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分子量的原理。

2.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的特性粘度,计算聚乙烯醇的粘均分子量。

二、实验原理
粘度是液体对流动所表现的阻力。

根据牛顿粘度定律,在流速梯度为dv/ds 时,单位面积液体的粘滞阻力
⎪⎭

⎝⎛=ds dv f η (2-1)
式中的比例常数η称为粘度系数,简称粘度,SI 单位为s Pa ⋅,c.g.s 制单位是泊(P ,1P = 1dyn ⋅s ⋅cm -2),1P =0.1Pa ⋅s 。

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粘度法最常用。

因为粘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精确度。

但是粘度法不是测定分子量的绝对值方法,因为在此法中所用计算分子量的经验方程中的参数,要用其它方法来确定。

因高聚物、溶剂、分子量范围、温度等不同,就有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η一般要比纯溶剂的粘度η0大得多,粘度增加的分数叫增比粘度ηsp 按定义式
1r 0
-=-=
ηηηηηSP (2-2) 式中0r /ηηη=,叫相对粘度。

增比粘度随溶液中高聚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便于比较,通常取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作为高聚物分子量的量度,可以写成
c
SP
η,叫做比浓粘度。

显然比浓粘度随溶液的浓度c 而变。

当c →0时,比浓粘度趋于一固定的极限值[η],即 []ηη=→c
SP
c lim
(2-3)
[]η称为特性粘度,其值可利用c sp /η~c 图用外推法求得,因为根据实验测定
[][]c k c
SP
2
'ηηη+= (2-4)
因此在)/(c sp η~c 图上的截距即为[]η。

另外,当c →0时,
c
r
ηln 的极限值也是[]η,因为在浓度趋近于零的极限条件下 ⋅⋅⋅-+-=+=3
23
121)1ln(ln sp sp sp sp r ηηηηη
当浓度不大时,可以忽略高次项,即 []ηηη==→→c
c sp c r
c 00lim ln lim
(2-5)
()c r /ln η与浓度c 之间的经验公式为
[][]c c
r 2
ln ηβηη-= (2-6) 因此,以)/(c sp η和()c r /ln η对c 作图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它们在纵轴上交于一点,截距均为[]η。

相对粘度r η和增比粘度sp η都是无因次量,特性粘度][η的单位是浓度的倒数。

对于高聚物溶液,像摩尔浓度这样的浓度单位并不是经常能够准确计算得到的,因此浓度c 常常表示为单位体积中的高聚物质量。

][η的单位和数值,随溶液浓度的表示法不同而异。

文献中常用100毫升溶液中所含高聚物的克数作浓度单位,也有建议用每毫升溶液中所含高聚物的克数作浓度单位,用后者表达的][η数值是前者表达的][η数值的100倍,由此计算得到的][η的单位是1-⋅g ml ,称为斯陶丁格(Staudinger )。

[ηηsp ]
c
图2.1 外推法求
[]η值
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溶剂中,特性粘度[]η与高聚物的分子量M 的关系,常用Mark – Houwink 公式表示:
[]αηKM = ( 2-7)
式中求出的高聚物分子量是一个平均相对数值,称为粘均相对分子量。

指数α溶液中分子几何形状的函数,其值从0.5(随机卷曲螺旋丝)到1.7(刚性伸展分子)。

常数K 和α与温度、高聚物及溶剂的性质有关,其数值是通过采用其它独立实验方法(如渗透压、光散射或沉降平衡等)测定已知摩尔质量的高聚物的特性粘度而得到的。

表2.1中是常用的一些数值。

表2.1 高聚物特性粘度与分子量关系式参数表
测定高聚物的[]η,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最方便。

本实验采用乌氏粘度计,它的最大优点是溶液的体积对测定没有影响,所以可以在粘度计内采取逐渐稀释的方法,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

