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学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后的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

( )2.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 )4.“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 )5.意识因其反映的直观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 )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启示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 )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 )8.个人未必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 )9.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 )10.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和超越自身。

( )11.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1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往往包含谬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①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③同为世界的本原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2016年11月16日1时29分在北京门头沟区发生2.6级地震。

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震动”是常态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等到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严重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

这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18.荀子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这启示人们(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D.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19.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错觉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对象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思维着的精神之所以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因为它可以( )①树立目标,制定计划②预测未来,推溯过去③透过现象,发现本质④改造世界,实现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人能把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

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①人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②人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③意识能够反映本质和规律再概括出现象④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激发人的生理潜能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2.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3.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24.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

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

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

“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八十年了,但重温这诗句仍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体现了意识活动①具有自觉选择性②可以调节控制人体生理活动③具有主动创造性④能够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研究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7.中山大学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从中国海南岛分离得到的天然病毒M1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该项研究表明()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B.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8.浙江省将继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群众关心的创业就业、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安全稳定等热点问题,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帮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浙江人。

这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有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③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9.观察漫画《爱斯基摩人教非洲人如何生活》.这幅漫画启示我们( )A.增强意识活动目的性,主动创造B.办事情不能违背规律,量力而行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0.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攻克了高海拔和严寒地区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这体现了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具有能动性③真理具有客观物质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1.有人说,社会进步是由懒人推进的。

懒的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懒的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

这里蕴含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工具32.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

5年后,所试验的4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

这样做是因为()。

A.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3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4.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③正确认识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感受④实践决定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35.研究人员发现,学新歌、学乐器有助于扩展记忆,开发右脑;经常运用心算来处理和记忆数字有助于开发左脑。

人体左右器官是有区别的,掌握并有效利用“左右法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体现了( )A.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B.实践可以把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C.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D.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认识并发现真理36.时间是个常量,每年365天,谁都不会少。

对勤奋者来说,时间却是个变量,在有限的时间单位内实现更多愿望。

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但时间是个例外③时间对勤奋者更眷顾,它是变量而非常量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利用时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7.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转基因之争更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反转基因还是挺转基因,都有各自的理由,对此也一直没有清晰的定论。

这说明( )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③对真理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8.人的意识产生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