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演示预备势一、太极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意念想鼻子尖找右脚脚大指,脚大指指甲盖后面有几根毛,有三五根毛,那叫做大墩穴。
通肝。
鼻子尖对正脚大指,然后呢现在感觉到一对正,感觉到右脚前脚掌就吃力,脚后跟就虚啦。
左脚都是虚的,只有右脚前脚掌吃力,这时候在用意念想,尾闾骨对脚后跟,你看右脚就沉啦,为阴,左脚是虚的,开步怎么开呢,开步不想脚开步不想步,想哪呢,想右手小手指,想右小手指指肚外右腿外侧十公分处指地,左腿就开了,腿开也不要去管它,眼神望远了看,这脚才开。
)第二动:两脚平立(接着上面,左脚开多少算多少,着地不要着力,然后想小手指指肚往右脚跟的外侧,指地,这时候左脚大脚趾着地,然后再想无名指,往小指那去,这时候左脚食指着地,手中指,脚心就着地,想食指脚无名指着地,想手大指,脚小指就着地,想手心脚心着地,想掌跟,脚后跟就着地。
这会什么都不想,这是太极拳的第二动,现在能感觉到喘一口很痛快的气。
这时候感觉横隔膜,肚脐之上,都感觉到很轻松舒服愉快,横隔膜以下,由胯到膝到脚有劲。
这样两脚如树置地生根,跟树根一样,这是第二动的感觉)第三动:两腕前掤(两腕前捧,不是抬胳膊,这抬胳膊不是,抬胳膊不想抬,想指尖,十指指尖指指地,这个手就悠悠荡荡的,然后再想,指尖勾手心,老想指尖勾手心勾手心,就起来了。
回头一不想手就落下来了,这叫做太极劲,双臂抬平后忘掉不让手指勾手心这手就落下来了。
这时候手就感到胀了,胀也不要去管它,一想指尖勾手心就起来了,不想就落下。
求这个劲,叫太极劲。
指尖勾手心要起多高,起到手腕和肩平,略微高于肩,不要超过耳垂,耳垂是人的头部,耳尖这是臀部,平了以后就不要再想指尖勾手心啦,如果手臂超过肩,这腰就吃力脚就站不住,还有手低于肩,这胸口就堵塞。
正确的感觉是什么呢式子合适了感觉想东西吃,空的,像现在吃完饭,做这个姿势一对,还想吃,得有这个感觉)第四动:两掌下采(两掌下采,是术语,意念要想外劳宫,就是手背,想这个时候这手自然下落。
手心有突出之意,手指有舒展之意。
中指落到肚脐,这叫做神阙,这时候再想手心,好似浮在水上。
脚好似踩在水上,你看这就屈膝。
这时候两手平行在水面上,想两肘朝后。
膝盖一打弯,这时候再想肩井穴。
那看,就跟坐电梯似的就下去了。
都是自动,意念在肩井学。
一直落到哪里呢?落到手大指靠近股骨两侧,这叫做风市穴。
指尖朝前,再收收小腹。
眼神平视前方,你看大腿那就热了。
发胀发热。
这时候整个的太极起式,按照这个要求一做,这个劲就不一样。
形式也不同。
做完这个大腿是热的小腿是胀的。
这个第一式完。
)二、揽雀尾(八动)第一动:左抱七星(松左肩,体重逐渐就到右胯,到右腿。
这叫,外三合。
肩与胯合,这时候意念想着松左肩找右胯,一直到尾闾骨对正脚后跟。
这时候鼻子尖再找脚大指,这叫上下一条线,全屏左右转。
下面在坠肘,怎么坠肘?想左肘的曲池穴,这个右腿的阴陵泉就动。
想左肘的少海打外侧想,这时候手大指指甲盖对正鼻子尖,然后再想手心朝后想少商穴,对正鼻子。
不是整个朝后,有一个斜坡。
少商是手太阴肺,让他对正对准鼻准。
你看腿也是胀的,这时候呢,在把中指无名指一贴,你看这右手自动就起来了,都是自动,这叫做异性相吸。
阳掌找阴掌,这个姿势就出来了,右手起完了,然后坠右肘,你看左膝就起,松右肩这左腿就伸出去了。
这叫做;抱七星。
有叫做捧手。
)第二动右掌打挤(意念松右肩坠右肘,想着右手腕子一松,左脚自动下落着地不着力,想命门追肚脐,两个腰胯就平行的朝前平稳位移,左膝渐渐的朝左脚尖方向移动,尽量做到,两腰,两跨,两膝,两肩,处于各自的水平面如同在轨道上滑行一样没有上拉下压的阻力。
(当意念刚要想命门追肚脐的时候,右手中指渐渐的升起,让右手手心贴着左小臂内侧朝左臂内关穴贴扶着移动,一直移动到右手中指指尖与鼻子尖肚脐,这条人体中线对正。
这时候,鼻子尖右手中指跟左脚膝盖脚尖处在纵向垂直线上,整体的,两肩两腰两跨两脚两肘两膝同时处在横向的平行线上,形成了十字交叉的平衡态。
