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划和工作安排

2019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划和工作安排

20XX年林业局十一五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划和工作安排一、“十一五”完成情况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强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是我旗实现“两旗三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我旗林业发展,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彻底改变全旗农牧业生产现状、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全旗“十五”林业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态建设面积3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

经过五年的奋斗,截止到18年底,全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9.2182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28.3177万亩,匹配“三荒”地造林30.9005万亩);完成沙源治理林业项目73.34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3.64万亩,封山育林32.5万亩,飞播造林7.2万亩);18年国家下达我旗沙源工程7万亩,截止目前为止完成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十一五”期间全旗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4.4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1.5万亩,宜林“三荒”地还林5.5万亩),占计划目标20万亩的122%,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0万亩,占计划面积14万亩的142.8%,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7.67%提高到18年的16.32%,每年增幅为1.44%。

在近几年来工程建设中,由于我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按照“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全旗通过总体部署,周密安排,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得全旗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上形成了东西北“三山”和黄旗海周边几块大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初步得到有效遏制,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

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五年来我旗林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十一五”期间全旗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做大做强、突出重点”的要求,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水平;搞好迹地更新,加快稀疏林、灌木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继续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构建全旗生态安全体系;通过城镇绿化,美化住宅小区,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扩大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进一步改善了全旗的生态环境;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比例达到37%。

水土流失得到缓解、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重点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通道绿化,树立良好绿色窗口形象近年来,在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家下达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旗委、政府通过多条通道绿化精品工程的建设,充分树立察右前旗良好的绿色窗口形象。

各通道在绿化过程中,严格推行“公开招标、竞争承包、成活兑现、费用包干、限期绿化、一次成型”和“三三四”三年分期结算的方式,由专业造林队进行承包治理绿化。

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使我旗通道绿化工作呈现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标准全面提高,责、权、利相统一的强劲势头,并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实施,确保了造林成活率。

截止到18年底,全旗共完成通道绿化125公里。

18年市下达我旗通道绿化任务30公里,完成32公里,完成补植补造16公里,主要建设地点达尔等大道、工业园区、208高速公路、110高速公路及支线等,共栽植1.5米高油松、4公分杨树、金叶榆、2.5米高云杉等6万余株,红瑞木、丁香等10万余株。

2、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森林资源产权,继续坚持“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依法保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国家林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集体商品林林木、林地除部分争议较大外,其余全部承包到户。

公益林改革已进入宣传动员、成立机构、讨论制定方案阶段。

3、强化管理,狠抓森林资源保护。

“十一五”期间全旗坚决贯彻执行“严格保护、持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着力在执行森林限额采伐、森林防火、林地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整治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了旗乡村三级管护网络,配备了500多名专兼职管护人员;成立了旗乡两级防扑火队伍,配备了必要的防火工具,加强了禁牧宣传和查处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垦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了林业刑事案件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案件的发生。

保护了森林资源,林业案件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也得到了有效遏制,期间没有发生重大毁林案件。

4、着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近年来,我旗高举全民义务植树这面大旗,积极调动各级干部群众投入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年年掀起新的高潮。

据统计,全旗每年义务植树尽责率都在80%以上,全旗共兴办义务植树基地11处,规划面积近5万亩。

为实现旗级义务植树基地化、科学化、规模化,进一步美化、绿化土贵乌拉镇周边生态环境,展示察右前旗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树立乌兰察布市窗口形象。

按照旗委、政府决定,依据义务植树同通道绿化、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我旗重点把208国道支线至土贵乌拉镇的沿路两侧作为全旗各单位义务植树基地,该基地向南延伸与七层坡旗级义务植树基地相连,向XX土贵乌拉镇西出口,向北延伸至平地泉镇德姆斯南墙,向西与208国道路林绿化连接,该基地采取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方法进行,总面积15000亩,在树种搭配上,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乔灌结合,阔叶树与针叶树结合,景观林与生态林结合,并与居于其中的纳令沟水库形成有林有水,真正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亮丽风景。

