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1万吨乙二醇项目——环境阻碍评价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背景及由来 (1)1.2 评价目的及原则 (2)1.2.1评价目的 (2)1.2.2评价原则 (2)1.3 编制依据 (4)1.3.1与环境爱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4)1.3.2有关技术规定 (5)1.3.3项目规划依据 (5)1.4 评价标准 (6)1.4.1环境质量标准 (6)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6)1.5 评价范围 (7)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8)2.1 项目概况 (8)2.1.1项目名称 (8)2.1.2项目地点 (8)2.1.3项目性质 (9)2.2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10)2.2.1项目规模 (10)2.2.2占地面积 (10)2.2.3厂区平面布置 (10)2.3 原材料及产品 (12)2.3.1要紧原料 (12)2.3.2辅助物料 (12)2.3.3产品方案 (13)2.4 总物料平衡 (15)2.5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15)2.5.1低气转化工段 (16)2.5.2草酸二甲酯的制备和分离工段 (17)2.5.3乙二醇的制备和分离工段 (19)2.5.4亚硝酸甲酯的再生工段 (20)第三章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2)3.1 项目地理位置 (22)3.2 自然环境 (24)3.2.1地质、地形、地貌及土壤情况 (24)3.2.2水文情况 (27)3.2.3气候及气象情况 (28)3.3 社会环境状况 (31)第四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3)4.1 废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33)4.2 废液污染源及污染物 (34)4.3 固体废物污染源及污染物 (35)4.4 噪声污染源分析 (35)第五章环境阻碍预测及评价 (36)5.1 施工期间环境阻碍预测及评价 (36)5.1.1施工期环境空气阻碍分析 (36)5.1.2 施工期的水环境阻碍分析 (37)5.1.3 施工噪声的阻碍分析 (39)5.1.4施工固体废物的阻碍分析 (40)5.2 生产期间环境阻碍预测及评价 (40)5.2.1 环境空气阻碍预测与评价 (40)5.2.2水环境阻碍预测与评价 (41)5.2.3 噪声环境阻碍预测与评价 (41)5.2.4固废环境阻碍预测与评价 (42)第六章环境爱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43)6.1 三废及噪声治理措施 (43)6.1.1废气 (43)6.1.2废水 (43)6.1.3废渣 (45)6.1.4噪声 (45)6.2 环保投资估算 (46)第七章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47)7.1 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47)7.2 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 (48)7.3 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48)第八章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49)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 (50)9 .1 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50)9 .2 风险识不 (50)9 .3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52)9 .3.1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52)9 .3.2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52)9 .4 潜在风险因素识不 (53)9 .5 事故发生对环境的阻碍 (53)9 .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54)9 .7 应急预案体系 (55)9 .7.1 应急预案内容 (55)9 .7.2 应急系统组织 (57)第十章公众参与 (58)10 .1 公众调查的目的与作用 (58)10 .2 公众调查概况 (59)10 .3 公众参与调查表 (60)第十一章结论 (64)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及由来我国的石油资源匮乏,同时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得以石油为原料的相关产业的成本急剧增加,阻碍了我国相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以增加优势减少劣势。
我国为产煤大国,以煤为原料能够弥补不足,增加竞争优势。
开发煤制乙二醇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特点,将有效缓解我国乙二醇产品供需矛盾,逐步实现我国以煤代油生产乙二醇的战略目标,节约大量石油资源,将对国家的能源和化工产业产生重要积极阻碍。
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开发,研究出较好的工艺,会有专门大的成本优势和能源优势。
可能在以后5~10年内,随着以褐煤为原料、年产20万吨和50万吨规模乙二醇工厂的建成和投产,我国将会有数十个50万吨以上规模用煤替石油合成乙二醇的工厂建成,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群,生产大量乙二醇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成为我国煤化工的支柱产业,并制造巨大的经济财宝和社会财宝,届时能够摆脱石油对该行业的限制。
如此分析,开发生产乙二醇的项目势在必行。
当今社会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进展,为促进工业园区经济建设与环境爱护协调进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化工项目建设区域开发环境阻碍评价,清晰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对今后进展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对区域建设以及进展规划进行环境可行性论证是十分重要的。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实施可持续进展战略,在项目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采纳高效一体化草酸酯法绿色生产工艺的年产 31 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阻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爱护的关系。
1.2.2评价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阻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阻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阻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3)整体性原则:一项规划的环境阻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打算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4)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阻碍评价过程中鼓舞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阻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6)可操作性原则: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有用、通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7)符合国家环境爱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8)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9)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0)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分析环境爱护治理措施时,应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力求环境爱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
(11)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环境治理过程中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应提出回水处理和再利用方案。
1.3 编制依据1.3.1与环境爱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价法》 (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1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0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第120号)《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爱护与建设的通知》(水保[2004]387 号)《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进展规划纲要》(2010 年10月)《山东省环境爱护条例》(2001-12-07)1.3.2有关技术规定《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阻碍》(HJ19-2011);《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开发区区域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1.3.3项目规划依据(1)2015 年“东华科技-三井化学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参赛指导书;(2)拜仁团队编写的年产31万吨乙二醇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所作的限量规定。
其目的是通过操纵污染源排污量的途径来实现环境质量标准或环境目标,污染物排放标准按污染物形态分为气态、液态、固态以及物理性污染物(如噪声)排放标准。
(1)本项目大气排放标准拟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中的限值;(2)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的二级标准值;(3)厂界噪声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