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方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传染病预防方案石朝乡学校xx年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方案中心校及各村小、幼儿园:为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务川县教育局xx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现将《石朝乡中心学校xx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各校拟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此项工作。
一、建立组织明确职责1.各学校要建立以校(园)长为组长,学校分管副校(园)长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学校领导、分管领导、教师、学生四级传染病防控管理网络,校(园)长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学校还要设立一名传染病防控联络员,负责日常情况的收集与上报工作。
2.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
制定传染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人、财、物等传染病防控保障机制,完善卫生室的功能,加强对学生饮食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积极防控传染病。
收集、汇总有关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乡中心校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疫情,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好对疑似病人的监测处理及环境消毒工作。
要定期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应急演练,以科学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一)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组织学校师生学习和演练。
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内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传染病监测网络、传染病预警系统、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控制措施、传染病的日常预防措施,还应包含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如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特殊重大传染病流行(如非典、麻疹、甲流感),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等内容。
(二)加强教育和管理工作。
1.各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照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
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每学期至少集中开展2次以上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公共卫生责任感。
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到“四勤”(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四不”(不随地吐痰、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牙刷和口杯、不过度紧张和疲劳)。
2.各学校要加强学生的饮食管理,保证学生饮食安全。
要建立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
各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特别要依据传染病发病规律将有可能暴发或流行的病种纳入重点检查内容。
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食堂、教室等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落实奖惩制度,每星期至少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做好记录并进行公示。
(三)建立学生晨检制度。
各级学校必须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在学校兼职校医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兼职校医进行进一步核实排查,必要时将患者送正规医院就诊,保证对传染病病人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石朝乡中心学校xx年3月第二篇: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学校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能力,减轻、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长效机制,科学有效的防范传染病在学校中流行,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健康及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建立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开展全校防控传染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有效、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稳定。
二、目标任务1、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传染病不在本校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校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
每日进行晨检、午检,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学生所在班级所用桌椅等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疫情立即向镇卫生院、教管中心报告。
6、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7、有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8、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三、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汪喜发副组长:李晨成员:各班班主任(二)防控工作小组:组长:汪喜发副组长:班主任成员及分工:1、宣传与教育:班主任2、消毒与检查:班主任3、班级晨检:各班生活委员4、联络与上报:李晨(三)职责:1、落实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
2、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班主任要在早晨对来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检查,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对有发热、出疹、腹泻、流感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登记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班主任要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进行病因追查,并认真进行登记。
4、学校以及班主任加强宣传力度,要做好时时讲,事事讲。
5、班主任要做好教室等场所的通风工作,每天放学后相关人员要对以上场所实施消毒,并认真做好记录。
按时上交各种材料。
6、具体负责、汪喜发、蔡勇(全面协调)、李晨(加强监管、并做好上报工作)、班主任(消毒、发现及报告疫情)四、主要工作(一)严格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1、严格按要求控制学校传染源并对发病学生采取控制及隔离措施。
2、学生病情好转后,经校医检查签字后方可进入教室。
3、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加强室内外的消毒工作。
4、消毒方法。
(1)开窗通风。
(2)定时消毒。
(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防病意识。
1、加强春季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四个一,即:一次大型集会、一个班会、一个宣传栏、一封告家长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抗病能力。
五、应急措施当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后,在第一时间采取如下措施:(一)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教育、卫生部门报告。
(二)对一般发热等病人的处理:1、教师、学生在家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发热病人退热两,且无反复,凭医院的健康,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在校内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教师护送去医院诊治。
3、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发热人数向县医院、监管部门报告,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三)对可疑病例的处理1、发热病人经医院认为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嫌疑的,学校要立即报告教委。
对在校内发现的病人,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再通知家长送医院诊治。
预防传染病方案5篇预防传染病方案5篇2、学校要对可疑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与可疑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隔离观察。
3、可疑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4、学校应根据可疑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课时计划和教学方式。
(四)对传染病人的处理若“疑似病人”被医院正式确诊为传染病患者,学校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要求是:1、封锁疫点。
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部门,等待卫生部门和教委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
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
学校应配合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五)学生因发热等原因停课居家休息治疗时,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身体状况,由班主任老师负责记录上报学校教育处。
(六)根据相关规定,出现因疫情原因需要部分或全校停课的,按上级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通知精神执行。
六、预防物质保障购买一定预防药品及消毒药品注。
传染病各班必须及时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处。
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望疃学区赵集学校xx年3月6日第三篇:学校传染病预防方案学校传染病预防方案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做好学校冬春季节传染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工作,控制相应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疾病监控,防止疫情出现。
特制定如下预防方案: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措施落实预防加强防控传染病知识的教育,进一步落实了各项预防措施。
(一)落实晨检及班级级负责制度1、学生到校前,班主任要进行晨检,做好记录,发现有发热者,及时报告学校,送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2、班主任做好每天本班学生的考勤记录,了解缺勤同学的情况,同时填写缺勤人数,及时掌握缺勤原因。
(二)落实卫生清洁和检查制度1、学校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清洁及保洁工作,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好日常的清洁和保洁工作;2、各部门每天做好本部门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落实“门前三包”的制度,经常保持室内外的整洁卫生;3、各班由班主任和卫生委员认真落实值日生的轮值制度,搞好课室的清洁卫生;4、重点落实校园卫生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重点场所的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5、学校职能部门负责做好每日一次卫生检查及各阶段性的、突击性的卫生检查工作;(三)落实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1、学校传染病防治小组负责组织墙报的编制工作,要求每学期出版不少于二期的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内容的墙报,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流行的特点,突出制作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墙报,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不同宣传的方式,如广播、墙报、标语等等,加大加强宣传的力度,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学校要通过讲座、上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3、学校宣传部门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流行特点,印制有关传染病、多发病常识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里。
(四)建立紧急应对机制和落实汇报制度1、各科室或班级在每天例行的考勤检查中,发现有高烧、干咳等症状的同学或教师,及时到医院说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