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园灯饰亮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公园灯饰亮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雨阳公园、群力大道、金河公园等灯饰亮化工程监理细则黑龙江省正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驻地项目监理部2009年8月28日监理实施细则黑龙江省正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驻地监理部受“哈尔滨综合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雨阳公园、群力大道、金河公园等灯饰亮化工程的监理任务,有效的实现监理目标、提高投资效益和管控水平,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次细则以知道施工全过程的建设工作,完成好各项监理任务。

一、专业工程特点:(1)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雨阳公园、群力大道、金河公园等灯饰亮化工程,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0000平方米,由于面积分散,给施工带来了不便,本工程的主要内容为灯饰亮化,主要为园灯、草坪灯、射灯。

(2)、各构筑物在总平面位置中占位分散,且各自相对零点标高各异,所以绝对要求定位测量和高层测量准确无误;要求测量监理绝对到位;(3)、本工程为市政景观工程将与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整体配套,彰显公园总体的艺术性、多元性,体现出舒雅、动感;这就要求施工监理人员,不能光有呆板的施工管控能力,还要有艺术造诣,要有对整体构筑的预测效果(含对效果图的评选)的评品、参选和指导能力;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哈尔滨市群力新区雨阳公园、群力大道、金河公园等灯饰亮化工程2、招标编号:JL 0100G090453、相关主体单位:建设单位:哈尔滨市综合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哈尔滨市金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4、建设地点:哈尔滨市群力新区5、建设规模:80000平方米6、开工日期:2009年8月28日7、竣工日期:2009年9月16日8、工程总投资:100万元人民币9、质量标准:合格10、建设规模:1、本工程采用0.4KV低压配电系统及照明配电和室外平面布置的。

根据各区域快功能,共设置7台照明箱,各景点配电控制箱可根据用要求进行手、自动控制照明用电2、本工程负荷计算根据配电箱装机容量,电能计量暂在各照明照配电箱安装电表,对各照明箱进行计量。

电源电压引进方式为电源电压为380(220V),电源均由附近低压回路引来,锦建筑物基础与经到路处穿钢管保护,室外其他分布直埋,埋入深度要求不小于0.8m。

3、照明箱出线选用YJV-1KV电缆,水下灯选用YZ-500电缆,电缆穿PE管保护,埋入深度不小于0.8m,电缆距40米经电缆井敷设,井底设一根100排水道引至附近雨水井。

三、监理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5、《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 GB50180--93电气工程监理细则质量控制要点一、电缆线路工程(一)电缆的耐压、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1、检查内容(1)耐压试验(2)泄漏电阻(3)绝缘电阻2、质量控制(1)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应符合要求(2)对6KV及其以下电缆泄漏电流小于10A时,其不平衡系数可不作规定。

橡塑料绝缘电缆的不平衡系数也可不作要求。

(3)绝缘点阻值按设计要求(二)直埋电缆敷设1、检查内容(1)坐标、标高(2)直埋电缆沟宽度、深度(3)标志桩、标志牌位置2、质量控制(1)直埋电缆离建筑物基础距离0.6m;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面或下面;直埋电缆的上、下须辅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沙层,并盖以混凝土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2)直埋电缆沟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标志桩、标志牌在直线段每50m处,或在电缆转弯处,进建筑物地点树立一标志桩,在直线段每隔25m处应挂一标志牌,电缆标志牌上应写明电缆编号、型号、电压等级和日期,电缆起始端设备代号,电缆标志牌应能防腐,而且挂装应牢固。

(三)电缆支托架1、检查内容(1)支托架安装(2)沟、槽内电缆敷设2、质量控制(1)电缆沟夹层内钢支架及电缆槽钢托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

电缆支架各横撑间的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2)在电缆沟、吊架上敷设电缆时,应将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开排列;同一支架上敷设电缆,应将控制电缆放在电力电缆下面,1KV及以下电力电缆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

(四)穿管电缆敷设1、检查内容(1)电缆管(2)保护管2、质量控制(1)电缆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管口应做成喇叭形或采用护套;电缆管在弯制时不应有裂缝或凹瘪现象,一般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安装时不宜将管子直接焊在支架上,有丝扣的管接头处,应焊跨接线,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电缆进入建筑物,穿过楼板及墙外应加保护管或加保护罩;从电缆沟引至设备处,墙外表面或层内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电缆应加保护管。

保护管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

利用电缆保护管作接地线时,接地线应焊接牢固。

(3)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再敷设电缆。

有丝扣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

(五)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1、检查内容(1)严密性(2)绝缘层(3)控制电缆头制作(4)电缆头固定2、质量控制(1)制做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前应检查电缆绝缘纸受潮及相位情况;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应符合要求;配件应齐全,制做过程必须一次完成;不得受潮。

电力电缆的终端头等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电缆金属护套及铠装层接地良好,接地线应采用其截面不小于10mm2的铜绞线。

