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和智慧:教师的基本功
摘要:对中学生而言,民主是抽象的,空洞的,难以理解的。
“选票——有钱吗?”这个学生上课时猛然抛出的实际问题使教师从身边的现象出发,阐述民主的内涵和要求。
教师用宽容和智慧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
关键词:课堂生成性问题;因势利导;一举多得
前几天,我给高一学生上《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确立》(人教版,2007年)一课。
讲到法兰西艰难地走上了共和之路,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以扩展时,一男生插话道:“选票——有钱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这种情况教师可能会有以下表现:(1)装作没听见,继续讲课;(2)狠狠地训斥一顿,将该男生当作具有不正确价值观的典型;(3)因势利导,巧妙利用这种课堂生成性问题,以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选择了第三种。
在同学们笑过后,我面带笑容地说:“你很精明啊,真会赚钱!”同学们又一阵哄笑。
接着,我说:“可你只是小聪明!对啊,你得到了20块钱,甚至更多,但你失去的是什么?民主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是当家做主!”“很好!为了这点钱你交出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你划算么?这就是典型的因小失大,因眼前利益而失去长远利益啊!”有的同学发出会心的笑。
这位男生也点头。
接着,我又说:“这位男同学说的事情可不是瞎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种现象。
在一些村长等基层选举中确实存在‘谁给我钱,
我就选谁’的情况。
不仅在我们中国,像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它们在民主制早期阶段,这种贿选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但是随着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选举中的弊病有所好转。
中国在基层民主选举中出现的种种怪相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民主还很不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学们已经静下来认真听我讲话了。
接着,我话锋一转,“选票——有钱吗?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它需要人的素质作保证!没有相应的公民素质,民主也会带来恶果。
大家能不能用史实说明?”同学们议论纷纷,终于有同学说到了我想听到的回答:“雅典!”“很好!就在前不久我们学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很辉煌,可最终走向了衰落,公民素质低下导致权力的滥用正是主要原因啊!”同学们点头赞同。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们共和国的公民,中国的民主建设任重道远,能否有实质性的突破,有赖于我们每一位同学素质的提高!”在同学们的脸上我读到了认同和赞赏。
民主是个大问题,使学生们认识民主、理解民主、接受民主。
建设民主是历史课程根本目标之一,也是历史课程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学生们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民主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空洞的。
怎样使他们更感性的理解民主,我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效果不太理想。
“选票——有钱吗?”这个课堂生成问题使我也灵机一动,有了如上一些发挥。
它使学生们认识到:
1.民主的本质内涵——人民当家做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
2.充分尊重和享有民主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民主不是空洞的,它与我们每个人相关。
民主的发展完善与公民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
在此过程中,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使同学们在笑声中获得了知识,达成共识,升华了情感,真可谓一举多得。
“选票——有钱吗?”这样的问题是我在备课时万万想不到的,而在课堂上它猛地由学生抛出来了。
如果当时我选择装作没听见,或者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该生进行批判,恐怕就会失去这个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机会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师理应高度重视,心怀感激,机智应对,春风化雨,巧妙地利用这种“非常规”问题达到“常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