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学4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遗传学4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编辑ppt
6
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与证实
• 1900年,孟德尔规律重新发现并被广泛接受。
– 首先,自然选择学说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人们在对其进行完善的同时必然将注意力放 到生物性状变异的产生和传递这一遗传学问 题上来;
– 其次,细胞学对生物有性生殖的研究取得重 要进展;
– 再者,分别以不同的生物为研究对象,重复
F2代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全部表现出来,即 F2发生了性状 分离现象;
编辑ppt
13
• 他选择了七对区别分明的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这7对相对性状是:
• 种子的形状:圆的和皱的 • 子叶的颜色:黄色和绿色 • 花 的颜色:红花和白花 • 成熟豆荚的形状:饱满的和不饱满的 • 未成熟豆荚的颜色:绿色和黄色 • 花的着生位置:腋生和顶生 • 茎蔓的高度:高的(2m±)和矮的(小于0.5m)
孟德尔的杂交试验,得到相似的结果,可用
遗传因子假说解释,表明孟德尔遗传因子假
说及其分离规律是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生物性
状遗传的基础(普遍性编)辑。ppt
7
一些相关术语:
1. 性状: 生物的不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 性的统称.
2. 遗传性状: 能从亲代传给子代的性状.
3. 不遗传性状: 不能遗传的性状.
鲤鱼鳞片 全鳞×散鳞 全鳞
全540:散164 3.28
金鱼眼 普通眼×龙睛眼 普通眼 普通眼484:龙睛眼162 2.98
鲤鱼鳞片 散鳞×全鳞 全鳞 全532:散173 3.08
金鱼眼 龙睛眼×普通眼 普通眼 普通眼520:龙睛眼175 2.97
请你从上述现象,总结出共同的规律来。
编辑ppt
17
F1的表现是一致的;
4. 质量性状: 在可遗传的性状中,由一对或少 数几对基因所控制的,在后代的变异呈现非 连续性的性状.
5. 数量性状: 在可遗传的性状中,由微效多基
因控制的,在后代的变异中呈现连续性,不易
分组的性状.
编辑ppt
8
6. 单位性状: 被区分开来的每一个具体的 性状.
7. 相对性状: 有相对差异的单位性状.
12. 母本: 有性杂交中接受雄配子的一方. ♀ 13. 父本: 有性杂交中提供配子的一方. ♂ 14. 亲本: 用于杂交的双方均称作亲本. P 15. 杂种后代: 杂交之后产生的后代个体. F1 16. 自交: 相同品种的生物个体的雌雄配子的
结合. × 17. 个体: 每一个亲本,后代或单株. 18. 系统: 由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
采用因子分析法.
编辑ppt
2
⑶ 采用了正确的试验分析法
⑷ 独特的思维方式:先简后难; 动用了假设→推理
⑸ 首创了测交法进行验证
⑹ 其他主客规因素:主观; 客观
编辑ppt
3
孟德尔规律长期不被接受的原因 Nhomakorabea1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自然选择学说 及其所引起的争论吸引了过多的注意 力;
2 而孟德尔在科学界是一个籍籍无名之 辈;
5 孟德尔本人对其理论普遍适用性的研究遇到
挫折。由于他在材料选择上的不幸,结果
他并不能用遗传因子假说来解释蜜蜂、山
柳菊属植物等的遗传现象。
编辑ppt
5
6 而在材料的选择上,受到学术权威的影 响
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一个当时的学术权威 慕尼黑大学植物学教授耐格里的影响。
7 自我都怀疑其理论的正确性
连他自己都怀疑期理论的正确性或适用范 围;尽管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的试验是完 全能够自圆其说。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 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统称为性状 (character)。这里所说的性状是统称, 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指生物体的 总的表现型特征。
编辑ppt
1
为什么孟德尔从他著名的豌豆杂交试 验中能推导出遗传的两大规律?
⑴ 选材好 ⑵ 精心设计:采用相对性状有差异的植株;
请你从上述现象,总结出共同的规律来。
编辑ppt
15
F1的表现是一致的;
F2代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全部表现出来,即 F2发生了性状 分离现象;
F2代出现显隐性性状有比例的分离,近似3: 1;
正交和反交,杂种后代的遗传动态是相同的。
性状分离现象
编辑ppt
16
性状 亲代相对性状 F1的性状表现 F2的性状表现及数目比率
编辑ppt
10
19. 品系: 起源于同一祖先的遗传性稳定的 群体.
20. 品种: 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传性比较 一致的生物类型.
21. 正交与反交: 一对杂交亲本相互杂交称 为正交;将其亲本(父母本)调换,进行杂交称 为反交.
22. 回交:杂交一代与亲本之一的杂交过 程.
23. 测交:杂交一代与纯合隐性亲本进行的
3 他的研究表明遗传因子与性状在世代 间的稳定传递,与当时进化论强调的
生物界广泛变异的思想也似乎并不相
吻合。
编辑ppt
4
4 孟德尔思想的超前性。 颗粒遗传观念、统计分析方法、严密的逻辑 思维等都超出了同时代学者们的理解和接受 能力。 遗传因子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当时对生物 有性生殖过程及其机制知之基少,
编辑ppt
14
玉米性状 亲代相对性状 F1的性状表现 F2的性状表现及数目 比率
籽粒 饱满×凹陷 饱满 满540:凹陷164 3.28 籽粒色 有色×无色 有色 有色484: 无162 2.98 籽粒 凹陷×饱满 饱满 饱满532:凹陷173 3.08 籽粒色 无色×有色 有色 有色520: 无色175 2.97
8. 显性性状: 相对性状杂交,杂种一代所表 现出来的亲本之一的性状.
9. 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杂交,杂种一代没有 表现,在二代表现出来的亲本之一的性状.
10. 非相对性状: 除相对性状外,任何两个 性状之间都称为非相对性状.
编辑ppt
9
11. 杂交: 两个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品种或 类型人为使其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
杂交。
编辑ppt
11
第一节 分离规律
• 一、 孟德尔的碗豆杂交 试验
• 二、 分离现象的解释 • 三、 表现型和基因型 • 四、 分离规律的验证 • 五、 分离比例实现的条
件 • 六、 分离规律的应用
编辑ppt
12
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
• Mendel先从市场上买了34种不同的豌豆, 种了两年,从中选出了22个在遗传上稳定 的品种(品系)进行详细观察。这些品种 的性状都很稳定,是真实遗传的,很符合 他的试验要求。他用这些豌豆进行了8年 (1856-1864)的杂交试验,获得了重要的 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