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楼梯构造
层高)。
按规范住宅踏步,踏面b:250-300mm;踏高h:156-175mm
1.踏高h 2.踏面b 2800/16=175mm; (2800/18=156) 16/2=8,踏面数+1=踏高数 踏面宽取270 ,7*270=1890mm 3.楼梯段宽(2600-240-100)/2=1130mm
7*300=2100mm
4.楼层半平台进深(5200-240-1890)/2=1535mm,
半平台取1130mm 5.一层入口处梯段高 第一段梯段长 一层平台进深 175*11=1925mm 平台梁高300,踏步3级, 1925+175*3-300=2150mm 10*270=2700mm 5200-240-2700-1130=1130mm
半平台取1200mm 5.一层入口处梯段高 第一段梯段长 一层平台进深 156*11=1716mm 平台梁高300,踏步4级, 1716+175*4-300=2116mm 10*250=2500mm 5200-240-2500-1200=1260mm
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楼梯形式简洁,坡度≺35⁰,踏步形式避
免边缘向外突出,防滑条高≤5mm,梯段两侧设扶手,转折处 伸出300mm。
导盲块(地面提示块):设置于有障碍、存在高差或需要 转折处。
9.6 电梯与自动扶梯
电梯设计与构造
1.电梯井道:
(1)井道防火、通风、检修
(2)隔声: a.机座下设置弹性垫层 b.井道中设夹层1.5~1.8m高 2.电梯机房:按设备要求且满足管理和维修等。
楼梯的组成
9.2 楼梯的尺寸设计
9.2.1 楼梯的尺度确定 1.梯段的坡度与宽度:坡度20⁰ ~45⁰,宽度见图。 2.楼梯踏步的尺寸(经验公式): b+2h =600~630mm,或 h+b=450mm ,
h-踏步高度,b-踏步宽度。 3.平台的深度:不小于梯段的宽度。 4.栏杆与扶手的高度:一般900mm,儿童600mm。 5.为了减轻人们上下楼时的疲劳和照顾人们行走的习惯, 每个楼梯段的踏步级数一般不应小于3级,亦不应大于18级。
1.特点:整体性好、尺寸灵活、形式多样,工序多、速度 慢。 2.形式与构造 (1)板式梯段:梯段、平台荷载传给平台梁。受力简单、
底面光洁、易于支模。
(2)梁式梯段:梯段荷载传给斜梁(可一边搁在墙上), 斜梁再传给平台梁,平台也搁在平台梁上,梯段板厚减薄。 分明步、暗步。
9.3.2 装配式
1.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抗震较差 分: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中、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3)美观、经济、安全(防滑、防火) 3.类型: (1)按形式分:单跑、双跑、三跑、弧形等; (2)按材料分:木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等。
楼梯平面形式一
楼梯平面形式二
楼梯平面形式三
楼梯平面形式四
4.组成: 梯段(由踏步组成)
楼梯平台和平台梁
(正平台或称楼层平台、
半平台或称中间平台)
栏杆扶手等
3.平台下入口高度(大于2米)
按规范住宅踏步,踏面b:250-300mm;踏高h:156-175mm
1.踏高h 2.踏面b 2900/18=161mm; 踏面数+1=踏高数 18/2=9 8*250=2000mm (2900/16=181mm>175)来自8*300=2400mm
3.楼梯段宽(2600-240-100)/2=1130mm 4.楼层半平台进深(5200-240-2000)/2=1480mm, 半平台取1200mm
5.一层入口处梯段高
161*11=1771mm
平台梁高300,踏步4级, 1770+161*4-300=2110mm 第一段梯段长 一层平台进深 10*250=2500mm 5200-240-2500-1200=1260mm
第九章
复习思考题:
楼梯构造
1.楼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楼梯坡度如何确定? 它与楼梯踏步有何关系? 3.楼梯平台下要求作通道又不能满足净高要求时,可采取哪些
鹤颈 梯段转折处栏杆扶手处理
硬接
梯段转折处栏杆扶手处理
9.4 台阶与坡道
台阶:踏步宽度300~400mm;高度100~150mm
坡道:坡度1/6~1/12之间,≻1/8时需做防滑处理。 注意:与主体连接考虑变形缝(沉降)
9.5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
坡道、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导盲块
坡道:坡度≺1/12,宽度满足轮椅回转半径。
2.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分:梁承式楼梯、墙承式楼梯、悬臂踏步楼梯
(1)梁承式楼梯:预制踏步搁在斜梁上形成梯段, 梯段斜梁搁置在平台梁上, 平台梁搁置在两边墙或柱上。 注意:平台、平台梁断面、斜梁断面、踏步断面的形式。
