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闭症复习大纲概述

自闭症复习大纲概述

自闭症复习大纲概述

自闭症概述

关键反应训练法:PRT是一种以DTT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情景化教育系统。

PRT以游戏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关键性技能的训练,使这些技

能能够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发展,进而增强自闭症儿童对外界刺激认知

和行为的反应、社会环境的适应、人际互动的有效性以及自我控制和

监管的能力,达到协调、平衡发展的目的。

行为功能分析:是假设幼儿之所以从事问题行为,其背后皆有目的。

一. 自闭症儿童不愿与人交流,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我还记得三岁时仍然不能说话的那种挫败感。这件事常常让我大发雷霆。我能理解人们对我说的话,但是无法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我就像一个大结巴,很难开口说话。...既然没有别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我只能尖叫。”——天宝·格兰丁《用图像思考

自闭症个体并不是不愿意与他人、外界交流,他们非常努力地去理解外界信息,然而由于神经功能紊乱所带来的发育障碍,一些自闭症个体不能很好地适应、融入社会,进而“被人们孤立”。

二.自闭症儿童多数都是天才?

以上个体都属于自闭症天才。他们在社会性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发展迟滞;但在特定技能上表现出突出的能力或明显的天赋,如在音乐、绘画、算术和记忆力方面拥有超常能力。

事实上,自闭症群体的智商水平分布很广。有的可能伴随严重甚至极重度的智力残疾,有的则具有天才的智力。

综合各类研究,只有10%的自闭症个体是自闭症天才。约有75%的自闭症个体是智力障碍

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发展与教育

国外自闭症研究与发展历程

1943,肯纳(Leo Kanner)

1944,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 )

1970,“冰箱母亲”病因假说被彻底推翻

1980,DSM-Ⅲ首次将自闭症确立为一类独立的障碍

1981,洛娜.温医生提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诊断

1987,洛瓦斯发表论文,用ABA治疗自闭症儿童成功经验。

1990,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正式把自闭症列入法律保护范围。

1994,DSM-Ⅳ开始被广泛应用

2000,发现了一些与自闭症有关的基因

200711,联合国大会通过将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201305,DSM-Ⅴ,修订了对自闭症的诊断标准,确立ASD的定义

自闭症儿童的病因

相关重要理论

聚焦于ASD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提出了五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设:

“弱中心统合”理论 “执行功能障碍”说 非社会性信息加工领域

“心理理论薄弱”论

“社会脑”假设 人际社会信息加工领域

“碎镜”理论

一.“执行功能障碍”说

执行功能(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

是指与个体活动密切相关的,涉及注意、计划、预测、决策、监控等复杂的心理机能(前额皮质损伤会影响)

1978年,达麻西欧和毛雷恩提出执行功能障碍:

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认知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执行功能分为:意志、规划、目的性活动、有效执行。

自闭症儿童在“计划性搜索任务”表现固执行为,缺乏变通性

【固执行为、缺乏变通能力、不会改变策略来解决问题】是突出表现

自闭症儿童执行功能障碍不是发展迟缓,而是本质性的障碍

二.“心理理论”薄弱论

美国“三种漫画场景的测验”要求排好打乱的顺序,并语言表达

物理故事

一个气球飘到天空,被树枝弄破掉

行为故事

超市买东西,先寻找需要的物品,之后付钱。

心理故事

小明把糖果放在盒子里,妈妈把糖果吃了,小明回来看到盒子里没有糖果十分惊讶

美国“三种漫画场景的测验”结果

物理的故事

自闭症儿童都能完成,而且语言陈述也正确

行为的故事

自闭症儿童按照社会的习惯,正确排好,语言表达也正确

心理的故事

无论高功能还是一般的自闭症都无法理解其中含义(弱智儿童也好于自闭症)

结论是自闭症儿童不能理解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人们内在的心里活动世界

自闭症特点

兴趣和行为

1.兴趣异常狭窄,会眷恋某些物品(收集或携带某种物品)

2.重复刻板行为ASD最显著特征之一。强迫性、持续性、固着性、仪式性、刻板性等

强迫性和仪式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必须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

3、妨碍性行为:

①自伤(对己)

②攻击性(对他人)

③发怒 4、拒绝变化行为:

拒绝任何外界变化

用肯纳的话说,就是“对环境维持原样的焦虑性强迫要求”

认知-感觉特点

1、视觉发展特点

①具有较好的视觉空间能力,注重事物的细节。

②视觉运用方式具有奇异性,许多ASD儿童使用的是边缘知觉,而不是直接知觉。

边缘知觉指的是视线聚集于物体的边缘,而不是物体的中心。

2、听觉发展特点

①听觉似乎有相当大的选择性。许多自闭症儿童对一些听觉信息没有反应。

对一般人不会注意的背景声音,却有强烈的反应。

②对某些声音深表反感。(一到音乐教室,就开始说不听奥尔夫音乐、捂耳朵、用力跺脚)

