二,提升物资采购监管工作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在对于物资采购工作监管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经济规律展开相关工作,提升监管的规范性,多管齐下,提升监管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在采购管理上,要规范采购流程,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引入集中采购的方式和制度,将审计监察真正实现组成采购监管的重要一环,这样才能对监管的效力进行最大化发挥。
对于国有企业的采购经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往很多采购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分散采购的弊端所造成的。
采取集中式采购,可以更好地对相关问题进行避免,同时对漏洞进行规避,提升对采购成本的控制效果,提升议价能力,并且配合更加规范、专业的采购,提升整体效益。
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对于大额、大宗的采购上,也要引入招投标的制度,并且对招投标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管理,确保整个采购行为的规范开展。
采购行为的开展,要将集中采购的理念进行科学的应用,并且围绕采购活动构建一个科学的物资供应服务体系,打造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在对于物资采购监管工作的开展中,也要对于业务流程规范进行完善,并且构建统一的工作程序标准。
在业务决策中,要对于相关的标准、原则以及方法进行有效地明确,确保物资采购行为的开展,符合相关条款和法律法规。
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质量、价格以及服务最优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采购中,要确保物资符合企业使用需求,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质量水平。
在保障质量水平地基础上,通过招投标、比价等,对供货厂家进行选择。
在供货厂家的选择上,要提升对其服务能力和信誉的全面审核,构建一个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升供应方的综合把控效果。
企业自身要提供全过程的审核监管,对于物资采购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监察审计效能。
对于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上,由于其合同的内容较多,并且涉及的金额和数量较多,很多品类都需要详细地进行管理,同时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动态化特性。
在对合同审计的过程,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且全面地分析。
审计人员要对合同中的需求计划、即时市场供求关系、供货周期、库存情况、商务谈判或招、投标等因素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升相关采购制度的执行落实效果。
ﻪﻭ第三,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调整。
为了让采购业务的开展更加合规、合法、公开、公正、透明,相关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例如,对于价格管理上,要对相关规定进行明确,并对于价格审定方法、程序、责任、权力等进行规范。
在监督机制中,要对不同部门岗位人员的监督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并且不同岗位的职责范围。
在物资采购业务流程的优化上,要对传统的模式进行改进,融入更加公开的思路,构建一个开放的流程环境。
相关决策工作的开展,要及时对信息进行共享和公开,并且利用公开监管来提升监督机制的制约效果。
为了提升监管成效,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进行参与,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对领导小组进行合理构建,提升管理决策的民主性。
另外,ERP管理系统的应用,也是提升监督管理效果,完善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
通过相关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对流程进行固化,利用ERP系统对物料计划、采购审批、库房管理和物资调拨等管理需求进行实现。
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对采购流程进行网络化操作,这样也可以提高对人为因素的规避效果,提升采购行为的公开信和公正性。
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是加强物资采购监督的最重要机制之一。
培育和保持采购业务运作过程的竞争氛围,形成各项采购决策的竞争机制,既可以促进供应商降低价格、提供优质服务,又可以降低采购决策的随意性,提高采购决策的科学性。
ﻭ总而言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物资的采购监管工作的开展要对于相关机制进行更好地完善,这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对于物资采购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问题进行解决,提升采购工作的实践效果,让整个采购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精细,这对于降低成本,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科学地展开监督管理,也可以提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制约的效果,从而最终实现对企业效益的有效促进。
ﻭﻪﻭﻪ加强国有煤炭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企业文化,ﻪﻭ:张文兵ﻭ《企业文化》ﻪﻭﻭﻪ近年来,阳煤集团开元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纪委全会精神,全公司认真开展廉政建设预警防控工作,积极探索党员干部、重点岗位、重点部门超前预警、防范治理不廉洁行为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通过实践证明:加强廉洁风险防控,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既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又为党员干部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安全区。
ﻭ健全领导机制深入宣传教育。
为加强廉政风险工作的指导和领导作用,公司下发了《开元公司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实施办法》文件,成立了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纪委组织牵头,各级党组织座谈讨论,深入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教育,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
每年年初公司将各级干部的廉政从业教育列入干部培训教育大纲,每季度公司纪委对各级干部、重点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廉洁从业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集团公司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及其风险防控相关文件。
根据集团公司纪委要求,坚持每日学习一项制度活动,形成了公司自上而下学习制度、运用制度规范工作的浓厚氛围。
继续推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活动,签订“党员干部岗位廉洁自律承诺书” 800余份,并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公示。
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进车间、进岗位、进家庭”活动,以廉洁文化进岗位为重点,层层制定廉洁文化进岗位活动方案和领导干部廉政岗位联保互保承诺书。
把培养廉洁价值理念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防微杜渐中锻造健康的肌体。
ﻪﻭ层层分析排查,理清业务流程。
对照集团公司风险防控工作要求,逐级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明确具体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
通过认真排查梳理,对决策、执行、管理的全过程,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查。
各单位对管钱、管人、管物资采购、管住房分配等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在履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廉政从业风险,逐一排查在思想道德、清廉履职、员工利益、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七个方面容易发生的腐败行为,逐一排查因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各类腐败现象。
全公司重点岗位共查出风险点条数为1172条,其中处级以上领导11人风险点共计68条,科级干部80人400条,其它重点岗位178人704条,共制定各类防控措施983条。
ﻪ分级负责监管,明确职责到人。
在廉政风险防控过程中,公司纪委始终把规范权力运行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实行公司、车间单位分级负责制,按照风险频率高低和危害程度,将七大类工作中的权力行使划分为三个等级。
其中,一级风险点是指案发频率高,举报频率高、可能造成巨大损失;二级风险点是指案发频率较高、举报频率较高,可能造成一定损失的;三级风险点是指案发频率低,举报频率低,可能造成较轻损失的,按照齐抓共管的原则,一级廉政风险有公司主要领导负责和监控,二级廉政风险由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和监控,三级廉政风险由各党组织负责和监控,纪委对全公司各风险点进行全过程监督、协调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