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最新《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教学内容“生活化”《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解题方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

这节课学生在探索“做一件背心需要用布料多少米?”我先学生分一分、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老师参与其中了解想法。

交流时由易到难。

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

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师生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交融。

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初步优化算,并不强制引导。

第二个知识点大胆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给学生的自我优化留有余地。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方法。

我这是要追问孩子,可以转化小数吗?可以用分子5直接除以2吗?。

看来第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性。

最后和第一个问题3种解决办法进行对比,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师生交流“情感化”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教师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教师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

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4、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练习题的设计再精细一些,更合适的梯度,优生“吃好”了,让差生也“吃饱”。

我认为一堂课的教学,我们不一定要追求过程环节的完美,而应该更多关注:一节课中学生是否全部投入到了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中,关注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深度。

为此,我们只有加强课前的备课和准备,认真钻研教学,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学中加强时间和力度的投入,这样的课堂效率会有效提高的。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无止境的追求。

怎样做才能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呢?我认为首先要准确的确定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围绕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在思考教学应采取的有效的活动方式。

为了保证四十分钟的高效,数学教学中,尤其要善于选准重点和难点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一突破,对于后续的学习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3)一课时,我就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正确分析关键句子,从中找出标准量和比较量。

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读完题后,让他们从中找出关键句子: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提出你是怎样分析理解这句话的?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于是我就让同学们反复多次的读这个句子,并引导他们把这句补充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这种句式,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白题目中的标准量(即:单位1)是青少年的心跳的次数,比较量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

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画出线段图,从而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之后,通过观察线段图让学生沟通本课知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真正达到了对知识的沟通、联系与深刻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虽然在分析关键句子时花掉了许多时间,但我认为---值得。

所以,我认为一堂课的教学,我们不一定要追求过程环节的完美,而应该更多关注:一节课中学生是否全部投入到了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中,关注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深度。

为此,我们只有加强课前的备课和准备,认真钻研教学,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学中加强时间和力度的投入,这样的课堂效率会有效提高的。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育婴师中级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1. 下列选项中没有正确表述职业道德范畴特点的是()。

A、范围上的有限性B、内容上的稳定性C、遵循上的随意性D、形式上的多样性2.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最终将对企业起到()的作用。

A、决策科学化B、提高竞争力C、决定经济效益D、决定前途于命运3. 职业道德通过(),起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A、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B、增加职工福利C、为员创造发展空间D、调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4. 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成功的关系的正确论述是()。

A、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B、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人肯定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C、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也会获得事业的成功D、人的事业成功与否与职业道德无关5. 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A、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B、转变择业观念C、提高职业技能D、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6. ()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A、注重环境效益B、增加职工福利C、注重经济效益D、开展员工培训7. 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勤劳是人生致富的充分条件B、节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C、勤劳不如巧干D、节俭不如创造8. 企业创新要求员工努力做到()。

A、不能墨守成规,但也不能标新立异B、大胆地破除现有的结论,自创理论体系C、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提出新问题D、激发人的灵感,遏制冲动和情感9. ()是婴儿生理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

A、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的提高B、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C、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D、思维、大脑、胸围不断提高10. ()是人体的食物加工厂。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心血管系统D、内分泌系统11. 婴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是()。

A、口底浅B、舌短宽而厚C、口腔比较干燥D、牙齿发育变化大12. 婴儿头部骨缝的闭合时间是()。

A、6~8个月B、4~6个月C、3~4个月D、12个月13. ()是对婴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

A、大脑功能发育不全,小脑发育晚B、脑发育缓慢C、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D、神经髓鞘化、植物神经发育不全14. 新生儿脑重量平均为350克,1岁时可达950克,()达1200克,接近成人水平。

A、6岁B、5岁C、4岁D、3岁15. 下列对婴儿皮肤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保护功能差B、代谢活跃C、皮肤表层体温调节能力强D、皮肤渗透作用强16. ()是婴儿虽然是生理性远视,但仍能近距离清楚视物的原因。

A、眼球前后径短B、眼球前后径长C、眼睛容易近视D、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17. ()是知觉。

A、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B、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C、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D、反映过去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过程18. ()是婴儿最早出现的感觉。

A、皮肤感觉B、听觉C、味觉D、视觉19. ()是感知动作思维。

A、通过表象的联想并进行逻辑思考的思维方式B、通过逻辑思考而进行的思维方式C、依靠事物或情景的表象及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活动D、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感知的事物和操纵事物的动作的思维方式20. ()是2岁半的婴儿能集中注意的时间。

A、5~8分钟B、8~10分钟C、10~20分钟D、15~20分钟21. ()是对情绪、情感与心理活动、行为的关系不正确的描述。

A、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激发婴儿积极的探求欲望和行动B、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会抑制婴儿的探求欲望和行动C、情绪和情感对心理活动和行为没有影响D、情绪和情感对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2. 下列对婴儿气质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受先天特性的影响B、也受环境、人际关系、接受刺激和活动条件的影响C、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D、在婴儿后期表现得最明显23. ()不属于言语初步发展期三个阶段的内容。

A、词汇的发展B、句式的掌握C、说电报句D、口语的表达能力24. 要以婴儿()作为热能需求量的基础。

A、平均年龄的需求量B、自身热能的消耗量C、同年龄段的平均需求量D、同年龄段的平均消耗量25. ()是容易缺乏又对婴儿发育影响较大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A、钙、铁、磷、铜B、钙、铁、锌、碘C、钾、镁、钴、碘D、钴、氟、锌、硫26. ()是碘的主要作用。

A、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B、多种酶的激活剂C、制造甲状腺素D、促进血液凝固27. ()是水缺乏造成的结果。

A、婴儿营养不良B、消化液稀释,引起消化不良C、婴儿眼睛浮肿D、婴儿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28. ()是婴儿期的教养原则。

A、玩耍第一B、教育为主C、养育为主D、教养结合29. 下列对婴儿教育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通过感官来进行学习B、不会主动提问C、注意力不易集中D、需要反复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