3、其他感觉的发展特点

在触觉和味觉、嗅觉发展正常,但有一定固着性。

偏食严重,有的喜欢嘴里不停地含些小物体如树叶等。有的则习惯把不熟悉的物体放到嘴边舔一舔。

存在触觉过敏现象。许多自闭症儿童似乎特别喜欢柔软光滑的物体,如绸缎被子(衣服)或尼龙毯子。喜欢被裹在被子里,这样使他们得到安宁。

运用嗅觉认识事物。有的自闭症闻他们感兴趣的物体,这些动作古怪,但似乎能让他们得到某种安宁和满足。

如:闻人闻东西,闻某个女老师的头发。

4、综合感觉的特点

单一感觉的能力好于综合感觉能力

特别是优势感觉领域表现突出

优势:机械记忆能力

薄弱:意义记忆能力

通常以整体搬移的形式收集信息素材,而不善于重组和灵活整合信息来进行存储和记忆。

自闭症儿童记忆编码能力弱,信息以固定模式储存,不善于用来同化新内容

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

一、社会认知

二、社会交往

三、情绪

社会交往方面的特点

1.社会交往困难

非言语和言语沟通

自闭症儿童对社会缺乏兴趣,对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正常儿童喜欢看人。对人的脸十分感兴趣,但自闭症儿童对周围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经常不屑一顾。没有视线接触是自闭症儿童的一大特征。

2.建立伙伴关系困难

自闭症儿童常有的一个缺陷是他们不能象正常儿童一样去玩。自闭症儿童也难懂与其他儿童玩耍时所要遵循的一些规则。

实验表明:

①ASD/智障组/普通儿童,都会自觉地把目光更多投向同伴。

②ASD不仅自觉地把目光投向同伴,还更愿意较长时间把目光停留在同伴身上。

3.依恋关系的缺乏和寻求帮助困难

ASD喜欢独处,一般没有能力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也无法和其他儿童一起玩耍,还可能会忽视或避免他人发起的社会行为。

研究表明,ASD对照看者表现出亲密和依恋的情感。

共同注意:与他人共同对某一对象或事物加以注意的行为,是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社会认知的基础。

社会参照:通过观察人的表情获取信息。也就是通过以他人为参照来搞清楚某种不确定的状况。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

(DSM-Ⅴ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取代了广泛性发育障碍。其诊断标准较DSM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

A需要满足以下三点,B满足以下两点加上C.D.E即可诊断为自闭症儿童

(需加上)

A——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

1.社交-情绪互动障碍

2.社交用的非言语交流行为缺陷

3.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

B——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

1.刻板或重复的动作、使用物品或言语

2.坚持相同性,顽固的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或非言语行为模式

3.高度局限的、固着的兴趣,其强度和专注度达到异乎寻常的程度。

4.对感觉输入过于敏感或迟钝。

C——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

D——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

显著的障碍

E——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发育缺陷或全面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

DSM-Ⅴ诊断标准的变化

1.名称及分类发生变化(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使用“广泛性发育障碍”)

2.精简合并核心症状(原来三大类核心症状合并为两大类A: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

3.针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4.增加感知觉的诊断标准

5.放宽发病时间

与其他障碍的鉴别 Asperger综合征

阿斯伯格的大部分行为特征都和自闭症相似,但有以下不同:

不具有典型的语言发展迟缓和认知障碍

语言(语义、句法和语音)获得方面并不迟缓,但在沟通方面存在显著障碍(语用能力障碍,交往中呈现出单向的和以自我“对话”特点,自己喜欢话题喋喋不休)

诊断流程

1.询问病史

2.精神检查

3.体格检查

4.心理评估

5.辅助检查

应用行为分析

应用行为分析(ABA)是一门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

其策略是由行为原理所发展出来的,以系统化的介入增进社会重要行为,通过实验来证实造成行为改变的变项。

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又叫离散单元教法;分解式操作教学法;单一尝试教学。

是根据ABA理论基本三要素:刺激-行为-结果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教学法,强调教学刺激、行为及结果的相互连结关系。将教学技能细分到最小的教学单位,一次只教导一个技能,指导该技能精熟为止。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习者适当的协助并使用大量的增强增加正确的反应并消弱减少不正确的反应。

回合式教学基本流程:

一.前期准备

二.DTT;前事A---行为B---后果C

老师指令:站起来---学生站起来---“好棒”---获得糖果---“不对”---纠正---转换后重新开始

三.泛化

结构化教学

定义: 是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和学习程序,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