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制度的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具体地、历史地分析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有助于我们在比较研究鉴别的基础上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从而显示出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有着西方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一般采用多党制或两党制。

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根本区别。

对中西政党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西方政党制度,对我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认识这些区别对我们立足中国国情,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多党合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差异(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政党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由一定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力量对比和阶级斗争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它是一个国家国情的客观实际的产物。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 是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资产阶级政党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代表其他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只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陪衬和利用对象。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些西方国家形成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其他政党为辅的多党制 。

如法国、意大利, 一般采用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为主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内阁的形式共同执政; 英国和美国, 形成了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垄断政权的格局, 建立了所谓的两党制。

究竟选择多党制还是两党制 是由西方国家自身的社会条件而定的。

多党制和两党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体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充分保障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在辛亥革命后, 曾试图实行西方式的多党竞选和议会内阁制,结果是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1927年后建立的国民党一党制,于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垮台而告失败。

实践表明,西方式多党制和国民党的一党制均不符合中国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注定是要失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

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体制正式形成。

我国民主党派主要产生于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曾试图走西方式道路,但在国民党残酷迫害民主人士的严峻形势面前,各民主党派经过反复的探索与思考,逐渐抛弃了中间路线,抛弃了对国民党不切实际的幻想,走向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因此,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产物,是中国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 1] ( P205)(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是大垄断集团利益矛盾和资产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势力长期激烈斗争的产物,并以坚持资产阶级专政,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为政治基础,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经济生活的自由竞争,产生了多元的社会经济利益,多党制或两党制的产生是经济私有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西方政党制度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名义上是两党或多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党制,从根本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 1] ( P205)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实质是反映社会主义条件下,各部分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在政党制度上只能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否则国家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改变。

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我国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他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利益和要求上也存在差异,因而各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一起维护共同利益的,同时,也反映和维护了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

我国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在新时期已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多党合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各政党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把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多次代表大会和重要决议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政党存在的作用、范围、方式和目标不同西方的政党活动的范围主要在议会里面,主要体现在竞选上政党协助选举。

西方政党活动的目标就是推出候选人争取本党候选人在选举中能获胜,能够达到控制政府或进入议会的目的,政党越来越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选举工具,无论在作用、方式上都很单一。

如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大选年才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大选结束后,政党的使命也就结束了,直到下一个大选年。

西方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历史唯心主义,最高纲领是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从事政党活动的,主要是职业政治家和专业人士,他们是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而我国各政党之间协商共事、广泛合作,根本不存在竞选问题,并且有一整套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协商和合作的进行。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有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和有成就、有代表性的人士。

我国政党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基本路线为政治基础,政党活动的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总目标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民内部的利益差异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来协调,而在资本主义的政治学里,从根本上说是谈不到政治协商,更不可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2](四)、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既有资产阶级政党,又有劳动阶级的政党,还有其他各式各样成分复杂的政党。

各政党之间主要是竞争对抗关系,党派斗争非常激烈。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上少数资产阶级大党起主导作用。

通过竞选,一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独立或联合其他政党执政,没有执政的政党就成为在野党或反对党。

政党之间有时也有合作,但合作关系不稳定,是相对的,其相互竞争对立是基本关系。

尤其在竞选时,为了争取选票,争取执政地位和议员席位,各党互相攻击,互揭丑闻,捏造事实丑化政敌,甚至大打出手。

有时暂时合作、联合对付其他政党,而一旦利益冲突,或分赃不均时,彼此又表现为势不两立的敌对态势,其临时的合作关系极其脆弱。

我国政党制度中的政党关系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我国的多党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 1)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的一致拥护,是宪法规定的,在政协章程和各民主党派章程中明确的。

( 2)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外交等各领域参与国家各项事务。

民主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个机构担当重要职务,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 3)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地位平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思想上和方针政策上的领导,两者并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各政党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 4)我国的多党合作具有长期性。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而共同努力。

多党合作的长期性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充分保障意。

[ 4] ( P387)由于资产阶级政党打着民众利益的旗号,也在一些非根本利益上一定程度体现了民众利益,这进一步掩盖起资产阶级专政的。

(五)、政党制度的民主本质不同民主是一种政治形态,是与一定的阶级统治所决定的国体和政体相适应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民主。

除原始民主外,民主是带有阶级性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被统治阶级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

西方资产阶级政客、学者经常为西方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民主大唱赞歌,西方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俨然成了民主的化身。

资本主义民主与封建主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假民主之名以掩盖和粉饰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政党竞争和多党轮流执政,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争夺、互相制约、互相妥协,是欺骗和麻痹劳动人民的政治形式。

不论是两党轮流执政,还是多党联合执政,都改变不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所谓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不是劳动人民的民主。

列宁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富人的民主,是骗局、虚假和伪善。

[ 3] ( P712)西方政党选举花费巨大,动辄耗资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如果没有垄断集团的资助,政党难以负担起巨额的竞选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