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课题: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生学案 教师教案
学习目标
1. 中华民国的成立。
2. 认识和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出示目标2分钟
自主预习与检测 一、独学: 阅读教材,建议在书上规范勾画、标注(准备双色笔)。教师巡查,回答学生在独学中提出的问题。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建立: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________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________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2、结果:______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____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______》。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________、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小
组
讨
论 二、互学:(5分钟)
学生讨论,在草稿纸上记好笔记,为展示做准备,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关注学生参与度,做好指导。
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
2.根据材料及所学内容讨论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性质。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三、质疑:(5分钟)
1.出示并解决学生个人学习中没解决的问题。
2.通过教师提问等方式,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互学2的成果。
交流
展示 四、点拨:(5分钟)
1.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的框架结构。
2.辛亥革命最终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3.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五、小结:
知识脉络:回顾、梳理本课知识结构。
检测
与
反馈 六、检测与反馈:
1、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B、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C、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已经被推翻
D、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3、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革命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C、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哪一政权颁布的?制定者是哪一机构?历史意义?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