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技术和经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B.经济是指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C.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和动力,技术则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D.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能够用越来越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获得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中,技术占据支配地位
D选项中经济占支配地位。
2.建筑工程项目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的关系是( B )
A.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B.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C.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D.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3.不同时点上的两笔不等额资金( A )
A. 可能等值
B.一定等值
C. 一定不等值
D.无从判断
4. 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是设备的(B )寿命。
A折旧 B自然 C技术 D经济
5.现存款5000元,年利率8%,一个季度复利一次,则3年末存款额为( C )
A.4724元
B.5724元
C.6341元
D.7724元
I季=2%
F=5000(1+2%)^12
6.能降低盈亏平衡产量的措施有( A )。
A.提高单价 B.增加固定成本 C.扩大销售量 D.提高单位变动成本
7.下列属于投资方案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A )。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净现值率 D,净年值
动态评价指标是内部收益率
8.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
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型( C )。
A.相关 B.混合 C.独立 D.互斥
9.通过________可以对对象“它是作什么用的”价值工程提问作出回答。
( C )
A.功能分类
B.功能整理
C.功能分析
D.功能评价
10.若到岸价为200欧元,影子汇率为10元/欧元,贸易费用为100元,国内运杂费为50元,求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A )。
A.2150元 B.2100元 C.2050元 D.2000元
答案:A 分析: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厂价)=到岸价(cif)×影子汇率+贸易费用+国内运杂费
1、等额支付序列的投资回收系数可用于( A )的计算。
A. 已知现值求等额年金
B. 已知现值求终值
C. 已知终值求现值
D. 已知等额年金求终值
2、用内插法求解的内部收益率的精确解与近似解之间的关系是( B )。
A. 精确解大于近似解
B. 精确解小于近似解
C. 精确解等于近似解
D. 不确定
3、在通常情况下,以下各种费用中不能作为固定成本的有( B )。
A.车间经费
B.燃料动力费
C.管理人员工资
D.租赁费
4、在财务评价中,欲计算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全利润率等指标,需用
( A )
A、损益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外汇平衡
表
5、在( A )的情况下,年有效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A.计息周期小于1年时
B. 计息周期等于1年时
C. 计息周期大于1年时
D. 计息周期小于等于1年时
6、生产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要实现( C )
A、产品的使用价值
B、产品的价值
C、目标成本
D、产品的竞争力
7、一般情况下,同一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随着折现率的增大而减小,故基准收
益率定得越高,能被接受的方案( A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能确定
8、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 A )
A.功能大提高,成本小提高 B.功能下降,成本提高
C. 功能不变,成本提高
D.功能小提高,成本大提高
9、反映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是( B )
A、净现值法
B、内部收益率法
C、未来值法
D、计算费用法
10、投资回收期P t与基准投资回收P c比较,取舍条件是( B )
A、P t≥P c
B、P t ≤P c
C、P t > P c
D、P t < P c
11、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的磨损为( D )和()
A.物理磨损自然磨损
B.物理磨损无形磨损
C.自然磨损有形磨损
D.自然磨损无形磨损
1、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产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是
( B )
A、净产值
B、商品价值
C、总产值
D、国民产值
2、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第0年:-120万元,第1~6年:
30万元,第7~10年:40万元。
据此计算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3、现金流量的三要素中,不包含现金流量的( C )
A.大小
B.方向
C.速度
D.时点
4、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B )
A、控制费用开支
B、控制产品质量
C、控制材料消耗
D、事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