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部署尊敬的。
,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又是元宵佳节,再聚中红普林,品昨日旋律,谱明日乐章,举香醇美酒,祝好运绵长。
首先我谨代表中红普林集团、中红普林塑胶、三融集团的全体员工对今天专程出席我们总结动员大会的厦门国贸控股的领导。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对今天受到表彰的团队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和亲切地慰问!对奋战在各岗位上的广大员工及家属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大家节日愉快,阖家幸福!一、2012年工作总结:2012年,集团公司以“抓住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突破,夯实三个基础,搞好四个建设——‘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做优做强塑胶事业;优化整合食品事业;稳步推进地产事业。
做强做优塑胶事业●生产规模再创新高2012年,生产pvc手套455.94万箱,同比增长4.53%;生产丁腈手套61.2万箱,同比增长20.6%;出口创汇10059万美元,同比增长10%。
●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以“出奇招,实现新的突破;重效果,塑造核心能力”为主题的三次战役顺利推进,通过使用细腕手模、锅炉外包、线上包装、节能减排改造等措施,成果显著,每箱降低成本0.5美元,共节约成本1350万元。
八条丁腈手套生产线顺利试产、投产,突破低克重丁腈医疗级手套;各公司积极推进6s管理,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销售仍有新亮点2012年销售手套516.9万箱,同比提高30.8万箱。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高附加值产品销量进一步提高,2012年销售80.1万箱日本医疗级手套,同比增长7.22%。
新增pvc客户7个,丁腈客户9个。
国内市场实现突破,北京林普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及苏州中普盛天无尘科技有限公司,深挖客户,着力培育拓展国内市场。
●采购又有新突破采购公司进一步完善、修订采购制度,不断拓宽采购渠道,积极推进网上采购。
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助力各公司压成本、降能耗。
优化整合食品事业●2012年底,中红普林集团并购河北三融集团,为中红普林集团二次创业和三融集团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与北京二商达成增资协议,北京二商摩奇中红食品有限公司。
集团的发展思路确定为:“抓住一个重点:即二次创业,再谋发展;夯实两个基础:队伍建设,品牌建设;实现三方面的突破:塑胶产品与市场的突破,食品源头与终端的突破,地产思路与模式的突破。
”中红普林塑胶中红普林塑胶的工作核心就是牢牢抓住上市这一目标,一切工作围绕上市这一主线开展。
●销售工作: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加大力度千方百计打开国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1)要拿出建厂初期开发客户的精神,开发丁腈手套市场。
(2)发挥美日办事处作用,并寻求新的突破。
(3)充分发挥苏州公司和北京公司作用,在推进国内市场开拓的同时,积极推进塑胶板块的国内品牌建设。
●采购工作:用好oa系统,实现采购透明、公开,同时加大力度推进网上采购,继续服务生产一线。
●生产管理: 通过不断创新和引进同业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减员增效;继续推进增收节支(丢手套、废品高);保证品质稳定;调整产品结构(丁腈突破12寸手套)。
●职能部门:财务本部继续深化研究绩效考核,力争实现提升;关注资金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资源。
总裁办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放到重要位置。
●项目建设:1、以调整pvc手套产品结构为核心,尽快推进8条pvc手套生产线建设,提升pvc手套市场竞争力。
2、把握丁腈手套的市场、产品性能、国内成本等优势,积极推进丁腈手套的扩建项目。
3、谋划水性聚氨酯项目和丁腈胶乳项目。
中红普林集团中红普林集团的工作核心就是以“二次创业,再谋发展”这一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谨慎应对,做好地产产业1、中红一品加强施工监管,确保建成“滦南最好的房子”,发挥“中红”品牌效应,加快去化速度。
2、建材城和购物城加强招商,注重经营模式和管理团队建设,确保平稳运营。
3、陆雄土地变性积极推进。
4、密切关注普林海珍相关信息,主动把握机会。
●扩大经营范围,推进中红普林集团新业务扩大中红普林集团经营范围,组建贸易本部,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除了做好我们自己的产品(手套、肉鸡、豆粕、鱼粉)以外,开拓新产品,争取实现每年实现3到5亿元的营业额,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打造新的融资平台,更要寻求新的商机,谋求新的发展。
三融集团以“一二三思路”推进三融集团各项工作:即抓住一个重点,即抓源头;夯实两个基础,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实现三个突破,融资(资金)突破、成本(效益)突破、品牌(营销)突破。
●抓住一个重点,即抓源头一是发展自养鸡场,在2012年65栋的基础上,计划完成90栋,使自养规模年出栏2700万只;借用外力,创新模式(曹妃甸综合模式),整合资源,加快速度。
二是规范合同养殖,这是我们的基础所在,不可大意,不能放弃。
通过源头控制,保证食品安全,降低原料成本,降低信用风险。
●夯实两个基础,制度建设、团队建设通过制定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强化公司内控,坚决铲除贪腐,彻底改变作风,重塑三融形象。
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通过团队建设,提升三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