第三动右抱七星(接上式,右掌掌根,在右手中指的引动下,微微升起,起到右掌掌根贴扶这左掌大鱼际,然后意念有右手小手指引导其余手指相随,右掌掌根贴扶着左手大指,食指,中指肚,一直移到右手脉门刚好贴扶住左手中指尖即可。
腰胯保持安静,不乱动,头部微微右转,视线看右手小手指方向的远处,意念在左脚涌泉,接下来意念想着自己的命门如同船舵一样往身体后左侧平摆,这时候感觉鼻子尖随着命门的左摆而同步的平转向身体右侧。
在意念想着命门往左侧摆动的同时,左脚以脚跟为轴,让左前脚掌微微的贴扶着地面往右侧内扣接近于九十度角,身体边转动,两掌边同时翻掌,右掌心渐渐翻转朝上,左掌心渐渐翻转朝下,左手中指之中虚虚的贴扶着右手臂列缺处,当身体转向右正方向的时候,让尾闾继续与左脚跟对正,重心彻底落在左脚,右脚以脚尖为轴跟内收虚虚离开地面,然后意念想松左肩,坠左肘,右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大脚趾有回钩鼻尖之意。
右手大指遥对鼻尖,左手中指放在右肘内侧曲池处,右抱七星完成。
感觉左腿发张发热,左手心和右脚心有轻微蠕动感。
第四动左掌打挤(右掌以小手指指尖作为固定点不动,从右手腕开始放松,轻轻放松,边松边提,一直松到肘关节,使得肘与小手指成平行线横于胸前。
右掌掌心向后,指尖向左,左掌掌心向前扶在右手臂脉门处,与此同时,右脚渐渐落平。
随之屈膝略蹲,左腿舒直,重心集于右脚,两脚形成右弓步,两眼从作数食指方向上边三寸左右高度平视远方。
意在夹脊,感觉右腿发涨,发热,脊背后撑,两臂前撑,此全在意,感觉气势饱满浑圆。
第五动右掌回捋(意念引导右掌小手指向前方舒伸,掌心逐渐翻转向下,左掌掌心也随着翻转向上,以中指四指尖扶在右腕脉门处,至右臂舒直,与右脚小脚趾成上下垂直线时,身向后坐,重心移于左脚,右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形成左坐步式,同时,右肘松力,右掌循外弧形线向右后下方回捋,左掌的中,四指指尖仍扶在右腕脉门处,随右掌转动而转动,右掌捋到贴近右肘右肋下时,肘尖向右后下与肩成垂直,腰向左后下松力,右肘随着腰往后,由肘,往前松力,右掌心翻转向上,左掌心随着翻转向下,两眼始终注视右掌食指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热发涨,右手心与左脚心有发热蠕动感,胃肠也有微微的蠕动。
第六动右掌前捧(右掌以食指引导,循内弧形线向左前上方舒伸,至左脚前时,右脚渐渐落平,随之屈膝略蹲,左腿舒直,委中穴朝天,委中穴在后腿窝处。
两脚形成右弓步,同时,右掌继续向右前方移动,至右臂伸直,手的大指与右脚的小脚趾在一条线上为度,右掌心向上,指尖朝前,左掌心向下,中,四指尖仍扶在右腕脉门处,重心在右脚,眼神看右掌食指指尖,意念在右掌掌心。
)感觉,全身舒畅,右手心跟小腹轻微发热,或轻微蠕动感。
第七动右掌后捧(右肘松力,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右后方走外弧形线移动,左掌仍以中,四指扶在右腕脉门处同步相随移动,至右掌转到右耳旁,右手大指,中指,与右小眼角三点成一直线时止,与此同时,左膝松力,向后坐身,尾闾与左脚跟对正,右腿舒直,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形成左坐步式,重心在左脚,两眼始终注视右掌食指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张发热,右掌心发热。
第八动右掌前按(腰微松,右肘尖微微向前下松垂,右脚尖向左转四分之一,同时右掌顺着右脚尖所朝方向,向前按出,掌心向外,指尖向上,左掌仍然扶在右腕脉门处,当右脚落平时,右掌以大指引导,向右前方转八分之一,按出,右膝弓足,重心集于右脚,左腿舒直,左脚位置不变,两脚形成丁八步,视线看右掌食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胸宽畅通,背圆力全,右腿发热。
三,搂膝拗步(六动)搂膝拗步是治疗关节炎,为什么能治关节炎?因为这个腰是管四肢的总器官,你看你想一想腰就是命门,,你看,肩,胯,都在动。