(2)电缆剥切时不得伤及线芯的绝缘层。

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灌胶前应经过预热去潮。

避免灌胶后有气隙缺陷。

环氧复合物应搅拌均匀,应防止灌胶时有气泡产生,形成质量问题。

(3)控制电缆头制作时,其头套应与其外径相配合,常用的型号见规范要求。

(4)电缆头固定应牢固,卡子尺寸应与固定的电缆相适应,单芯电缆、交流电缆不应使用磁性卡子固定。

塑料护套电缆卡子固定时要加垫片,卡子固定后要进行防腐处理。

(六)电缆敷设1、检查内容(1)弯曲半径(2)防腐、防潮2、质量控制(1)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见规范(2)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竖井内的电缆应剥除麻保护层,并应对其铠装加以防腐。

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铅封,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切断后,也将端头立即进行防潮封端。

(七)应具备的技术资料(1)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2)直埋电缆输电线路的敷设位置图(3)安装隐蔽工程记录(4)电缆耐压试验、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值等测试记录。

(5)电缆规格及安装日期、电缆实际敷设长度等清单。

(6)电缆线路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二、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一)适用场所1、检查内容(1)薄壁管敷设场所(2)厚壁管敷设场所(3)硬塑料管敷设场所(4)半硬塑料管敷设场所2、质量控制(1)薄壁管通常用于干燥场所进行明敷。

薄壁管也可安装于吊顶、夹板墙内,也可暗敷于墙体及混凝土层内。

(2)厚壁管用于防爆场所明敷,也可经防腐处理后直埋入泥地。

镀锌管通常使用在室外,或在有腐蚀性的土用暗敷。

(3)硬塑料管适用于室内或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明敷。

(4)半硬塑料管只适用于六层及六层以下和一般民用建筑的照明工程。

(二)配管1、检查内容(1)暗配管(2)明配管2、质量控制(1)暗配管敷设要沿最近线路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埋地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如要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暗配管管口出地坪不应低于200mm;暗配管应尽量减少交叉,如交叉时,大口管径应放在小口管径的下面,成排暗配管间距应大于或等于25mm;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2)明配管路不得在锅炉、烟道和其它热表面上敷设;水平或垂直敷设的管路允许偏差值如在2m以内的均为3mm,全长配管偏差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在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管口,管子连接处及不进入盒的垂直敷设的上口穿线后多应密封处理;与设备连接时,应将管子接到设备内,如不能接入时,应在管口外加接保护软管引入设备内,并须采用软管接头连接;在室外或潮湿房屋内,管口处还应加防水弯头。

敷设塑料时的环境温度不应小于-15℃,并应采用配套塑料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配件。

无论明配、暗配管,都严禁用气、电焊切割,管内应无铁屑,管口应光滑。

(三)配管连接1、检查内容(1)薄壁管连接(2)厚壁管连接(3)塑料管连接2、质量控制(1)薄壁管严禁对口焊接连接,也不宜采用套筒连接,如必须采用丝扣连接,套丝长度一般为束节长度的1/2。

(2)厚壁管在埋入泥土或暗配管宜采用套筒焊接,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套筒长度为连接筒外径的1.5~3倍,连接管的对口应在管的中心。

(四)箱、盒安装1、检查内容定位、标高2、质量控制(1)为便于穿线,对管路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管路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时;管路长度每超过20m,有两个弯曲时;管路长度每超过12m,有三个弯曲时,均在中间安装接线盒。

明配管不准使用八角接线盒与镀锌接线盒,而应采用圆形接线盒。

对半硬塑料管,当管路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3个时,不准用气焊、电焊开孔,暗敷箱、盒一般先用水泥固定,并应采取有效的防堵措施,防止水泥浆浸入。

(2)暗配管开关箱标高一般为1.3m,离门窗边为150~200mm;暗插座箱离地一般不低于300mm,特殊场所一般不低于1500mm;相邻开关箱、插座箱、盒高低差不大于0.5mm;同一室内开关、插座箱高低不大于5mm。

盒、箱标高一般采用联通管测量、定位。

(五)管子弯曲1、检查内容(1)弯曲半径(2)外观2、质量控制(1)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只有一个弯时,则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暗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混凝土、楼板时,则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半硬塑料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2)路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等缺陷,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配管接头不应设在弯曲处,埋地管不宜把弯曲部分表露地面,镀锌钢管不准使用热煨弯使锌皮层脱落。

(六)管路接地1、检查内容(1)跨接线方式(2)焊接要求2、质量控制(1)套丝连接的薄、厚壁管在管接头两端应跨接接地线。

(2)接地跨接线规格见规范(七)配管固定1、检查内容(1)明配管固定(2)暗配管固定2、质量控制(1)明配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距均匀。

(2)电线管暗敷在钢筋混凝土内,应沿钢筋敷设,并用电焊或铅丝与钢筋固定,间距不大于2m;敷设在网上的波纹管,固定间距不大于0.5m;在砖墙内剔槽敷设的硬、半硬塑料管,需用不小于M1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

(八)补偿装置1、补偿内容(1)补偿方式2、质量控制管路在经过建筑物伸缩缝及沉降缝时,都应有补偿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