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过程记录簿表》
体会或反思
了解了以前有这么多的研究,但对于导学案的预习还没有实用的方法,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深感任务的艰巨。自己能不能找到一种适合我们学生自己的方法呢?
研究活动
对导学案应用中预习突发问题的思考
时间
2014年12月1日
地点
物理实验室
研究者
王美
形式
反思
主要内容
在孙连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导学案的实践。每天提前将导学案编好发给学生,由学生回家搞好预习,第二天早上上交。导学案实施的目的就是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在实施的前几天,效果还是不错的,可是有一天却发现不少学生却只为完成任务,拿到“作业”后,三三两两的互抄结果。
当天导学案发下去之后我看到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做。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利用课前的五分钟来检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1、说说这节课有几个知识点,分别是什么。
2、下面请每个小组交流下预习得的知识。
在巡视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个学生在解答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时,答案都是一样的。
当是我就是有些恼火,难道学生们就是这样完成作业的。
体会或反思
其实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都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张预习导学案,不同的人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不同,但是要强的孩子们为了让老师放心,竟然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出发点是好的,我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一样美好呢
研究活动
对导学案应用中预习方法的初思考
时间
2014年12月4日
地点
物理实验室
研究者
王美
形式
总结反思
主要内容
从今天开始,我将在导学案实施中采用这种方法,实施中随时检查,查看效果。
体会或反思
有了方法的指导,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按步就班的进行,从而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好处。
研究活动
进行预习方法干预后预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时间
2015年1月12日
地点
物理实验室
研究者
王美
形式
问卷调查
主要内容
基于这段时间的导学案的应用情况,想了解下学生对预习方法的感知程度及使用效果,特做了这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预习的重要性学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怎样预习才有效呢?学生想知道,其实我也更想总结出来。回想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基本都是我提前做好导学案,第八节课发给学生,第二天早回收检查,看看共性问题,上课一般就处理这样的问题。如果只看导学案上的空,学生填的是满满的,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知识学生真的掌握了吗?会应用吗?是怎样预习的?效果好吗?等等问题,我逐渐地明白了自己的问题,虽然已经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对预习的要求不够具体,并缺乏有效的指导,往往使预习流于形式,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也不能让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A、立即放弃
B、独立思考解决不了后再放弃
C、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5、课堂学习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A、独立思考
B、与同学讨论解决
C、听老师讲解
6、在预习中你使用过类似于教材全解之类的教学参考书籍吗()
A、每次预习时都使用
B、有时遇到困惑时使用
C、从不使用
7、使用参考书籍是为了()
A、得到准确答案,回答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后附调查报告。
体会或反思
对于问卷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共鸣,那下一步就是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预习。
研究活动
对本题的研究内容进行相关文献研究
时间
2014.11.28
地点
初三办公室
研究者
王美
形式
文献研究
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对导学案预习方面的研究进程和成果。收集相关资料。首先是对课题的界定:
对于物理预习方法有效性的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了解你们的物理预习情况,了解你们的内心感受,老师编制了这份问卷,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改进学校的物理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
1、长期以来,你是怎样对待课前预习的()
A、支持充分的课前预习
B、偶尔在课前进行预习
C、从不预习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本校初三学生物理就用导学案预习状况,准确掌握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提高预习能力。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对象是我校初三的一、二、三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调查内容、方法
调查从学生是否喜欢课堂预习、预习的方法、预习中存在的困惑等各个方面,设计了12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详见附表:问卷调查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记名进行回答,力争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现状。本次调查共一次性发放问卷54份,回收54份,有效54份。
1、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功课。
2、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是指教师在预习内容、预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细致地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其次是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对导学案的课前预习的研究已经有好几年了,而且触及导学案的研究非常多。《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也强调要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课前预习的研究虽然多,但比较散,没有形成一整套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方法。我们的研究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从而在导学案应用中能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学能力。
我决定用下面的几步试试:
一、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从中找出主要的物理公式、结论、规律(文字叙述),明确公式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
二、细读知识点,把握知识来龙去脉。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
三、完成导学案中的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检验预习效果。这样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抓住重点、难点。
关于导学案实践中进行预习方法干预后预习效果的问卷
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
2015年1月13日
地点
物理实验室
研究者
王美
形式
问卷调查分析
主要内容
一、调查背景
《对于物理预习方法有效性的问卷调查》是基于我们学校理化组教师在孙连蔚老师的领导下进行的《导学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的引导下开展的。他所建立的一线五环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做好预习为前提,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其他环节形同虚设。在课题实施前期做了《关于课前预习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物理学习的习惯较差,且没有有效的方法指导,使得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后来经过思考,教给了学生一系列的预习方法,经过一个多月左右的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步很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这次的问卷调查,旨在发现问题,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干扰因素,提高预习的质量,为学校的高效教学提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课后找了一些学生了解情况后得知大部分学生对教材内容不懂,又不知如何预习,再则只把它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而已。这一课给了我很大的反思,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是强调了让生去完成的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仅仅是因为学生不懂预习吗?还是因为师的预习工作也没做好呢?回顾我的课堂不都有这样的问题吗?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B、仅作为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得正确。
8、你觉得下面哪种方法对检测预习效果较好?()
A、能把知识点背下来
B、会做预习作业
C、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预习结果,并用预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9、你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时,会感到:()
A很轻松
B无所谓
C很紧张
10、你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是“主角”吗?()
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预习的重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
预习是在没有发现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教材,能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有利于教学深入开展。
A多次B很少
11、经过前段时间的预习学习,你学得物理学科预习的作用()
A、使自己上课能够轻松理解知识,解决自学没有学明白的问题
B、对自己的学习有点帮助,但意义不大
C、对自己的物理学习没有帮助。
12、在物理导学案预习中还存在哪些困惑?请你写一写。
体会或反思
调查问卷是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一种有效手段。
研究活动
同时,有95%的学生都认为应该预习,觉得课前预习的作用很大。但是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这也说明家长和教师指导学生预习非常重要。
通过教研发现全部老师都认为在物理学科中需要预习,大家都大致认为,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感知新知,基础知识通过预习掌握了,课堂上交流引导较为复杂的知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做课堂作业,可以较好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时老师们也指出了在指导预习时都遇到过困难,没有找到较好的预习方法。所以,怎样指导预习,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值得我们去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