它的构造如图2-2所示。

其中毛细管H的直径和长度,以及E球大小的选择,应根据所用溶剂的粘度而定,使溶剂流出时间在100秒以上,但毛细管直径不宜小于0.5毫米,否则测定时容易阻塞。

F球的容积应为从B管a处到F球底端的总体积的8-10倍,这祥可以稀释到起始浓度的1/5左右。

为使F球不致过大,E球的体积以4-5毫升为最好。

同时D 球至F球底端的距离,应尽量小。

图2.2 乌氏粘度计
液体的粘度可以用体积V的液体,流过毛细管的时间t来衡量。

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内,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遵守下式:
lt
V m t lV hgr ππρη884-= (2-8) 式中η是液体的粘度,ρ是液体的密度,l 是毛细管的长度,r 是毛细管的半径,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V 是流经毛细管液体体积,t 是V 体积的液体流出时间,m 为毛细管末端校正参数,若l >r 时,m =1。

若指定某一支粘度计,(2-8)式中的许多数值都一定,则此式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t
B
At -=ρη 式中B <1,若流出时间在100秒以上,则第二项可以忽略,上式即为:
At =ρ
η
通常测定分子量时溶液都较稀(c <1×10-2克·毫升-1),所以溶液的密度与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当用同一支粘度计,对溶剂和溶液进行测定时,则
0t t
r ==
ηηη (2-9) 式中t 为溶液的流出时间,t 0为溶剂的流出时间。

三、仪器与药品
SYP —Ⅲ玻璃恒温水浴装置一套(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乌氏粘度计1支,洗耳球1个 移液管 5毫升、10毫升、20毫升 各1支 容量瓶 100毫升 1只 秒表 1只 聚乙烯醇
四、实验步骤
1、准备5g ⋅dm -3的聚乙烯醇溶液(可由教师准备)。

2、将粘度计用洗液浸泡后,洗净烘干,垂直放置于恒温槽中。

恒温槽的水面要没过粘度计的D-G 球。

溶液和溶剂部应置于恒温槽中,保持恒温。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防止毛细管堵塞,实验前,需将溶液和溶剂用3#玻璃砂漏斗,分别过滤。

3、在干燥洁净的粘度计中,用移液管加入20毫升已配好并恒温的溶液。

用夹子夹紧C 管上的橡皮管,使其不通气,将B 管上的橡皮管连上洗耳球抽气,至溶液上升到G 球的一半
时,移去洗耳球,打开C管上橡皮管上的夹子,使B,C管通大气。

此时G球中液面逐渐下降,当液面刚通过刻度a时,按下秒表,开始记录时间,到液面刚通过刻度b时,再按停表,这就是溶液自a到b所需要的时间t。

重复操作三次,每次相差不超过0.2秒,求出其平均值t1。

然后加入5毫升蒸馏水,浓度变为c2,用洗耳球抽吸溶液至G球几次,使其混合均匀,再测定流经时间t2。

同样依次加入5、10、10毫升蒸馏水,使溶液的浓度分别为c3、c4、c5,测定流经时间t3、t4、t5。

每次加水后,都要用洗耳球来回抽气,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4、倒出溶液,先用自来水冲洗粘度计,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加入约20毫升蒸馏水,按照上述步骤,测定溶剂流经时间t0。

实验完毕,倒出蒸馏水。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请按下表记录并计算各种数据:
2.作
c r
ηln ~c 和c
SP η~c 图,并外推到c →0处,求出[]η。

3.根据(2-7)式,计算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

参考文献
1. 钱人元,高聚物分子量测定,第一、二章、附录1,科学出版社(1958)。

2. H. D. 克罗克福特等著,郝润蓉等译,物理化学实验,第104-11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J. M. white ,Physical Chemistry Laboratry Experiments ,p.483-490 prentice-Hall ,Inc.,Eng1ewood C1iffs ,New Jersey(1975).
4. H. W. Salzberg et a1., Phys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p113-115, p.113-115, p.118-119, p.456-457,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New York (1978). 5.印永嘉主编,大学化学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