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规划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关系摘要:作为社会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规模依赖于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认识的进步,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愈来愈重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abstract: as a social modern sign of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scale on the government to the city planning, city planning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o contemporary human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know progr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planning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一个社会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商品流通和现代工业的集散地、交通中转的枢纽,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
改革开放来,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环境、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一、城市规划的内容
通常,人们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问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它是由城市权力机构制定,并经上级政府批准的在一定年限内关于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等部署,以及城市用地、建筑和设施等布局的地方性法规或法律效力的文件。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们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认识的进步,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社会上各方面人士的共识,它给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应该考虑到新的理论依据,确立了新的目标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两个观点:一是发展;二是发展是有限度的。
因而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寻求其生
态合理性,这种思想的视野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基础上的。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生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等各项权利的社会环境。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就有开展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持续发展研究,为城市现代化和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就不仅是建设规划,而是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为城市开发、建设、发展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证今天的开发、建设的决策不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主要是空间上的协调发展和发展的连续性问题。
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决于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城市规划
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发挥作用。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拓展了城市规划的责任,特别对城市总体规划而言,迫使我们将目光由规划期所界定的时限,投向更远的未来,由规划边界所界定的城市建设区投向更广阔的区域生态远景,由相对单纯的物质空间投向更复杂的社会空间。
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规划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
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工作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方面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其立法与执法的法制建设不完善,城市开发建设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诱导和控制,往往就会破坏已确定的规划,造成城市发展的无序,导致总体上的不经济,这就是城市规划管理中随意『生的体现,也是在社会上比较侧重宣传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自身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的缺欠,城市不能得到合理发展,同时也常常会给来自各个方面的建设投资造成阻碍,使城市丧失很多的发展机会,加之现行的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内容还基本上局限在建筑与市政建设的范围,对于完成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规划,确实显得很无
力,这是城市规划编制中要不断研究改进的问题。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
要求: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五、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科学的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市规划是政府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活动集聚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市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是依法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国内外经验证明,城市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2、中国国情决定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在全球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人均资源量不足与消耗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愈来愈突
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发挥城市规划综合调控作用,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促进城镇化和各级各类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好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袁亚琦.浅析生态规划与城乡法定规划的衔接切.山西建筑,2010, 36(10):27-28.
马武定.城市化与城市~+-t-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叨.城市规划汇刊, 2000(2):38—40.
顾汇达.深圳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釉j1.城市规划汇报,2000(3).
陈科明. 对生态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o):8一l0.
于春普. 系统化、生态化、现代化——城市生态学与开拓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北京规划建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