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站在xxxx年的年头往回看,绵延而来的不仅是这一年的一段路径,还有那更远更长的来路。

所有的今天都是建立在无数个昨天的基础上的。

一路走来,串串脚印清晰可见,最初的稚拙也渐趋向成熟。

这一学年,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颇给人静水流深之感。

一、删烦就简,重点突破本学期的活动可谓删烦就简,重点突破,主要围绕《在课外美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策略》市级课题的深度研究进行。

美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不同于别的课题研究,是不能仅仅做理论研究的,任何的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从真实的教学中来。

这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进行美文阅读教学序列的课例研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的课例研究更加突出“策略”,焦点更加集中,着力增强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工作室成员分别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进行了主题课型的研究,对课例的探讨交流也是紧紧围绕本学年段策略设计的合理性和达成效果进行的。

而对学生习作的收集分析,让我们能真实细致地了解教学的实效性。

这种全方位的课例结构为课题的有效研究奠下了扎实的基础。

工作室成员的主题模式课型分别选录在《从课堂出发2》,《从课堂出发3》。

二、交流互动,砥砺前行这学年我们工作室成员分别到了xx、xx、xx、xx进行交流学习。

我们在当地与全国名师进行互动,得到了名师的指导,教学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独学无友,不如交流互动,一起砥砺前行,方能登高望远。

三、厚积薄发,成果硕然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工作室良好氛围的浸染下,这学年,工作室的学员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平时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名师工作室研究的课题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名师领衔人xx老师被评为xx市德育名师、成员黄xx老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并被评为高xx德育骨干教师,成员李平老师获得了市优质课一等奖,成员辜xx老师获得xxxx年xx市网络晒课初中语文学科第一名,成员金xx老师被评为高xx学科骨干教师。

这一年我们成绩斐然。

这些成果都是大家平时努力工作中自然结出的,厚积必会薄发,理固宜然。

所有的绚烂终会归于平淡,而这种平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绚烂。

工作室行进至今,已滤去新鲜,抛却热闹,直抵本质。

有了两年的积淀,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能达成当初加入工作室的初衷,纵然不能成为名师,也能一直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

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老师的关注和指导下,我努力按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要求,履行职责,让我们东风小学工作小组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一个学期来,我看到的是点滴的收获,感受到的是我和学员们共同进步的喜悦,现做简单回顾。

一、勤于学习,提升理念。

—学初,参与了张××老师主持的“小学中高段语文‘写读结合’实践研究”的课题。

认真学习了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该研究力图通过任务驱动型的以写带读,写读结合,让学生历经读写的思维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根据研究要求我认真进行了“小学中高段语文读写现状的调查研究”。

探索“写读结合”理念下的单元教学途径和方法。

和学员一起探索单元教学中先“写”后“读”的途径和方法,试图让学生先依据以往的经验先尝试“写”,在写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揣摩写法,迁移写法,以解决写中的问题。

同时,辅以课外阅读的补充,丰富该类习作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让读更具有目标性、目的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和学员一起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先提出阶梯式的“写”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提出假设,通过阅读、实践、验证,得出结论,让学生既历经探究的过程,又在综合性学习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使语言、思维与表达同步发展。

“写读结合”理念下作文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

按要求双周以单元习作或者根据学情和年段确定写作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搜集素材,周五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呈现习作素材。

单周一早晨,教师根据单元阅读主题,设计有阶梯式的写作要求分发给学生,在进行以上两课训练时,一轮后插入趣味活动“写读”课进行调节。

二、交流研讨,拾阶而上。

定期集中和在网上进行教学教研交流活动,教学教研和读书心得体会。

在领衔人张老师建立的“张××工作室”网上交流研讨,定期每周三下午4:20集中学习。

半年来,我们探讨诸多问题,如《如何撰写教学质量分析》、《如何抓写字教学才更有成效》《怎么用较少的时间教学却取得好的成绩》、《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做到高效》等。

三、引领示范,辐射全区本学期,我们工作小组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发挥我们对全校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专业引领为根本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立足课堂,关注教学实际问题,通过集中与分散、学习与实践、反思与交流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系列研讨活动,逐步达到预期目标。

1、专题讲座为切实发挥在全校的引领、辐射、指导作用,3月20日,学员陈××老师针对低年级拼音教学做了《拼音教学中的几点突破》,赛××老师做了《激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做了《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引领全校教师向楷模学习,提升师德。

2、送教下乡半年来,工作室的学员们创造性的开展送教活动,由东风送到牛街,如周××、杨××。

带动了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

此外,各位成员在本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上课、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使青年老师学有所成。

五、同心协力,成效丰硕半年以来我和学员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存在问题(1)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2)网上互动参与度有待加强;(3)学员的实践总结能力有待提高。

2、努力方向我和学员们要正确处理工学矛盾,继续努力,开拓进取,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教学实践为载体,积极共同完成工作室的奋斗目标。

一年活动后学晚进愚且鲁,工作室活动给我打开一个世界。

一年多以来,我读的书主要是凭兴趣选择的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工作室规定读《享受语文课堂》,使我发现教学专著的魅力。

