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曹瑞青一、引言英语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写作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本文通过观察不同民族思维形态在语言上的表现,通过对英汉词汇、句式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对比,阐述了思维差异在英语语言转换中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对如何消除这种影响,排除母语干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求通过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掌握英文的写作特点,提高中国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艺术水平。

二、英汉写作中的思维差异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和写作风格。

表达模式实际上就是思维模式。

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特征,表达方式体现了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倾向。

1、英汉词汇差异西方文化比较注重抽象思维,喜欢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而中国人则习惯形象思维,喜欢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方位感强于西方人。

东西方的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导制了词汇方面的差异,如汉语的画饼充饥(feedonillusion)、直来直去(callaspadeaspade)、复水难收(cryoverspiltmilk)等都是用具体形象的词汇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血红,大红,紫红,桃红,这些都给人以具体,明确、真实的感觉。

而英语则常用涵义概括的词来表达复杂、理性的概念,如:driveabargain讨价还价、bitup哄抬物价、makewonder/workmiracle创造奇迹、writeacheck开支票、takearoot扎根。

这些词义的表达常给人以泛泛,笼统、虚的感觉。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必须注意这种中西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以此了解其词汇用法的复杂多变。

否则,只按母语的思维方式,套用英语的词义,必然会使语言表达的不论不类,甚至闹笑话,如:找借口makeanexcuse而不是findanexcuse,遵守时间bepunctual不是obeythetime,打井sinkawell不是digawell,生身父母realparents不是trueparents等等。

在具体使用中,它们往往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

如将“食言”译成eatone'sownwords就大错特错了。

这在英语里指的是收回自己所说的话,所以应译成“breakone'spromise”。

2、英汉句式差异英汉在句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上。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由于思维的重心不同,表现在句式上也是如此。

英语句子的顺序体现了中心词至上的原则,如:ChangAnstreetinBeijing,北京的长安街。

这里"街"在英语中是中心词,放在首位,与汉语正相反:中心词置后。

同样,一件红色的打了折的毛衣,英语的中心词也是毛衣。

这种思维模式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做事直截了当,习惯于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然后再补充其它信息,句式呈直线型。

英语句子的基本形式是主干(主语+谓语,这是句子的核心)+支干(由介词、连词、短语、关系词、非谓语动词等构成),即借助支干扩展其它成分,并把句子的其它成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英语的复合句较多,但复杂而有序,有人称之为“法治”的语言。

如“Theisolationoftheruralworldbecauseofdistanceandthelackoftransportfacilities,iscompoundedbythepaucityoftheinformationmedia”.因为距离远,加上交通设施匮乏,使得农村与外界相隔绝。

而这种隔绝由于通讯工具的不足就更加严重。

总之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是:a、中心词至上。

Thegirlwithwhomyou'vebeenchattingonlineismygirlfriend.刚才在网上与你聊天的女孩是我的女友。

b、先表态,后解释。

Ilovehim,eventroughheisnotrichenough.虽然他不是很富有,但我仍然爱他。

c、先总结,后分析。

Grammarisausefultoolifyoucanleanitinarightway.如果你能学好语法,它是很有用的工具。

d、先结论,后事实。

It'sstrangethatayounggirlshouldmarrysuchanolddog.她居然嫁给了这样的一个老头儿,真是很奇怪。

e、先结果,后原因。

Hefinallygaveitupundergreatpressure.在强大的压力下,他最终放弃了。

f、注重事中文写作新论SHIDAIWENXUE22情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常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所以像Itoccurredtomethat...Anideaflasheduponme...Thereisreasontobelievethat...有理由相信等句式随处可见。

他们认为这种语气容易被人接受,婉转而没有等级感。

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表现为汉语重意合,说得通就行;英语则重形合,重逻辑思维,过渡性词语是其不可缺少的语言纽带。

如把“他慢条斯理地说,声音很大,每人都听得很清楚。

”按中文的意思对等翻译,显然是不符合英语思维方式的,因为这种对等的翻译在英文中只是简单地堆砌、罗列、主次不分,不仅句式结构松散,而且影响内容的表达,甚至出现语法错误。

