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做法(图文说明 做法对比)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做法(图文说明 做法对比)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 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转移安全风险仅将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 转移给他方,并不能消除安全风险。一般分保险盒非保险两种方式。
安全风险控制的提前策划
流程
精确 准确
通道上部无防护 棚,容易造成物 体打击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 产生的轴向力,强调连墙件的重要 性,对连墙件的计算。形式有:扣 件式连接、焊接,螺栓连接等,
三步三跨
脚手架
扣件式连接
脚手架
焊接连接 限制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最大距离300mm,是参考英国标准的规定。只有连墙件在
主节点附近方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若远离主节点设置连墙件 ,因立杆的抗弯刚度较差,将会由于立杆产生局部弯曲,减弱甚至起不到约束脚手架横 向变形的作用。
风险回避虽然能有效的消除风险源,彻底消除某些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可能造成的恐 惧心理,但不可否认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措施,因为在回避了风险的同时,也回避 了可能的获利机会,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2)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指采用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或 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
明确
岗位
管理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
标准化
操作 标准化
管理 标准化
行为 标准化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
精细化管理图示
关注细节
规则
持续
职业化
精进
训练
科学
立足
量化
专业
精细化管理从规则入手
• 规范:群体成员共同遵守可接受的标准。 • 准则:告诉管理者他们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的明确陈述。 • 正规化:一个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指导雇员行为的程度。 • 制度化:组织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不受任何成员的影响,并要求永久存在。
图1
图2
•电梯井口必须全部设置固定式定型防护门。井内采用硬性防护的应层层 防护,硬性防护可采用废旧大模拼铺,与楼层倾角宜保持≤10゜;采用 平网防护的:首层和操作层必须硬性防护,层间防护每两层且≤10米必 须设一道平网,平网内清洁无杂物,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0mm,固定牢 固。
③砌体进行时要注意临边的防护及对砌筑人员的监管,砌体完成电梯 井口要按照标准进行防护。
●2012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发生部位划 分,洞口和临边事故128起,占总数的26.28%;脚手架事 故67起,占总数的13.76%;塔吊事故63起,占总数的 12.94%;基坑事故42起,占总数的8.63%;模板事故26起 ,占总数的5.34%;井字架与龙门架事故25起,占总数的 5.13%;施工机具事故25起,占总数的5.13%;外用电梯 事故19起,占总数的3.90%;临时设施事故6起,占总数 的1.23%;现场临时用电等其他事故115起,占总数的 17.66%。
图3
①、最常见的高层住宅楼工程,现在设计的每个单元的两部电梯中间的隔墙
或几个面不再是混凝土墙体,大部分后来砌筑墙体,再浇筑混凝土过梁,浇
筑构造柱。这样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存在很大的安全
风险,如下图1、2所示。
②、加强现场电梯井的临边防护的管理,责任明确、定人、定责,先采用临 时的安全防护,待到模板全部拆除完了,再采用工具式防护,如图3所示。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一种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安全风险后果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自 留是一种财务性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后备措施,预留费用,作为安全风险 发生时的损失补偿。其主要用于处置残余风险,因为当其它的风险应对措施均 无法实施或即使能实施,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这样只能选择风险自留。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时间:2013年11月09日
【1】
目录
1、现阶段施工中安全风险的常见类型 2、现阶段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4、安全风险控制的提前策划
5、安全精细化管理是流程和岗位的协同运行 6、施工安全风险关键点解析
(1) 降低风险发 生的可能性
常用的措施
程序法: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事工程施工 以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处理,并发现随时可 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因素,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
教育法:针对事故的认为风险因素为着眼点实施控制的方 法。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构成项目的风 险因素,因此要减轻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人员进行安 全风险知识教育。
洞口和临边
●施工人货电梯的临边 安全门的关闭,要定人 、定责及时关闭,项目 部每周对机手要召开会 议总结上周的关门情况 ,奖勤罚懒。
洞口和临边
●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
应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 以确保架体上操作人员的 安全,并防止架体上的物 料坠落伤人。
1、灭火器装笼,防坠落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4、无临边防护无踢脚板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的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和损失较严重时,主动放弃项目或变更 计划从而消除安全风险或安全风险产生的条件,以避免产生风险损失的方法。对潜在损 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安全风险一般采用回避对策。安全回避可以再某安全风险发生之 前,完全彻底的消除其可能造成的算是,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回避是 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影响的控制技术,二其他控制技术中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 失的严重程度。
2、配电箱无门
3、垃圾没及时清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附着支承结构采用普通穿墙螺栓与工程结 构连接时,应采用双螺母固定, 螺杆露出螺母应不少于3扣。垫 板尺寸应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80mm×80mm×8mm。
脚手架
●架体外立面必须沿全高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跨度不得大于6.0m;其 水平夹角为45°~60°,并应将竖向主框架、架体水平梁架和构架连 成一体;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 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洞口和临边
*门口无防护
*硬性防护间隙大 *门口无防护
*无硬性防护
*无硬性防护
洞口和临边
2、楼梯临边及洞口防护存在的安全 风险
●楼梯及洞口边要采用有效的固定防护
●主体施工中临边均能按 照规定进行防护,但是, 在砌体施工过程中,项目 部对安全管理要有如履薄 冰的心态去紧盯每天的安 全防护动态变化。砌体要 有计划,砌一道拆除一道 防护,砌筑完毕后,抓紧 进行恢复临边防护。
• 螺栓连墙件【1】
脚手架
• 螺栓连墙件【2】 内螺丝钢管,螺丝可调 节,可伸缩。
脚手架
●悬挑外架的搭拆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项目部对搭 拆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及安全教育,搭拆过程中正确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悬挑外架的楼层划出黄线,强化目视化管理。
没有使用安全带
脚手架
●以双轴对称截面钢梁做悬挑梁结构。悬挑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超过20米。悬挑梁截面 高度不应小于160mm。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 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
(2) 减少
风险损失
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已发生的情况下,采取 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 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
(3) 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通过增加风险承担着以减轻总体安全风险的压 力,达到共同分摊安全风险的目的。
理念--使项目安全管理更富于人性化
• “人本观”:以人为本抓安全
• “预防观”: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 “执行观”:细节决定一切
• “亲情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 “价值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 “责任观”: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
•
量、源于防范
安全文化
洞口和临边
1、电梯井临边防护存在的安全风险
环境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 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工人在操作时很难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分心、紧 张、烦躁、反应力差等。
管理原因
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管理的原因是 事故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包括技术指导上的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 操作规程不健全;对安全工作检查指导不足或有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事故防范措施不认真落实; 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
高空坠落
施工坍塌
物体打击
安
起重伤害
全
风
机械伤害
险
触电
火灾
2012年房屋市政工程事故类型
和发生部位情况
●2012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类型划分, 高处坠落事故257起,占总数的52.77%;坍塌事故67起, 占总数的13.76%;物体打击事故59起,占总数的12.11% ;起重伤害事故50起,占总数的10.27%;机具伤害事故 23起,占总数的4.72%;触电事故10起,占总数的2.05% ;车辆伤害、火灾和爆炸、中毒和窒息、淹溺等其他事 故21起,占总数的4.32%。
1---木楔楔紧
2---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 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 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 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 接或绑扎牢固,楼板的厚 度不宜小于120mm。如 果楼板的厚度小于 120mm应采取加固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