●实现三个突破,融资(资金)突破、成本(效益)突破,品牌(营销)突破放大能力,扩大融资;全员动员,降低成本(高调推进增收节支,每只鸡降低0.5-1.1元,勤俭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高度重视,塑造品牌。
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对策思考我们虽然踌躇满志,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首先,我们面临着中国制造业共同面临的困难,中国经济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制造业在2015年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今天的中国经济形势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
所谓的“冰”是指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楼市低迷。
而火,体现在高档楼盘、豪车、高档奢侈品、高档古董艺术品一片火爆。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制造业危机和产能过剩危机。
制造业利润过低,而且面临着税费过重、资金成本太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的三大困境,随着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力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其次,环保压力。
京津冀雾霾天气势必加大中央对环境的整治力度,将下大力度治理环境,必将加大企业的环保成本。
第三,发达国家的市场萎缩,美日等国家货币宽松政策,货币贬值,使出口行业步履维艰。
因此必须未雨绸缪,谨慎应对,提前作为。
1、关注智慧产业。
我们知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没听过智慧产业。
美国就把智慧产业当做第四产业。
美国的智慧产业革命已经悄然实施了10年,这10年里,美国制造业的产值提升超过50%,工人工作效率提升超过20%,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8%。
智慧产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出路。
只有把智慧产业引进去,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利润,才能解决目前制造业危机。
2、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大英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美国与德国的崛起,而日本与美国在信息革命中分道扬镳,注定了各自命运的迥异。
美国依靠信息高速公路引爆新经济,抢占信息革命的制高点,日本则固守传统制造业的优势,错失信息革命的时代优势,陷入经济停滞的20年。
如今中国刚刚成为世界工厂,前有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阻击,后有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追兵,发达国家试图用机械打败中国人,如美国的服装制造业依靠机械人裁缝实现了起死回生,这种前后夹击的困境让中国制造业步履维艰。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命运沉浮维系于工业革命的推波助澜,若无视其冲击力,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因为,工业革命诞生了一些行业的同时,也在消灭一些行业。
一方面,引领潮流的企业纷纷崛起。
正是嗅到时代的气息,走在行业变革的最前沿,才导致一大批企业的崛起,从通用到微软、从苹果到脸谱都是如此。
阿里巴巴的横空出世,固然离不开马云的个人能力,但更离不开互联网革命的机缘——互联网改变人类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蚕食传统商业的空间。
另一方面,墨守成规、错失变革的企业则不断被扫地出门。
固守旧业,跟不上时代的“英雄”钢笔、“泊头”火柴纷纷没落;错失智能家电的索尼、松下年年巨亏;错失智能手机的摩托罗拉被收购;错失数码技术的柯达宣告破产。
3、注意商业模式,如果我们选择新行业,一定要选有盈利、有前景的模式,我们目前的传统产业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模式,要与时俱进,跟上步伐。
即,改变不了风的方向,一定要改变帆的方向。
四、正能量经典共享1、再说管理●抓住重点:优秀的经理人要抓住三件事: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和问题;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管理自己:管理者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弄不清楚到底是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
管理者管理别人当然重要,管理自己更重要,行为管理的关键是校正自己的行为。
我们以为领导别人很伟大,其实,当你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候,你便失去了所有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 所谓正人先正己。
●善处危机:女浴室起火,乱作一团,赤裸外跑,大街上白花花一大群,一老者大喊“快捂住!”,众裸女突然醒悟,但要紧部位有三处,手忙脚乱捂不过来,不知所措。
这时老者又大喊:“捂脸就行,下面都一样!”在特殊情况下抓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遇到危机要冷静面对,切忌慌不择路。
2、学会低调待人接物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老把自己当人物,老拿自己当领导,老以自我为中心,老是自我感觉良好;即便真是小有作为,有些威信,也要谨慎,要虚怀若谷,更要大智若愚;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你把自己看重了、看复杂了,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
名门之后,家教严格,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
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