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大众传播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传播学者克拉帕将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性过程归纳为、
和三个方面。
2、传播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
3、社会文化心理是指由于生活和生长在同一文化区域或地理区域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总体特征,它往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包括和两部分。
4、完整的人类传播过程通常由、、、
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二、选择题(请在正确的选项上打勾)(每题1分,共12分)
1、在拉扎斯菲尔德领导下进行的针对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调查研究发现观念首先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人口中不太活跃的部分。
这一结果被概括为以下哪一种理论,
A “守门员”理论 B两级传播理论 C 共同经验理论 D 传播互动理论
2、“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A传播者 B传播媒介 C传播效果 D传播技巧
4、职业传播者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和准确判断有价值的信息线索并构成传播内容的能力被称为
A 信息敏感
B 情感感受性
C 角色意识
D 自我体验 5、传播的双方要有效地沟通,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沟通双方必须具备一定的
A认识能力 B知识基础 C共同经验 D沟通愿望 6、我国新闻机构对来信来电揭发问题的读者实行保密性保护时,是行使了传播者的下列哪项权利,
A 安全保护权
B 版权
C 消息来源保护权
D 参访权 7、传播者有意识地与受传者搞好关系,引发受传者对传播者积极的情绪情感从
第 1 页共 2 页
而取信于受传者,提高传播效果。
这是利用了情绪情感的
A信号功能 B感染功能 C动力功能 D迁移功能 8、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强度的变化所需要的刺激量的临界值是。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知觉
9、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A 心理过程
B 气质
C 整个心理面貌
D 性格 10、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所产生的干扰作用是 A 动机性抑制干扰 B 前摄抑制干扰 C 倒摄抑制干扰 D 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11、用红笔划出传播材料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哪一种特性,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恒常性 C 知觉理解性 D知觉选择性 12、“神啊,帮助我们吧,别让我们去评价他们,除非我们也经历过他们的生活”说明了在人际沟通中要
A 进行移情交流
B 树立容纳意识
C 利用赞扬的魔力 D重视情感因素
三、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2、举例说明人的知觉过程有哪些主要规律。
3、亲和性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亲和性,
4、人类记忆的保持有什么规律,它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5、请联系实际说明当代我国受传者的心理有些什么特点,
6、什么是逆反心理,传播者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与消除受传者的逆反心理及其对传播效果的负面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试论述如何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因素来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
2、今天是林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她穿着漂亮艳丽的新衣服提前来到教室,用早已准备好的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
开始上课了,林老师显得镇定自若,她先宣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并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
在正式讲课中,林老师言语平静、流畅,由于准备的内容十分丰富,她便加快了进度,对讲课的内容也不予重复。
正当林老师专心致志的讲课时,偶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开小差,她立即点名批评,制止了这种不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林老师从容地走出了教室。
请你运用所学的注意规律评判一下林老师的公开课是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传播效果,并说明理由。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