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著作权的主体

第四章著作权的主体

• A.《黑客》不应当属于我国禁止出版或传播的作品
• B.甲对丁翻译《黑客》并在我国境内网站传播的行为予 以追认
• C.乙和丙国均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D.乙或丙国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三、著作权归属
• 第11条第1款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 规定的除外。
第二节 作者
• C.戊提供了生活素材,应为作者
• D.丁有权不经甲、乙、丙的同意发表该小说
三、视为作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 第11条第3款,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 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视为作者。
• (一)涵义 • (二)要件 • (三)国外立法
• 14.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 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 某网站。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下列哪一说法 是正确的?
• 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 行为能力人
• 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
• 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 无效
• 61.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 选项?
• A.法院判决书
•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 中文译文
• 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 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
•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 15.甲无国籍,经常居住地为乙国,甲创作的小说《黑 客》在丙国首次出版。我国公民丁在丙国购买了该小说 ,未经甲同意将其翻译并在我国境内某网站传播。《黑 客》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应当具备下列哪一条件?
第四章 著作权的主体
——著作权的归属
两 点 之 间 , 直 线 最 短 。
•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 • 第二节 作者(著作权归属一般原则) • 第三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特殊原则)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
• 一、涵义 • 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
的人。
二、类型
• (一)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 1、分类依据——权利来源 • 2、不同 • (1)产生基础不同 • (2)享有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 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 以给予作者奖励:
•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 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 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
• 第2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 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 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 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 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 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 《伯尔尼公约》第15条
二、自然人作者
• 第10条第2款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 1、创作(行为);2、作品(结果) • (1)创作。《条例》第3条第1款 著作权法所称
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 活动。 • (2)非创作的情形。《条例》第3条第2款,为他 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 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 • (3)创作是事实行为
• 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 效
• 60、甲提供资金,乙组织丙和丁以乡村教师 戊为原型创作小说《小河弯弯》。在创作中丙 写提纲,丁写初稿,丙修改,戊提供了生活素 材,乙提供了一些咨询意见。下列哪些选项是 错误的?
• A.甲提供资金是完成创作的保障,应为作者
• B.乙作为组织者并提供咨询意见,应为作者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 一、职务作品 • 二、委托作品 • 三、合作作品 • 四、演绎作品 • 五、汇编作品 • 六、影视作品 • 七、美术作品 • 八、匿名作品
一、职务作品
• 第16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 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 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 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 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 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 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 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 《条例》第7条 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 定的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国人、无国 籍人的作品,其著作权自首次出版之日起 受保护。
• 第8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在中国境 外首先出版后,30日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
• 1、一般职务作品
• 《著作权法》第16条第1款,职务作品的 著作权除第2款的规定以外,归作者享有, 但作者所在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其业务 范围内有权优先使用职务作品。作品完成 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 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著作权归属一般原则
• 一、概述 • (一)涵义 • (二)作者与著作权主体
• 第9条 著作权人包括: • (一)作者; •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三)作者的确定
• 第11条第4款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 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 《02解释》第7条 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 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 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 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
• (一)涵义
• 第16条第1款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 品,……
• (二)要件
• 1、工作任务(目的)
• 《条例》第11条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 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工作任务”, 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 的职责。
• 2、作者
• 3、意志
(三)著作权的归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