截止到18年底,全旗义务植树100多万株,绿化面积近1万亩。

18年全旗按照市绿化委的安排,全面推进“五个一”工程:一个村委会,即三岔口乡小土城村委会,共栽植榆树、高杆杨、花灌木等2万多株;一个学校,即平地泉中心校,栽植各类树种1万多株;一个机关,即旗武装部机关,共栽植各类树种0.8万多株;一个园区,即察哈尔工业园区,以重联以里,天祥食品公司以及园区的各类主要道路为主,共栽植各类苗木20余万株;一个义务植树基地,即土贵西山义务植树基地,南至呼和乌素小油路,北至德姆斯南墙,规划总面积1.5万亩,今年完成3000亩,栽植杨树、松树、花灌木等共计20余万株。

5、城镇绿化迈出新步伐截止18年底,我旗城镇绿化工作在旗委、政府的重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本,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强城镇绿化建设。

我旗以迎接“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先后进行并完成了土贵山公园、工业园区主要道路、土贵乌拉镇街道、七层坡的城镇绿化工作,全旗城镇绿化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栽植松树、杨树等乔木15余万株,栽植各类花灌木100余万株。

18年在土贵山纪松龄纪念碑前栽植3米高油松1000多株,在北环路少年宫旁外环路栽植1.5米高油松5000多株,卫矛、红瑞木等各类花灌木1万余株,在松龄大道栽植红瑞木、榆叶梅等花灌木20余万株,在工业园区栽植2.5米高云杉1000多株,金叶榆2000多株,馒头柳2000多株,花灌木3万余株,使我旗的城镇绿化逐步向美化、靓化转变。

(二)五年来,全旗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1、我旗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加速中幼林培育,疏林、灌木林改造和速生丰产林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2、虽然造林发展较快,但林业生态整体功能脆弱,林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林和成熟林偏少,生态防护功能差,影响我旗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林业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尚未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主要表现为产业特色不突出。

基地规模不大,产业链不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行业效益不高,缺乏强有力的规模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

4、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森林防火、森林病虫防治、森林植物检疫、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手段落后,缺乏应有的功能和防护措施,影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速度。

5、林业的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科技贡献率不高。

主要表现在林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和科技服务滞后,林农科技水平低,先进实用技术在农村推广较慢,不能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十二五”规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关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精神,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全力构筑京北绿色生态屏障。

以科技为先导,以法律、政策为保障,以改革为动力,大力保护和培育林草植被;不断完善林业建设和管理体系、动态监测体系、推广服务体系;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活化机制,发展林业产业,努力增强林业的整体活力和发展后劲,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建设原则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农牧民增收相结合;坚持科学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依靠群众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整合项目,规模建设;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封、造结合,带、网、片结合;坚持以灌为主,草、灌、乔结合的技术路线。

(三)建设期限规划建设期限为5年,即2011~18年,分二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2011~18年,第二阶段为2014~18年。

(四)建设目标规划期内完成林业建设面积40万亩,全旗森林覆被率达到23.5%,林草盖度达40%以上。

2011~18年:本阶段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攻坚阶段,通过各种治理和保护措施,完成林业建设面积24万亩。

严重风蚀沙化区得到有效治理,重点保护和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稳定控制。

全旗森林覆被率达到19.66%,林草盖度达30%以上。

2014~18年:本阶段进入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发展阶段,通过各种治理和保护措施,完成林业综合建设面积16万亩,全旗森林覆被率达到23.5%以上,林草盖度达40%以上。

林业产值每年增长14%,达到5000万元,实现翻一番目标。

生态状况整体好转,林草植被稳步增加,沙化危害明显减轻,初步形成林草结合的京北绿色生态屏障。

(五)建设任务及进度安排1、规划建设总任务(18年~18年)规划建设总任务40万亩(采种基地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5万亩,封山育林22.5万亩。

配套林木种苗工程:新建采种采条基地5万亩,建良种基地1万亩,完成容器育苗3000万袋,建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站1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