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乙炔验收及使用管理规定

氧气乙炔验收及使用管理规定

氧气、乙炔验收及使用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各分/子公司氧气、乙炔的验收及使用管理,加强氧气、乙炔的到货验收、储存保管与使用的管理工作,堵塞漏洞,消除事故隐患,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分/子公司。

三、归口管理
生产中心是氧气、乙炔的验收及使用的归口管理单位。

四、职责分工
1.生产中心:
负责对各分/子公司氧气、乙炔的验收与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分/子公司:
1)分/子公司储运部辅助材料库:负责对到厂的氧气、乙炔进行验收、储存、保管、验收记录的填写,以及每月向供应部和分/子公司领导报关氧气、乙炔的消耗表。

2)分/子公司设备部负责对氧气、乙炔的使用进行管理与监督检查。

3)各车间机修工负责所管辖区域内的氧气、乙炔使用与维护管理。

五、氧气、乙炔的验收
1.验收方式:氧气测压力,乙炔到货时称总重量和测试压力,换瓶时称皮重,并计算出乙炔的净重。

1)验收数量:全部普查乙炔重量与压力,测试全部氧气压力。

2)验收部门:储运部辅材库、供应商二方同时在场。

3)验收工具:台秤、氧气表、乙炔表。

2.验收标准如下:
1)氧气验收标准:氧气表测量压力显示≥10MPa,氧气表测量压力平均显示10-12MPa视为正常,
氧气表测量压力10MPa以下作拒收处理。

2)乙炔验收标准:
a)乙炔表测量压力显示≥1.3MPa,乙炔表测量压力显示1.3-1.5MPa视为正常,乙炔表测
量压力1.3MPa以下作拒收处理。

b)乙炔用台秤称重;净重≥2.5kg,乙炔称重平均重量2.5-3Kg视为正常,乙炔称重重量
42.5Kg以下作拒收处理。

c)采取氧气瓶和乙炔瓶使用对应比例方式:氧气:乙炔=1.8:1—2:1。

3.验收程序:测完表压后,到货乙炔全部称量毛重并作记录,辅助材料库在每瓶乙炔上做好标识,
待车间使用完退瓶时,称量乙炔瓶皮重,算出乙炔净重。

每月整理一次消耗报表,报送供应部及分/子公司领导。

4.验收标准依据:《GB5099-94钢制无缝气瓶》中规定氧气瓶为无缝气瓶,容积40L,直径Φ219mm,
高度1450mm,气瓶重量50kg,充装压力≥10MPa;乙炔瓶容积40L,直径Φ250mm,高度1025mm,气瓶重量40kg,充气压力≥1.3MPa。

5.验收人员依检验标准进行检验,验收确认质量、数量无误后,并如实填入《氧气、乙炔验收记录
表》(见附件)。

6.氧气、乙炔验收的不合格品,当即退货。

7.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样的色环,必须符合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并在瓶体上
以明显字样注明产权单位和充装单位。

氧气瓶瓶体涂浅蓝色,黑色字样标记;乙炔气瓶瓶体涂白色,红色字样标记。

六、氧气、乙炔运输与储存
1.氧气瓶的储存和运输
1)氧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2)氧气瓶由于是高压容器,故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35℃。

3)氧气瓶应远离热源,应距明火10米以上。

4)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导管等应涂标记。

5)氧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6)氧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运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7)氧气瓶在任何地方必须有明显的标识,并标示出“有气瓶”和“空瓶”。

2.乙炔瓶的储存和运输
1)乙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助燃物品。

2)乙炔瓶的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40℃。

3)乙炔瓶应远离热源,应距明火10米以上。

4)乙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导管等应涂标记。

5)乙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6)乙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运其它易燃、易爆、助燃物品。

7)乙炔瓶严禁倾倒运输;储存处必须有防倾倒措施。

3.氧气、乙炔的储存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氧气、乙炔的储存地点应设在
仓库的专用区域,周围至少配备2台7kg的干粉灭火器。

4.氧气、乙炔应分开储存,保证其安全距离≥5米。

七、氧气、乙炔的使用管理
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是一种动用明火作业,故在进行作业前需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向公司
安全环保部进行申请审核并经批准,取得动火作业证方可进行作业。