经过对这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大家专著的仔细研读,并聆听黄老师亲口讲述,我初步了解了黄厚江系统、深刻的教学思想。

随后便去图书馆借黄老师别的书,发现被人借走了,便借了余映潮的。

尽管读得粗略,但觉得也是好书,其教学思想在某些方面和黄厚江也有相通之处。

阅读经典,亲近大家,只要坚持,获益自当匪浅。

听课、评课,将其他人的知识广度、思考深度、教学风格、综合魅力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感到自己的落后与闭塞。

尽管我有个一向不受他人刺激的毛病,但卧虎藏龙、高手如林还是给我提供了正能量。

尤其在年头听了蔡老师一节课,年尾听了黄老师一节课,使我发现语文教学大有可为,虽然达到那种举重若轻的境界很难,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月自己上了一次课,以为要上课外的文章,其实前几位都是在高三。

但也好,没资料,只好自己看,自己想,自己设计了,最后的成果虽仍是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但是有进步的。

另外,即使别人上课,每次活动前也要钻研文本、思考设计,听课后要发言、整理发言稿,这些和磨课、上课一样,都是要向内挖掘自己的世界,也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

两点改变一年的工作室活动,带给我的变化主要有两个。

一是坦然的教学心态。

从教早期懵然无知,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教学;多年以后进入焦虑期,觉得一无所知,一无所长,一无所成,一无是处,想改变却又无处着手,裹足不前徒惕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现在,我的心态已坦然,面对开学不再焦躁、恐惧,反有些许期待。

我不知道参加工作室是否就是全部的原因,但确是重要因素。

焦虑不能导致改变,行动才能化解焦虑。

我知道我在行动,我在改变。

一线曙光刺破沉沉暗夜,万丈坚冰滴滴消融。

尽管还没有汇成涓涓细流,滔滔大河更是遥不可及;但人最重要的是渴望而又坦然的心态,无欲无求、自满自得和急于求成、希冀完美都是人生的大敌。

二是钻研的工作方式。

平时备课基本抛开原有的备课本,抛开资料,自己去想。

当然这样也有弊端,但总比被牵着走好;当然所花的功夫还少,教后反思尤少,谓之钻研徒惹人笑,但好歹有了些钻研的样子;当然想出的好点子极少,课堂效果也未见得有多少改善,但我知道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这种改变和工作室的活动方式——品读专著、钻研文本、磨课、听课、研讨、写活动感想——有很大的关系。

几点不足一是专业阅读少。

语文有知识,语文学习有方法,语文教学有门道,语文知识、学习策略、教学方法自己掌握得很不够,遑论知识转化为能力。

过去的一年,在这些方面的阅读太少,虽几次决心看点教学论文,但总难坚持。

20xx年,当有改变。

二是深入思考少。

不论是阅读时的思考,备课、课后的思考,还是工作室每次活动前后的思考,都不是很积极。

所以一年也拿不出几篇阅读笔记、教学案例、论文,博客上传的东西不多。

总以读得不多、水平不高作为写不出东西的理由,其实写不出是因为不写,不写是因为没有专心、深入地思考。

若能经常思考,点滴记录,多少总能有心得。

读得少,想得少,所以水平不高,包括阅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教学的能力。

真正提高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使课堂教学真正发生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三十奔向四十的人生旅途中,身体渐渐衰朽,头脑当渐渐充实起来。

虽不能闻鸡起舞,大步流星赶日月,却也要朝夕闻道,小步快走不停歇。

这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20xx年9月,我荣幸的成为XX先生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的一员。

回首一年来的学习,我深刻地感想感染到了名师深厚的专业底蕴、热情的工作态度,乐不雅朝上提高的人格魅力;感想感染到了工作室伙伴们孜孜以求、勤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感想感染到了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畅与劳绩。

我也在赓续的学习、反思中沉淀本身,富厚本身。

现就一学期来工作室的学习工作进行总结。

一、名师引领,在潜移默化中晋升素质进入到工作室学习,让我重新回到“学生”的身份,体会学习的愉快。

在追随张先生的学习历程中,我时时感想感染到导师对我们专业发展的助推。

问题式讲堂,互助式探究,激情饱满的语言,高高在上的意见,设计精妙的习题,适时精到的提示,无一不显示出张先生博识的专业成就,渗透着她探索立异的激情。

同时,她更看重集体的力量。

每次教研运动,无论是听课,评课,照样论文交流,牛先生作为一个众望所归的主持人,她更希望把每个成员看作是互助者。

不仅让每个人都可以感想感染到她对教研的经心投入和理性思考,更紧张的是她总能不知不觉地用激情点燃我们激情,她用智慧启迪人人的智慧,让我们也心潮涌动,碰创出思维的火花。

这种协调热烈的教研气氛赐赉了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感想感染到了开拓集体智慧的幸福!同时,她勤业、敬业的精神和谦虚大度的高尚人格更是成为我们的模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