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地理早测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
C.新疆、青海、陕西
D.陕西、青海、新疆
2.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海拔高度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
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
下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3~4题。
3.左上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B.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C.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D.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4.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
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植物在E区不能成活 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C.c植物在F区可以良好生长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2013年6月21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自然遗产目录。
读图回答第5~6题。
图3 (a ) (b ) 图9
图8 5.图8中
A .森林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甲地
B .乙地所处山坡是迎风坡
C .由山麓到山顶降水逐渐减少
D .丁地所处山坡是背阴坡 6.关于天山北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南坡高
B .植被覆盖率低于南坡
C .夏季的冰川融水量大于南坡
D .河川径流量大于南坡
左图为某区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右图为气候变化影响该区域农作物生产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以下省级行政区中的( ) A.晋 B.贵 C.甘 D.吉
8.关于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总产量下降
B.春小麦分布的海拔降低,种植范围缩小
C.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D.玉米种植的海拔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其中有五省区风力发电最适宜(图3a 所示)。
目前,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我国有许多城市的路灯采用风光电互补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图3b 所示)。
据此并读图完成9-11题。
9.从风光资源角度考虑,下列省区最适合推广风光互补路灯的是 A .山东 B. 山西 C. 宁夏 D. 陕西
10.若在西宁安装风光互补路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其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应该朝向
A .正东
B .正南
C .正西
D .正北
11.风光互补路灯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
对此解释欠合理的是
A .该项目的实施,利于节能减排,能得到政策支持
B .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 .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 .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12.(22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6日,全长1776公里,自甘肃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兰新高铁全线通车,通车后的兰新高铁主要承担客运任务。
而1962年就通车的兰新铁路将以货运为主。
材料二:塔里木盆地面积达560000Km 2
,盆地经历了从震旦纪到第四纪的长期发育历史,是我国最大的沉积盆地。
近年来,塔里木地区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特色林果业(红枣、香梨、苹果、葡萄等)基地。
材料三:兰新高铁走向及塔里木盆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分布图、塔里木盆地沉积中心迁移轨迹图。
(1) 描述白垩纪前后塔里木盆地沉积中心迁移规律。
推测白垩纪后塔里木盆地地壳运动
的表现。
(12分)
(2)说明塔里木盆地林果业基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该地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10分)
4090º
76° 78° 80° 82° 84° 86° 88° 36384042塔里木盆地沉积中心迁移轨迹示意图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4分)
材料一: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材料三: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海拔2261m,有“清凉夏都”的美名。
云南
省个旧市海拔1689米,年平均气温16度,
被称为“中国锡都”。
材料二:2011年西宁与个旧工业结构(%)
(1)据材料一、三,分析西宁市夏季气温特点及成因。
(10分)
(2)分析2011年西宁与个旧工业结构的共同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12分)(3)比较分析西宁与个旧两地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