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数分裂课件ppt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ppt课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
.
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
形成部位: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 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 胞——精原细胞,每 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
.
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 精原 细胞
推理: 从上一代到下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
推理:
2N
2N
(有丝分裂)
精 2N 子
2N 卵
受精


4N 受精卵
4N
新个体
.
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 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 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 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
返回
父亲 精子
(46条) (23条)
母亲 卵细胞
(46条) (23条)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受精卵 有丝分裂 个体
(46条)细胞分化(46条)
.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
次 细级 胞精

.
4、减Ⅱ末期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
1、染色体复制时间? 2、四分体的含义? 3、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 4、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什么时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6、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
联会,形成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精子
精细胞
.
减数第一次分裂
2、减Ⅰ前期
减Ⅰ前:联会,形成四分体
.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四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连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 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
细胞板
后期
末期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末期
细胞板扩展成分隔两个细胞的 细胞壁
末期
末期
.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不 同 点
1、前期:细胞两极发出 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2、末期:细胞板形成细 胞壁分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间期
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核膜 核仁
间期(初)
②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 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 质形态,细胞中DNA数目加 倍,染色数目不变
染色质
间期(末)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前期
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
间期
前期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期
前期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 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最 清晰
中期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后期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 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 目加倍
中期
后期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后期
后期
后期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末期
间期 长大
1个 初级减Ⅱ
4个 精细胞
变形
4个 精子
.
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细胞名称是什么? 什么是联会,四分体? “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 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
减数第一次分裂
1、减Ⅰ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 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 为初级精母细胞。
提示:仍为2种4个,只有这4个精子均异常。
(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卵巢 : 2.过程:
.
卵原细胞
联会,形成四分体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
3. 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交换的现象。
.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后期
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
.
.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
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 精原 细胞
间期 长大
1个 初级 精母细胞
减Ⅰ
2个两种
次级 精母细胞
减Ⅱ
4个两种
精细胞
变形
4个
两种
精子
.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问题探究2: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能形成2种4个精子,如果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那么形成的精子的种类 和数目是多少?
分裂场所
睾丸
卵巢
分裂过程
均等的分裂 有变形期
不均等的分裂 无变形期
分裂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分裂 形成四个(两种)
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分 裂形成一个卵细 胞和三个(两种) 极体(退化消失)
1、前期:两组中心粒发 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2、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 成两个子细胞
相 1、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
同 2、核膜、核仁的变化相同; 点 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前
染色体 4
4
染色单体 0-8
8
DNA分子 4-8
8

后末
4
8
4
8
0
0
8
8
4
.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 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5、减Ⅰ末期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了几个细胞? 子细胞名称是什么? 次级精母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有什么不同?
染色体数目减半; 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均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与有丝分裂相似,无同源染色体)
1、减Ⅱ前期
2、减Ⅱ中期
3、减Ⅱ后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