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这个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
这个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 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1939年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 党》一文中,第一次提 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 本内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重要方针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党的建设——党是革命的领导主体
1、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无产阶级 农 民
都有共同 的敌人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
(1)两个连盟及其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落后的基 本国情造成了党员队伍构成成分的特殊性。
(2) 怎样进行党的思想建设?
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必须对广大党员进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共产
主义精神的教育;
必须开展积极的、正确的思想斗争,反对种种
自由主义思想和态度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1)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毛泽东思想。 (2)中国革命中的理论创造丰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宝库。
(3)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
践相结合。
2、中国革命的实践意义
(1)在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开辟了实现 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2)实现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巨变, 完成了中国人民第一个历史任务。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进行革命提 供了范例和经验。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 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
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1)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
步的阶级。
林祥谦、施洋
(4)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 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
民族的: 就其内容说是主张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就其形式说是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科学的 :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 化。 大众的 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 文化。
1943年春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与秧歌队员合影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
基本观点、经典论述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两 大矛盾,就要进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个
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的
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也是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过程,是对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省港大罢工
(2)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 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深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
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
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
战争。
(3)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
(2)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 独立自主的原则。
2、武装斗争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 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 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 胜利。”
3、党的建设
(1) 为什么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不长,缺乏足够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准备,加上苏联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 产党的特殊关系,党内长期存在教条主义倾向。 长期恶劣的战争环境,使党的干部和党员普遍 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员的素质参 差不齐。
1948年毛泽东在《在 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 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 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 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 政策”。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 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 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 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领导工人阶级,开展
工人运动。
广州起义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毛 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 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 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 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 革命和民主革命;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 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 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 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 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人。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
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 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 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 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 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 灾祸的总根源。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国是独立自 主的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 性质的国家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大沽要塞
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年8月28日)
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 富裕。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中 国 社 会 性 质 和 主 要 矛 盾
决定了
资 产到辛亥革 命 ▲从1914年到1917年俄 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 后,出现新的变化。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 近代中国革命进 入新 民主义革命
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共产党的任务, 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 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 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
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
道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丰富和完善了革命道路的理论
知识分子(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 事务员、小律师等) 小商人 手工业者 劳动者
自由职业者(如医生)
• 卓琳:1937投奔延安参加革命。(1936年毕业后以优
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物理系学习,是西南第一个考入 北京大学的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乔装成百 姓模样,决计要去延安投奔八路军。其父浦钟杰,是名 震西南著名的民族实业家,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被孙 中山授予少将军衔,获五等嘉禾奖章。)
1840以后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之间的矛盾
转变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
★ 社会性质的变化和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
了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
帝封官 国建僚 主主资 义义本 主 义
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
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影片推荐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 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 主共和国。
毛泽东、周恩来、朱 德、林伯渠在延安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
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21年7月 党的成立
1926年前后, 逐步形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 的基本理论
1927年大革命失败 后,总结经验教训, 初步形成民主主义 革命道路理论
建国前夕,系 统提出人民民 主专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