(2)墙承式楼梯:预制踏步、平台搁置在两边墙上,省去斜
梁、平台因无平台梁下面净高增加,隔离墙上开洞扩大视线。
建筑构造作业——钢筋混凝土楼层设计
一、目的 通过本设计了解梁板式钢筋混凝土楼层主、次梁及 楼板的关系,对梁板进行结构布置及楼面面层设计。 二、要求 1.根据图示尺寸估算各构件的尺寸。 2.绘制1-1、2-2剖切节点图(1∶30),在图中标注名称及有关 尺寸(如主、次梁的梁宽、梁高、板厚),绘出楼面
(1∶100)面层,并标注层次。
②降低楼梯间平台梁下部地面标高,以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但降低后地坪标高仍应高于室外地坪标高。
③上述两种方法结合。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降低底层
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
④底层楼梯做成直跑直接从室外上二层。
9.2.2.楼梯的平面表示
9.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现浇式、装配式、细部构造
9.3.1 现浇式
按规范住宅踏步,踏面b:250-300mm;踏高h:156-175mm
1.踏高h 2.踏面b 2800/18=156mm; 18/2=9,踏面数+1=踏高数 踏面宽取250 ,8*250=2000mm 3.楼梯段宽(2600-240-100)/2=1130mm
8*300=2400mm
4.楼层半平台进深(5200-240-2000)/2=1480mm,
(3)梯段的搁置:梯段搁置在平台梁上。 (4)单梯段预制楼梯(大型) (5)梯段连平台预制楼梯(大型)
9.3.3 细部构造:
踏步及防滑 栏杆及扶手 1.踏步及防滑----表面耐磨,便于清洁,应有防滑措施。
2.栏杆及扶手 (1)扶手及栏杆或栏板常用尺寸 (2)栏杆(栏板)、扶手安装
平接
办法予以解决?
4.楼梯的首层、标准层和顶层平面如何正确表达? 5.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常见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6.预制踏步的支承结构一般有哪几种?
建筑构造作业——楼梯设计
一、目的:通过本设计掌握楼梯设计的方法、楼梯设计应表示
的主要内容、楼梯施工图的绘制步骤及方法。 二、条件:下图为某多层住宅的楼梯间平面,层高标2.8米, 横墙承重,楼板、楼层平台为8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圈梁、平台梁、雨棚、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平
台梁为250×300(宽×高,含板厚),实铺地面,楼梯间
底层平台下为该建筑的主入口。
三、要求:
1.按照上述条件绘制:底层、中间层、顶层平面图各一个 (1∶50),各层平面以楼层平台为基准,画出楼层平台宽、 踏步数、休息平台宽、上下指示、标高,底层要画出剖切 线、剖切方向、编号、平面尺寸(二~三道)。 2.剖面图(1∶50)应画出底层、二层、顶层的梯段,图中应 标注所有不在同一平面的标高、竖向二道尺寸(梯段高度、
一般两边≥600mm,高度为2.5~3.5m。
自动扶梯: 效率高,坡度平缓30 ⁰左右,速度0.5~0.7m/s。
楼梯设计实例
某住宅层高2.9米,楼梯开间2.6米,进深5.2
米,墙厚240mm。试设计一双跑楼梯,要求将入口 设在楼梯平台下。 分析:关键设计 1.楼梯段(踏步数、踏步高、踏面宽) 2.楼梯平台宽(与楼梯段宽有关)
6.楼梯净空高度 (1)净空高度要求:梯段净高≥2200mm, 平台下净高≥2000mm。 (2)底层净空高度不足的解决办法:
①将底层第一梯段加长,做成不等跑梯段;
②降低楼梯间平台梁下部地面标高; ③上述两种方法结合; ④底层楼梯做成直跑。
①将底层第一梯段加长,提高中间平台标高。 适用于楼梯间进深较大、底层平台宽富裕时。
第九章
9.1 楼梯概述
9.2 楼梯的尺寸设计
楼梯构造
9.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9.4 台阶与坡道 9.5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残疾人用)
9.6 电梯与自动扶梯
9.1 楼梯概述 1.作用: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上下及紧急疏散用。 2.构造设计要求: (1)足够的宽度、合适的坡度
(2)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悬臂踏步楼梯:最简单、方便,悬挑踏步构件(正、 反L形)砌入墙内,悬臂长度1200m~1500m。无斜梁、平台梁, 梯下净高增加。
2.中型、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平台板:平台板、平台梁合一与分开两种。 (2)楼梯段: ①板式(明步)有实心、空心(纵向、横向)、 ②梁式两侧有梁。
梯段减轻自重:去角、踏步内抽孔、折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