2.氧气、乙炔焊割作业的准备工作
1)作业人员必须穿公司指定的工作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2)氧气、乙炔焊割作业相关器具的安装和检查。

a)作业人员检查焊割枪处于关闭的状态且完好,与管线连接良好。

b)作业人员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减压阀与管线的连接是否牢固;回火防止器等是
否正确安装等。

c)氧气瓶、乙炔瓶将应忌油禁火;严禁让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气瓶、瓶阀、
减压器及管线等接触。

3)氧气瓶的开启流程
a)操作者应站在瓶阀气体喷出方向的侧面,氧气瓶正确安装减压阀后应先将减压阀处于关
闭状态,再手扳手将瓶阀微开2秒,检查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15Mpa以内)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瓶阀。

b)氧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线压
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5Mpa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

4)乙炔瓶的开启流程
a)首先检查乙炔瓶的接口是否完好;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

b)将减压阀的接口对准乙炔瓶的接口,再用扳手调节顶紧螺栓将减压阀接口与瓶口压紧;
如乙炔瓶一旦倾倒,则应竖立20分钟后方可连接减压阀。

c)再次检查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位置,再用专用乙炔瓶的扳手逆时针缓缓开启乙炔瓶,不
要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四分之三转,同时观察乙炔减压阀的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在(2Mpa)以下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同时应保证乙炔瓶的开关扳手始终放在乙炔瓶的开关上。

d)乙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线压
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05Mpa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

5)焊接、切割工作前,应检查胶管有无磨损、扎伤、刺孔、老化、裂纹等情况,并及时修理或
更换。

6)焊炬和割炬应符合GB108~5110射吸式和等压式焊炬、割炬标准的要求。

7)焊炬、割炬内腔要光滑、气路通畅、阀门严密、调节灵敏、连接部位紧密不泄漏。

8)焊工在使用焊炬、割炬前应检查焊炬、割炬的气路通过、射吸能力、气密性等技术性能,此
外,并作定期检查维护。

9)焊割环境的清理:焊割周围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违禁物品必须清理出规定安全
范围。

3.安全操作规定
1)焊割时应一人焊割,一人监护,室内焊割时应有排风或通风措施。

2)焊割旁边应至少配备2个3kg干粉灭火器。

3)焊割工作地点移动或变动时应必须关闭气瓶的总阀和减压阀。

4)任何时候发现任何一处有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减压阀和气瓶总阀。

5)开、闭乙炔瓶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瓶阀上,暂时中断作业时应及时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
及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阀和关闭瓶阀。

6)禁止使用紫铜、银或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与乙炔接触。

7)焊割工具点火时,应缓慢开启乙炔,并用点火工具点燃,再缓慢调节氧气来达到合适的火焰;
点火时严禁枪口对人。

8)焊、割炬零件烧损、磨损后,要用符合标准的合格零件更换。

9)禁止在使用中把爆炬、割炬的嘴头与平面磨擦来堵塞物。

10)减压器卸压的顺序是:先关闭高压气瓶的瓶阀,然后放出减压器内的全部余气,放松压力调
节杆使表针降到0位。

11)焊割完毕应首先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再关闭气瓶的阀门和调压阀,取下乙炔瓶的专用开闭
工具,拧上气瓶安全防护罩。

12)氧气、乙炔瓶不准用尽应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一般为0.05Mpa,同时气瓶余压高于0.1MPa
时不得退回更换新瓶。

八、关键控制点
九、责任追溯
1.氧气和乙炔使用比例1.8:1—2:1时视为正常,达不到氧气和乙炔使用比例1.8:1时,对供应商扣款50元/瓶乙炔;乙炔净重低于2.4kg时,对供应商扣款50元/瓶乙炔。

辅材库按月向供应部和分/子公司领导报送月度氧气、乙炔消耗表,便于供应部掌握应扣数量和金额。

2.违反关键控制点,对相关人员每次负激励100-200元/次。

3.出现下列情形者给予责任人200-2000元的负激励,并根据情节轻重报请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给予责任人降职、撤职、调离原工作岗位、除名的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验货时徇私舞弊、导致不合格氧气、乙炔入库的;
2)验货责任心不强,氧气、乙炔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查不出,导致氧气、乙炔使用后质量出现问题
并影响生产的;
3)验收记录不真实,出现虚假验收记录的;
4)使用人员存在故意放空或浪费现象的。

5)违反验收与使用规定的其他情况。

4.公司有权根据事件性质增加或减小负激励额度。

其他违反规定的,视具体情况,给予责任人100元上的负激励。

情节严重者,给予调岗、降职或辞退等。

十、本规定由生产中心负责宣导,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氧气、乙炔验收记录表》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中心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五日
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