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模之后如何学习提分最快(5)

高三一模之后如何学习提分最快(5)

高三一模之后如何学习提分最快高考一模结束后,距离高考仅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个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阶段,复习备考该怎么做,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极为关注的问题。

针对高考一模所出现的问题,第二阶段该如何复习,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一些专家们提供了宝贵意见,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语文学科一模试卷的作文难度最大,现代文阅读与鉴赏题的难度次之,考生读与写的基础能力比较弱。

2009年广东《考试说明》在内容上作了微调:“探究”能力层级由2008年的“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到2009年的“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这一变化给命题者更为宽泛的思考空间;增加“有见解”则要求考生不但在探讨问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要鲜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在选考内容“探究”能力的要求上,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明确要求考生在读解文本时,不能离开作者“彼时彼地”创作的背景与思考,即使多元解读也不“越界”或任意解读,而且要求考生能知人论世,通过相关的背景材料,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对此,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重视。

下阶段应加强“完卷”训练,切实加强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和表达速度的训练,分板块及全卷的限时训练是二模前的主要任务,组题训练应注意传统题型和变式题型的比例搭配,让学生多接触材料新颖,切入巧妙,限制明晰的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考试的应变能力。

此外,应注重提高讲评课的质量。

讲评课必须要有“比较”,学生在各类表述的比较中才会寻找出发展的空间、“提分”的路径。

化学学科1、值得关注的增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从一模看,相当多学生还没有领悟出书写陌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诀窍。

基本计算:这两年的高考题型的变化使得学生对计算非常的漠视和抗拒。

然而“一定的计算能力在化学科中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中应结合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及实验的学习,渗透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所以,可以预计今年的高考试题仍然会比较强调最基本的化学计算(常用化学计量换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为溶液配制服务)、反应热计算、PH计算等)。

识图与作图:从目前学生的表现来看,作图的训练显然没有得到重视,或者说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好好学习过作图,后期应该强化。

2、注意教材和高考试题的回归化学X科需要重点回归的教材是《必修1》、《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

一读实验,一些基本操作的表述,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目的的分析、现象与结论的描述等。

二读常见物质的存在和用途。

三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相关记忆知识,如基本营养物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学利用、常见化学电源、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等。

2009年试题保持稳定的机会是比较大的,所以近两三年我省的高考题仍然值得认真对待,后期要进一步加强如何审题,另外,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简答题科学严谨有序的表达。

3、实验拿分要靠细节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都有实验操作描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仪器装置图连接等内容,大部分考生大概能理解试题意图,主要的内容也能正确作答,但对实验细节的把握能力比较差,过程描述不仔细、不准确、不完整,这也是考生们感觉实验题目不难但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

因此,考生对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仪器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提高对实验细节把握的能力。

英语学科一、总体建议1、进一步务实语言基础知识,加强常用词的拼写,词形变化及常用搭配的复习;继续对一些学生重点难点的语法项目加强练习;加强在语篇中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句子的基本结构、发展成分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语法填空还有较大提高空间,对语法填空的指导与训练要得到进一步强化。

加强在语境中对一些常用词一词多义用法的提点。

2、加强听力过程性的指导,在训练过程中解决学生的问题与困难,特别是加强对学生辨别干扰信息差异能力的训练。

注意听取信息题的针对性训练。

3、利用好阅读篇章,阅读训练的材料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加难度,尤其注意选择一些深层理解题多的文章。

4、进一步强化写作训练,“概要写作”要尤其加强。

5、进一步强化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二、基础写作部分建议1、要打好基础(谴词造句;写好五种简单句型;运用复杂句子的能力)。

2、关注评分原则,恰当地把握好句子的复杂程度。

(关注内容的完整性,用词的准确性,篇章的连贯性,要避免过分追求句子的复杂程度而忽视语言的得体性)。

3、考生应加强信息组合能力(信息分配均衡,不同层面的信息不宜放到一个句子中)。

4、要重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影响信息的正确表达。

三、读写任务建议1、概要部分区分主要信息和细节信息,做到能排除细节信息。

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框架,进行集中训练。

就关键信息进行扩写(30字左右)。

2、正文部分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写作的对象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步骤多背一些常用句型或特殊句型,如使用强调句、倒装句等多朗读或背诵范文或听写范文(反复强化)数学学科1、精选训练材料,保持足够的训练量;包括两方面:课堂训练题的选择要突出实战性、重要性和有效性;课外训练题的选择要突出层次性、针对性和覆盖性。