英文表达是:Hespeaksslowlyandhisvoiceissoloudthatitcanbeheardclearlybyeveryone.3、英汉结构差异英汉篇章结构上的一个显著差异是汉语不需要主题句,它讲究的是层峦跌宕,曲径通幽,通过强调来强化主题。

而英语则离不开主题句。

因为选择一个具有表达力的主题句,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条理性,连贯性,甚至文章的逻辑性。

英语主题句是表达段落大意的句子,其作用就是将段落中的各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整个段落所有细节的统一性。

因此,只有确定段落的主题句,才能保证文章整体结构的和谐统一、条理清晰,避免“跑题”。

而内容的表达、展开也要紧紧围绕主题句展开,使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而且英语的主题句常常出现在句首,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Ifyouaskme...,Therearemany...intheworld,but...这种开头方式在汉语表达中看起来非常优美,但对西方人来说却都是些废话。

其次,在陈述过程中,汉语的思维习惯常常是由分到总,由个别到一般,例如“农夫与蛇”就是故事在前,结论在后。

语言表达是围绕主题,反复强调,像国内的大餐,不以条理性、逻辑性取胜,思维模式呈跳跃式。

英语的思维习惯常常是由总到分,由一般到个别。

先陈述中心思想,再分点论证说明,单刀直入、切中要害,给人以纵向、垂直的思考。

有人称之为“汉堡包”:层次分明、紧扣中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条理性。

第三,在内容衔接上,由于汉语思维更重意合,表达形式受意念引导,为了达到突出、引人入胜的效果,常常是集中使用动词,省略关系词,所以句法功能不强,看上去似乎概念、判断,逻辑推理并不明确。

英语则更重形合,逻辑关系明确,内部结构组织非常重要,因此,在英文写作中过渡词是很重要的。

以下两段便是英汉不同思维模式的写作结构差异。

①Inthisimportantperiod,wetelephonedtohim,wealsotoldhimthathehadagoodresttime.Wesuggestedthathecalluphisfriendwhowerenotkeptintouchbecameofburdenstudyandreadsomebookswhichheenjoysbuthavenotimetoread.Atlast,wetoldhimthathemustgetoverthefell.②Intheimportantperiod,wetelephonedhim,andtoldhimtohaveagoodrest.Besides,weadvisedhimtocalluphisfriendswhowerenotkeptintouchbecauseofburdensomestudy;ontheotherhand,toreadsomebookswhichheenjoyedbuthavenotimetoread.Atlast,wetoldhimthathemustovercomethisill.通过以上两段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①是在汉语思维模式影响下写出的典型的缺乏连贯、缺少衔接、缺少统一性的段落。

这里除了语法错误、句式重复、内容紊乱外,最根本的是句子之间缺少过渡词,句子关系不紧密,使得整段内容看起来如一盘散沙、没有条理和逻辑,给人的感觉是短句堆砌、支离破碎、没有主次。

其实,我们只需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诸如:“and,besides,ontheotherhand”等过渡词,就能按英语的思维模式很好地使各句之间的关系明确、语法严密、内容完整统一一致,从而使整个段落内部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文章的质量也由此得到了提升。

三、对策首先,加强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模式的了解。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民族特有的思维框架和方式,需要进行思维方式的灵活转换。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而思维方式又通过语言来体现。

具体地说从遣词、造句到句子结构、篇章层次无不存在差异,英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认为:“文化可以被理解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

“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

(刘润青)因此,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充分地了解了西方文化,才能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才会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思维模式去写作、表达。

其次,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和源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语词法、句型和篇章结构。

特别是阅读范文,通过分析范文的内容、语言结构、思维特点、文体修辞,弄清楚这篇范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词特别生动,哪些写作技巧增加了文章的色彩。

如能在阅读中仔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整体上审视和鉴赏,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和思维定位就更能帮助自己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范文可以说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过渡阶段,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

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多写。

写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模仿范文写、有指导地写、改写、扩写、口头作文到自由创造等等。

根据东西方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修辞模式全方位训练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从而提高自己驾驶语言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