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非接触式位移测量
Non-contact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实验学时:2 学时实验类型:应用性
前修课程:大学物理、光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认识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的各项功能;
2.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
3.掌握位移的测量与标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的测量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方法;
2.位移的测量与标定。
2.1采用一个已知的距离
在图像中识别一个目标物,在它上面有两个点,您知道这两点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
这可能是一个具有已知尺寸的物体,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直尺。
现在,将鼠标
分别移动到这两个点上,记下鼠标指针的坐标(显示在视频窗口的上部)。
这样,
两个点之间的像素距离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2
两点之间的距离=√(X2−X1)2+(Y2−Y1)2
现在,将测量得到的两点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除以像素距离得到转换系数。
2.2 采用一个已知的位移
如果一个物体可以移动一个已知的距离(比如:利用试验机的横梁位移),这种方法是很适合的,并且,将得到比前一种方式更高的准确度。
首先,在将要经历
一个已知位移的物体上,做一个标记点。
然后,添加一个此标记点的“displacement”
测量,它将会非常准确的测量标记点的(x,y)位移。
现在,移动物体产生一定量的位移,利用下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被测量的位移:
2
Displacement=√x2+y2
测量得到的像素位移除以已知位移得到转换系数。
三、实验要求
在实验前熟悉并掌握位移的标定原理。
四、实验装置
1.钢尺;
2.记号笔;
3.华硕笔记本电脑;
4.加密狗;
5.专用数字摄像机B型;
6.结构监测镜头50mm、25mm、75mm;
7.三脚支架;
8.12V直流电源;
9.5米千兆网数据线;
五、实验步骤
1.按要求安装好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
2.点击按钮从相机里配置视频输入;
3.点击主菜单栏“Edit”根据不同实验类型(动力、精力)选择采样频率;
4.点击按钮选择目标点;
5.点击按钮选择测量内容,本实验为位移(displacement);
6.点击按钮设置测试结果的图像,即时间-位移曲线;
7.点击按钮开始试测量,此时对位移进行标定;
8.点击按钮开启测试运行中,该系统开始进行测量;
9.点击“Record”按钮,开始记录测量,将结果储存到文件中,稍后将转换“Stop”
按钮,停止记录。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本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分析系统的功能;
2.简述位移的标定过程(根据实验教学环节所测得的数据算出转换系数,要体现出公式与结果);
七、思考题
影响本套测量系统精度的因素有什么?请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