2、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上水平。

3、强化应用意识,增加建模训练。

4、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提高得分率(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述少跳步;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不能省;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不知道也要写一点)。

5、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平均分。

生物学科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主线,突出重点,渗透考点、联系热点,把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构建出知识链、知识网,实现知识的重新有效整合。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试卷考查内容后都在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范围内。

要理清2009年《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的新增考点、删去考点、合并考点、修改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2、抓好“四会”、务实“四基”和掌握“四度”。

“四会”是“会读”、“会理解”、“会析”、“会画”。

“四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习惯”。

“四度”是“进度”、“强度”、“准度”、“尺度”。

3、务实基础,重视概念原理的理解,强化主干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确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

在最后备考阶段,一些学生往往忽视了课本知识,纯粹为了做题而做题,结果容易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甚至在高考期间出现“头脑空白”的感觉。

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要提醒学生复习要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以教材为主。

4、提高能力是二轮复习的重要目标。

5、联系实践,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

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具有材料背景的新情境问题已逐渐演变为主流题型,且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解题时不要被题目中材料信息的外表所迷惑,这些新情境只不过是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其知识落点仍在教材中,而且通常是试题材料越新,涉及的知识方法反而越简单。

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学习时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蛋白质的知识,细胞呼吸与农业生产,果蔬和粮食种子的储存等。

6、重视实验的方法与技术。

近几年的高考侧重实验能力的考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复习中应充分重视实验的复习,尤其是实验设计题,应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

要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实验设计思路,以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强化课本中的经典探究实验,为实验设计打好基础;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等。

高考题中实验题的比重逐年增加,笔试中探究实验的考查重点主要是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具备作出假设、设计对照、设计实验步骤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能分析和预期实验的结果,并能够加以处理和判断等。

7、及时纠正、善于反思,学会积累。

每次考试、练习都难免做错一些试题,如果能及时地纠正错误,把错误降到最低点,也就是把成绩提高到了一层。

平时尽量把自己做错的题、综合性强的好题分别贴在不同的本子上,在每次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题目再看一遍,能提供解题思路、方法等。

8、规范答题,减少失分。

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生物学术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和答而不全现象,尽最大可能减少“规范性失分”。

物理学科1、学会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看见一道题目,首先不是想这道题是否做过,而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题目要求什么?题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题目中描述了几个过程?有哪几个关键点?每一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过程与过程之间靠什么连起来?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处理。

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境,画出草图。

题中隐含什么条件。

2、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答题时要做好: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表达要用学科“行话”。

3、抢分优先。

平时的练习是训练思维、培养能力,而高考则是以“抢分数”为目的,分手到手说明一切。

所以,考生在考场保持冷静,会做的题目、该拿的分争取1分也不丢;不会做的题目。

要想尽办法从题中获取一点信息,投其(指阅卷者)所好地写一点东西,能拿1分算1分。

理科基础生物学科1、认真学习2009年新考纲和考试说明,注意微调的内容,把握好备考复习的内容和方向。

2、领悟文理科基础知识内容要求的“应知应会”与生物X科考试的“掌握”的程度的异同。

相同点: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性质与目的、考试范围、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的目标与要求,还有知识模块和知识点都是相同的。

不同点:生物X科的考试内容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而文理科基础知识内容要求并没有这样列出。

难度不同:文科基础备考应让学生主要掌握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他们。

理科基础备考应主要掌握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3、熟悉近三年广东文科基础的考试的特点,输理主干知识,完善基础知识网络。

4、注重能力的培养,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动态,精选、精编练习题。

近几年高考文理基能力测试考了生态问题、水稻抗病、人体花粉过敏、温室效应等等。

由此可见,今后文理基高考试题背景材料将会与实际生活、科研新成果、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5、重视实验复习。

理基高考必有实验题,文理基能力测试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理解考纲所列的19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使用的设备、操作步骤,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评价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案。

(责任编辑:高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