上肢还有个头就是夹脊,一想夹脊你看底下不动。
下边呢是尾闾,一想尾闾骨,你看胯膝足就动。
都很轻灵。
所以这个搂膝拗步呢?就是你怎么叫搂膝,就是左手由右肩搂到左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看这个膝就往前去了。
右手从左肩搂到右胯,左脚在前推右掌。
搂膝这个技击作用很快,要摔一个人就跟掸尘土似的。
不妨我做一下你试试看,你右手往我左肩一扶我,我呢?就右手从我左肩到右胯一掸,搂膝拗步掌这个步子的锁上,对方才会倒。
第一动左掌下按(松右肩坠右肘,右手合谷贴在耳门,然后左脚往左自开,左掌以食指引导向左前下方,按出,掌心感觉扶着物体,同时,右腕松力,使虎口靠近右耳孔,右肘微微下沉,右肩一松,这时左脚跟就自动的使脚跟往内一回收,脚尖虚虚的沾着地面,右腿仍屈膝略蹲,体重仍集于右脚,两眼视线注于左掌食指指尖,意在右肩井穴,)感觉;右大腿发酸,发热,右小腿发涨,两张掌心同时也有发涨蠕动感。
第二动右掌前按(抬头,眼看正前方,右掌以无名指引导向正前方按出,掌心向外,大指遥对鼻尖,同时左脚向左横移,渐渐落平,随之,屈膝略蹲,体重移于左脚,右腿舒直,右脚后跟往外开,形成左弓步式,左臂微屈,左掌掌心向下,指尖向前,靠近左腿左侧,两眼从右大指指尖上方往前平视。
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热,发酸,发涨,两掌掌心有轻微蠕动感。
第三动右掌下按(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前方往下按,至左膝前为止,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左掌,腕部松力,向上提至左耳旁,重心仍在左脚,两眼注视右掌食指指尖,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涨,发热,左手心与右脚心有轻微蠕动感。
第四动左掌前按(抬头,两眼向正前方平远看,提顶,立腰,虚右脚跟,松右膝,右脚向前迈出,先落脚跟,后落脚尖,随之,屈膝,略蹲,左腿舒直,两脚成右弓步式。
重心移于右脚,同时,左掌以无名指引导向前按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右掌置于右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神顺着左掌大指上边往前平远处看,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右腿发涨发热,两手心有蠕动感。
第五动左掌下按(左掌以食指引导向前下按,至右膝前为止,同时右腕松力,向上提至右耳旁,重心仍在右脚,视线在左掌食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右腿发涨发热,右手心和左脚心有蠕动感。
第六动右掌前按(抬头视线逐渐朝前平远看,提顶立腰虚左脚跟松左膝,左脚向前迈出,落平,成左弓步式,右掌向前按出,以无名指引导,掌心向外大指要对鼻子尖,左掌在左膝旁,重心在左脚,眼从右掌大指上方平远看。
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热发涨,两手心有轻微蠕动感。
三,手挥琵琶(四动)手挥琵琶,先是沉采,这也叫做千斤坠,右手让人拽不动就全凭左脚点地,比如你拽我使足了劲拽,我这脚点地手一沉你就起来了。
第一动右掌回采右膝松力,身往后坐,体重移于右脚,左腿舒直,脚尖点地,松右肩沉右肘,右掌稍微后撤,至大指与胸口前后对正,掌心向左,指尖向前,左掌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左掌置于右胯胖,两眼向正前方平视,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胸部舒畅,右腿平稳有劲,两张掌心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