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第二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简答论述)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概念是什么?有何特点?概念: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务制度及财经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对公共组织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所引起的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特点:(一)政策性强(二)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三)涉及面广(四)类型的多样化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有何任务?(一)加强公共组织预算管理,保证各项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二)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五)按规定及时编报决算,如实反映公共组织财务状况(六)加强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各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一)依法理财原则(二)勤俭节约原则(三)量入为出原则(四)效益原则(五)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原则(六)责任性原则第三章预算管理(名词解释)一、公共组织预算的概念:公共组织预算是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 政府组织的单位预算、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
七、定员的含义:定员即定编,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
定额的含义: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
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和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
第四章收入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一、公共组织收入的概念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政府组织、事业单位)二、公共组织收入的特点第一,收入将引起公共组织资产的增加,也可表现为公共组织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收入将导致本期净资产的增加三、公共组织收入的分类(一)政府组织收入分类1.财政预算拨款收入2.预算外资金收入3.其他收入(二)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1.财政补助收入2.非财政补助收入1)上级补助收入2)事业收入3)经营收入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5)其他收入(三) 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1.按照收入的来源1)捐赠收入2)会费收入3)销售商品收入4)提供服务收入5)政府补助收入6)投资收益7)其他收入2.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1)限定性收入2)非限定性收入3.按照收入的性质1)交换交易收入2)非交换交易收入四、财政拨款收入的内容(一)政府组织的财政拨款收入1、行政管理费2、公检法司支出3、外交外事支出(二)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1、教育事业费2、文体广播事业费3、科学事业费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5、卫生经费6、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7、流通部门事业费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六、事业收入的具体内容:①文化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②科学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③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事业收入④中小学校的事业收入⑤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⑥体育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⑦文物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⑧计划生育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七、事业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组织事业收入,促进事业发展(二)保证事业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三)必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四)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八、经营收入的概念概念: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九、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的管理1、捐赠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
通常是指某个单位或个人(捐赠人)自愿地将现金或其他资产无偿地转让给另一单位或者个人(受赠人),或者无偿地清偿或取消该单位或个人(受赠人)的负债。
捐赠收入为限定性收入。
2、会费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
会费收入为非限定性收入捐赠收入和会费收入是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的主体,也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业务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
3、投资收益是非营利组织因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净损益。
它是非营利组织一定时期内从事各项对外投资活动实现的投资净收益与投资净损失的总额。
投资收益通常是交换交易收入。
4、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资产出租收入等。
十、预算资金的概念和内容:(一)概念: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内容1、行政性收费2、事业服务性收费3、政府性基金4、管理费等5、乡镇政府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6、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7、社会保障基金十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原则:1、非营利性原则2、依法收费原则3、专款专用原则十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1、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立项审批制度2、明确收费权限3、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公开化4、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5、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6、实行票据使用单一化第五章支出管理(简答论述)一、公共支出的概念:公共组织的支出是公共组织为完成国家规定的行政或公共事业任务,进行工作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费用开支。
公共组织的支出属于公共支出,一旦政府在以多少数量、以什么质量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方面作出了决策,公共支出实际上就是执行这些决策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二、支出的分类(一)按支出用途:公共组织支出可以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二)按支出的性质分类:政府组织分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事业单位支出分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三、经费支出的管理要求:(一)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进行(二)各项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三)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四)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五)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六)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职能五、公共组织成本核算的特点:第一,从核算内容上看,它是不完全的成本核算。
第二,从核算方法上看,它是不严格的成本核算。
七、无形资产的概念无形资产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八、公共组织的非经营性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组织为完成国家交赋的行政任务和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经营性资产是指公共组织用于从事盈利活动的资产。
第七章负债管理(名词解释)一、负债的定义:负债泛指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由现在承担,并且需要牺牲将来利益的各种债务。
二、公共组织负债的定义和特征二、公共组织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债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资源流出公共组织。
五、应缴款项,是公共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应当上缴国库的各种款项,它是公共组织与国家预算之间的往来项目,包括应缴财政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及其他按规定应上缴的款项。
七、借入款项的含义:借入款项是指公共组织向财政部门、金融机构、上级主管单位或其他组织及个人借入的各种有偿使用款项,到期需还本付利。
借入款项主要包括:向财政部门借入的事业行政周转金;向金融机构介入的贷款;向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贷款。
八、周转金的概念及类型周转金是指公共组织用于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周转所需的资金。
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1.储备周转金 2.财政周转金九、或有负债的管理:或有负债是公共组织客观存在的一种债务,是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流动负债。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第八章投资管理(问答论述)一、投资的概念(一)投资的一般定义投资是是一种运用资金并使其增值的经济活动。
(二)公共组织投资的概念:公共组织投资是以公共组织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投资资金来源的投资活动。
二、公共组织投资的类型(一)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将公共组织投资分为政府组织投资和非营利组织投资。
(二)从投资对象的角度,公共组织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
(三)从投资的流动性角度,公共组织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三、政府组织投资的特点(一)公益型和基础性(二)社会效益性(三)宏观调控性四、政府组织投资管理要求(一)严格按审批程序上报投资项目计划,必须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二)对投资项目要进行财务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评价。
(三)全程管理投资项目。
(四)加强投资资金管理。
七、对外投资的决策程序1.提出投资方案2.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3.作出投资决策并拟定投资计划4.实施投资方案5.评价投资效果八、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的管理要求1.以保证完成事业任务为前提2.严格履行报批程序3.进行资产评估4.不得擅自改变资产的国家所有性质5.投资回报的原则九、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及指标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各自指标为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与投资项目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二)静态分析指标(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1.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从建成投产到完全回收初始投资所需需要的时间。
项目的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相等时其计算公式如下: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十二、 2.平均报酬率平均报酬率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年投资回报率,也称年平均投资汇报率。
常见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报酬率=年平均净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100%(三)动态分析法指标1.净现值。
是指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按一定贴现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额之后的余额。
2.获利指数。
是指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之比。
3.内部报酬率。
是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第九章净资产管理(名词解释)一、净资产的概念公共组织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资产-负债”。
它表明公共组织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后的差额部分,显示了该组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
三、事业基金的概念事业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包括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
一般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历年结余分配后形成的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资金。
投资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以固定资产、材料等实物以及货币资金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所占用资金。
四、专用基金的概念及特点专用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