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园林树木学分类-植物分类法1
园林树木学分类-植物分类法1
如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
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湿草、石
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
12类。每种附有插图,为我国植物图谱之
始。
十 八 世 纪 瑞 典 的 林 奈 (Carolus Linnaeus) 发表了《植物属志》、 《植物种志》,他根据雄蕊数目和 位置进行分类,把植物界分为 24 个 纲,如单体雄蕊纲,两体雄蕊纲„, 这个系统重视了生殖器官的稳定性, 但系统表现出机械主义和人为性。 人们又按树木的生长类型、观赏特 性、 园林用途进行分类。
变种 varietas 变型forma (亚变种)
示例1 槐(国槐)
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木兰纲 蔷薇亚纲 蝶形花目 Magnoliopsida Rosoidae Fabales
蝶形花科
Fabaceae
槐属 Sophora 槐(国槐) Sophora japonica二、植物分类等级及 Nhomakorabea种的概念
在自然分类法的安排中,常采用一定的分类 等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借以顺序地表明各分类等级。为了分类的实 际需要,故另加设亚门、亚纲、亚科、亚属、 亚种或变种、变型、品种等等级。 植物分类学将“种”作为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把相近的种集合成属,相近的属集成科,由 科集成目,由目集成纲,再由纲集成门,门 合为界,界是分类最高等级,这就构成了植 物的自然分类系统。
Pinus Pinus massoniana
2.物种的概念
种(Species):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 一种类群,这个类群种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 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 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 延续,他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种‛与 ‚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现象,即异种之间不能交配产生后代,即使 产生后代亦不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一种是恩格勒的分类系统 一种是哈钦松的分类系统
裸子植物分类系统采用郑万钧系统
(1)恩格勒系统(A. Engler)德国,1892年 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离瓣花 合瓣花
特点:
1)认为单子叶植物原始,双子叶植物进化; 2)离瓣花原始,合瓣花进化; 3 )认为离瓣花中,由无被(柔荑花序) —— 单被——双被逐渐进化; 4 )由子房上位 —— 子房半下位 —— 子房下位 逐步进化。 5)目与科的范围较大。 1964 年,本系统根据多数植物学家的研究 (弟子麦尔乔),将错误的部分更正,即认 为单子叶植物较高级,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后, 目、科的范围亦有些调整。
• …..科(family)、属(genera,genus)、种(species )、…. •研究内容( objectives ): • 分类 (classification) • 命名 (nomenclature) • 鉴定(identification) • 分类系统 (classification systems)
最具有代表的系统有:
德国的恩格勒(H. G. A. Engler)系统 英国的哈钦松(J. Hutchison)系统 美国的克朗奎斯特(Cronquist)系统 前苏联的塔赫他间(Takhtajan)系统
由于植物界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也 遵循:‚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 规律,许多古老的植物类群已经绝灭, 化石材料的证据又残缺不全,所以,迄 今为止,所建立的自然分类系统,还不 能完全反映植物界真正系统发育情况。 目前,在种子植物门中,我国常采用 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有两种:
恩格勒系统是植物分类史上第一个 比较完整的自然系统。也是目前应用最 广的一个,特别是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应 用较广,对我国影响也较大,如《中国 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等重 要的植物分类著作都采用了这一系统。
(2)哈钦松系统(J.Hutchinson) 英国,1925、 1934年
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云实科、蝶形花科三个科
由于哈钦松系统中将无被花为特 征的类型认为是较进化的类群,这一 系统目前多被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特 别是各大林业院校的树木标本馆和树 木学课本以及《中国树木志》和各省 树木志大多采用此系统。
(3)塔赫他间系统(A.Takhtajan)前苏联,1954年
在分类等级上增设“超目”一级分类单元;
示例2 红豆杉
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松杉纲 红豆杉目 红豆杉科 红豆杉属 红豆杉 Coniferopsida Taxales Taxaceae Taxus Taxus chinensis
示例3 马尾松
界……………………植物界 Regnum plantae 门……………………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 纲……………………球果纲 Coniferopsida 目……………………松杉目 Coniferales 科……………………松科 属……………………松属 种……………………马尾松 Pinaceae
植物(树木)分类依据
•器官外部形态——形态学 •器官内部解剖构造——解剖学 •花粉外部形态——孢粉学 •染色体组型——细胞分类学 •植物化学成分——植物化学分
类学
•DNA测序——植物分子生物学
命名 (nomenclature)
How to give a scientific name to one botanical taxon(…..family, genus, species…. )
第一章 园 林 树 木的分类方法
•园林树木分类是园林树木学的基
本研究内容,是园林树种合理选择 与配置、园林树种资源科学利用与 保护的必要基础。
•园林树木分类包括园林树木的植
物学分类(Botanical Classification—Plant Taxonomy)和园林建设分类(Classification
双名法规定:
种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字(常缩写)
例如银杏: Gingkgo biloba L.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多数是名词;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多数是形容词。 命名人,多缩写,第一字母大写
*属名和种加词为斜体排印,命名人名字(或缩写)为正
单子叶植物纲
木本群(木兰目) 草本群(毛茛目)
特点:
1)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双子叶原始; 2 )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并 认为乔木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性状;木 本群起点是木兰目,草本群起点是毛茛目; 3 )两性花原始,单性花进化;雄蕊离生原始, 合生进化;花部螺旋状排列原是,花部轮状 排列进化; 4 )单叶原始,复叶进化;互生原始,对生进 化。 5)目和科的范围较小。如将原豆科分为含羞草科、
of Tree According to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pplied Classification )
• 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Objectives of Plant Taxonomy
•研究对象(objects): • 植物类群(taxon,taxa)——泛指任
何分类等级的某一生物族群。
亚种(Subspecies,简写:ssp.):是种内的变异 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 点外,在地理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 域。 变种(Varietas,简写:var.):也是种类的变异 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 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Forma,简写:f.):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 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 的有无,叶面有无色斑等等。 栽培型(品种,Cultivar,简写cv.):在园林、农 林、园艺等应用科学及生产实践中,很多植物在人 工培育中产生形态特征上的变异,当这种变异类型 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称着该种植物的栽 培型或者品种。
System for naming botanical taxon
双名法 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al classification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I.C.B.N.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a set of rules for the formal naming of plants, accepted by botanists ,in which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is the allocation of a single, unambiguous name to each taxon.
三.植物的命名 “双名法”
1753年林奈正式倡用‚双名法‛ (binomial nomenclature),后来 双名法经过国际植物学大会所公认, 并制定了命名和分类的法规。
为什么每种植物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名称(即:拉丁学名)?
“同物异名”现象:例(1)银杏 Ginkgo biloba 有的地方称之: “金果”、“白果”或“公孙树”,产生同物异名的现象。 (2)紫玉兰 Magnolia liliflora 又称之“木兰”,“辛夷” 和 “木笔”,产生了同物异名;……类似情况有大量的事例。 “异物同名”现象:例如人们常将各种不同的松树都称之为: “松树”,就拿安徽来说,松树也有许多种,如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黑松 P. thunbergii 、黄山松 P. taiwanensis 、大 别山五针松 P. dabeishanensis 等,产生了异物同名的现象。
自然的分类系统( natural system ) 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 缘关系进行的分类方法。 反映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 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