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 第7期2013年7月Vol.27 No.7Jul.,2013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2-10-12修稿日期:2013-06-0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217)。
第一作者:韩德军(1980-),女, 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土地制度。
E-mail: hdj153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韩德军1,2, 朱道林1(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2.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摘要: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
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
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
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
(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促使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城乡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过渡。
关键词: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进化博弈论;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58(2013)07-0021-07Game-theory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sin ChinaHAN De-jun 1,2, ZHU Dao-lin 1(1.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rpret the regularit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rural land system in China. Methods include a dynamic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among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s,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and farmers. The main result of this paper is a diagram that represents the com-parison and the tendency of game strategy of the interest subject, which is obtain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of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rest subject in the processes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change.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rural land system was drive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2) Generally, Chinese rural land system change shows a trend from forced pattern to induced pattern. Therefore, the ongoing reform of Chinese rural land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trend; 3) The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are the result of the incomplete strategic chose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history22 中国土地科学 2013年7月 第7期change of Chinese rural land system, which caused the vague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 and the lack of power. 4)The farmland ownership should be ameliorated from the current dual-track system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ectors to an in-tegrated one.Key words: land system; historical change; evolutionary game-theory; rural area1 引言在中国农村,农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而农民仅拥有土地使用权。
由于农民集体所有权权能不健全、农民土地使用权不能自由流转等原因,使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只能在“暗中”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受到极大限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剧,需要大量农村土地转为城乡建设用地,促使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亟待改革。
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热点,多数学者都是基于农村土地变迁历史进程探寻其中规律,并对农村土地变迁中的绩效、效率和公平、农民认知等问题进行了规范研究[1-3]。
部分学者利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进行了研究[4-6],另有学者采用进化博弈模型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农村土地非农化收益分配进行了分析[7-8],其中运用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已被充分验证过[9-11]。
在已有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仅运用农村土地制度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中的三者或者其中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除了以上3个利益主体,在农村土地制度演进过程中还应加入农民集体这个重要的利益主体,因此,本文将运用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和农民4方策略关系进行研究。
2 基于进化博弈论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多元动态模型的构建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渐进式演进过程中,中央政府作为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调节因素,从而扮演着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微观主体只是新制度规则的接受者,地方政府仅仅是在这种纵向制度安排中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9];地方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又充当微观主体的代表;农民集体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承担着政府代理人、集体产权代理人、社区管理者相互矛盾冲突的3项职能[12],农民集体作为目前农村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农村土地真正的经营管理者,既不同于企业法人,又不同于社会团体,也不同于行政机关,有其独特的性质;农民在动态博弈中处于劣势,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创新诉求。
基于各利益关系主体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关系和地位,做以下假设:2.1 基本假设(1)模型博弈参与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
(2)假定在各阶段进化过程中,各参与者具有有限理性。
其中,地方政府考虑的是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而非社会利益最大化,农民看重的是土地的社会保障性质而非短期的利益最大化。
(3)中央政府在博弈中采取的博弈策略遵循收益最大化,并追求社会风险最小化,即国家稳定得到保障,考虑各微观主体对改革策略的满意。
因此,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表示为:U t(x1)=U t(a,b,c,d)(式1)式1中,t为农村土地变迁阶段;x1为中央政府的博弈策略;a为中央政府收益;b为国家稳定;c为地方政府满意程度;d为农民满意程度。
(4)地方政府扮演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又是农民利益诉求的代表,在博弈战略选择中,既要通过制度创新争取政绩最大化,不能偏离中央政府的政策中心,使中央政府对自己执行政策效果满意,还23韩德军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要使农民对自己的政策创新满意。
因此,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表示为:U t(x2)=U t(e,f,g)(式2)式2中,x2为地方政府的博弈策略;e为地方政府收益;f为中央政府满意程度;g为农民满意程度。
(5)农民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弱势群体,虽然诉求表达多样,但总结起来为两方面:一是追求收益最大化;二是追求对自身的保障。
因此,农民的效用函数表示为:U t(x3)=U t(k,l)(式3)式3中,x3为农民的博弈策略;k为农民收益;l为农民保障。
(6)农民集体的利益连接着地方政府和农民两方,其既是农民土地利益的代表,又常受地方政府的干预。
由于中国农民集体性质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土地所有者身份往往被“虚化”,权能部分被上级政府和农民个体“替代”[13],在博弈关系中农民集体往往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故本文模型假设在中国的制度框架内农民集体没有收益最大化诉求。
因此,农民集体的效用函数表示为:U t(x4)=U t(h,j)(式4)式4中,x4为农民集体的博弈策略;h为地方政府满意程度;j为农民满意程度。
2.2 模型的构建模型分为宏观、微观博弈两个层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属于宏观层次博弈,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属于微观层次博弈,两个层次之间以地方政府为纽带而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互动的博弈整体。
这个博弈框架与中国整个制度相一致,只是在微观层次的博弈中,增加了农民集体这一博弈参与者。
(1)宏观层次博弈假设x1为中央政府的博弈策略,x2为地方政府的博弈策略,其中x1∈X1,x2∈X2,X1和X2分别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策略集,而f1(x1,x2)和f2(x1,x2)分别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益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