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
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
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
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
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
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
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
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
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
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我认为,我们平时所
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
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
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
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
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否则就会
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
教学
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
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
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
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
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
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
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
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
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
课的切入点。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
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
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
入“共振”的境界。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
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
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
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
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自己的
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
疑问、同激昂、同探求。
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如:学习《富饶的西
沙群岛》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教师引导
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
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
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究提问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
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教师
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
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如:
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师引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生2:“富饶”是什么意思?生3: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生4:西沙群岛的什么富饶?……学生所提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教师
的点拨、引导,学生就能顺利地感悟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了。
显然,
这部分内容若以“教师讲解明白”为主,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若以“学生探索明白”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
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
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要尽量使
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四、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
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
讲
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
这里的练包
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
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
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
比方说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
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
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
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
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
对
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
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应该
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
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
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
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
著名教育家陶行
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
生学。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例如:学习《秋天的雨》一文,分
析秋天的雨有哪些颜色,学生先自己读,然后勾画,再体会,最后
有感情地朗读。
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秋天的雨有哪
些气味。
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
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五、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
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
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
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
能完成并获得发展。
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
各科作业都
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
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
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
现的问题。
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
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
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
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相信随着我们不
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