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化联合会傅向升:高分子材料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化联合会傅向升:高分子材料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1高分子材料规划思路及当前现状高分子材料因其质轻、高强度、耐温、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节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

所以,高分子材料一直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十分重视的发展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高分子材料的领先者,我们熟悉的巴斯夫、杜邦、陶氏、三菱、LG、SK等跨国公司一直都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航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分重视高分子材料的创新与发展,自“七五”计划以来,高分子材料一直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与产业化的重点内容。

《石油和化学工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南》将高分子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对高性能树脂、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创新与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组织专业协会和行业专家编写了《合成树脂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高分子材料“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树脂、生物基树脂和专用料等新型材料,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产品规模化发展,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推进行业有序发展,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发展模式。

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树脂专用料、工程塑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发高性能聚烯烃、工程塑料、改性树脂、特种纤维、高端热固性树脂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制备技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术。

到“十三五”末,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满足战略新兴产业配套发展需求。

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主要品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材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初步实现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

“十三五”以来,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化工等一批央企,始终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创新、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烟台万华、上海华谊、浙江华峰、新和成等一批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也正在成长;浙江石化、大连恒力、江苏盛虹等一批市场打拼能力很强的企业以及中煤能源等煤化工企业,也正在重点培育高分子材料产业;湛江、大亚湾、宁波、南京、长兴岛等一批新材料产业基地也都在快速推进中。

01 | 合成树脂现状2018年总产量8558万吨,同比增长%;进口量万吨,低于上年的万吨;表观消费量亿吨,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5年消费量过亿吨。

五大通用塑料基本情况:我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国聚乙烯产能1844万吨,去年产量万吨,同比%;进口万吨,同比%;表观消费量万吨,同比%;对外依存度%。

聚丙烯总产能2450万吨,去年产量2200万吨,产能利用率%;进口440万吨,表观消费量2640万吨,同比%。

聚氯乙烯产能1986万吨,产量万吨,同比%;进口万吨,出口万吨,表观消费量1890万吨,同比%。

聚苯乙烯产量万吨,进口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同比%。

ABS树脂产量万吨,进口201万吨,同比%;表观消费量万吨,同比%。

02 | 化工新材料现状化工新材料通常指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有的把聚氨酯材料、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也包括在内。

五大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PBT、聚苯醚;五大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创新,尤其是特种工程塑料的种类近几年得到拓展,品种和性能都不断增强。

化工新材料因其质量更轻、性能更优异、功能性更强,尤其是技术要求和技术含量更高;化工新材料及其改性材料或复合材料,一直是一个国家化工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又加上具有传统化工材料以及金属材料都不具备的更优异的特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材料,汽车的轻量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民用客机的大型化、譬如A380、梦幻787以及我们的C929等;以及电子信息、人类宇宙探索和太空行走、国防军工的隐形技术、航母潜艇等深海远洋,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为之配套。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及其全球化工50强的跨国公司,一边加大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力度,一边加快传统化工材料的高性能化,近十几年以来基本上都已完成由传统化工向化工新材料领域的转型。

据《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的统计和分析,2017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约1894万吨,而消费量约2930万吨,自给率只有64%;其中工程塑料产量271万吨,消费量约447万吨,自给率约61%;其中PC产能达万吨,产量65万吨,产能利用率%,去年进口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80万吨;聚甲醛产能47万吨,去年产量27万吨,产能利用率%。

功能性膜材料产量约30万吨,消费量约50万吨,自给率约60%;电子化学品产量约45万吨,消费量约75万吨,自给率约60%;高端聚烯烃产量492万吨,消费量约1049万吨,自给率约%;聚氨酯材料产量750万吨,消费量约853万吨,自给率约88%。

总体看: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料以及高端电子化学品,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更大差距。

03 | 合成橡胶现状2018年产量559万吨,同比%;进口量591万吨,同比%;表观消费量1116万吨,进口依存度%。

合成橡胶中乙丙橡胶进口数量最高万吨,丁苯橡胶进口数量第二万吨,同比%,丁基橡胶进口万吨,丁二烯橡胶进口万吨,丁腈橡胶进口14万吨。

04 | 合成纤维现状合成纤维具有耐磨、耐蚀、不缩水、挺阔不易折等优点,尤其是与天然纤维混纺制成衣物受到人们的欢迎。

据统计,合成纤维的产量已超过天然纤维的产量。

尼龙是杜邦公司首先人工合成的纤维锦纶、聚酯纤维涤纶是产量最大的一类、腈纶聚丙烯腈是弹性最好的一种、维纶聚乙烯醇纤维有“合成棉花”的美誉,还有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

近几年又开发成功芳纶、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这些合成纤维不仅可以应用于人们的衣物穿着,还应用于轮胎帘子线、缆绳等工业领域,还应用于降落伞绳、防弹衣等国防军工领域。

合成纤维单体中多年一直靠进口的乙二醇产能1063万吨(其中乙烯法603万吨、煤/合成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气法410万吨),去年产量万吨,产能利用率64%;进口量954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自给率%;去年贸易逆差90亿美元,同比%。

PX产能1379万吨,产量1109万吨,产能利用率约75%,去年进口1590万吨,同比增长%,表观消费量2699万吨,自给率%。

2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制约我国高分子材料经过几十年来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无论是研发成果、技术进步,还是产业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升。

但是,冷静分析、尤其是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对标来看,我国高分子材料未来可持续发展存在着自身的制约和全球共性的挑战。

01 | 低端过剩高端缺乏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近三年来石化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低端过剩、高端缺乏”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观,我国高分子材料领域情况类似。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工程塑料的聚甲醛、PBT等的基础型通用型树脂都呈现过剩状态,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端产品还是依靠大量进口满足市场需求,如茂金属聚烯烃及其弹性体材料。

2018年石化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2812亿美元,大幅增长了%,其中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单体三类合计逆差567亿美元,占比超过20%;进口量和贸易逆差较大的品种有:聚乙烯进口万吨,同比增长%,其中HDPE进口673万吨,同比增长%,LLDPE进口万吨,同比增长%;聚乙烯的贸易逆差171亿美元,同比增长%。

聚丙烯贸易逆差37亿美元,同比增长8%。

合成橡胶贸易逆差亿美元,其中乙丙橡胶贸易逆差24亿美元,丁苯橡胶贸易逆差9亿美元,同比增长%。

PC贸易逆差37亿美元,同比增长%。

聚酰胺贸易逆差17亿美元。

聚甲醛进口约34万吨,同比增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口22万吨,同比增长%,逆差都在6亿美元左右。

再如聚氯乙烯我国产能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可是去年还进口了万吨,贸易逆差9亿美元,进出口均价也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均价1064美元/吨,而出口均价是968美元/吨;合成橡胶中丁苯橡胶进口均价2054美元/吨,出口均价1928美元/吨,丁腈橡胶进口均价2274美元/吨,出口均价美元/吨。

另一个表现是产品的品牌型号少、专用料少。

例如用于高端膜的茂金属聚乙烯专用树脂、茂金属聚合的乙烯与α-烯烃共聚产品、茂金属均聚聚丙烯树脂、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等产品以及汽车高端专用树脂、电子电器专用树脂、个人护理和医用专用树脂等种类和型号偏少。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我跟一些从事薄膜加工的企业家座谈时了解到,他们基本都是用跨国公司供料,原因就是国内企业专用料少、质量稳定性差。

02 | 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制约还很突出最典型的是茂金属聚合技术,茂金属烯烃聚合工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广泛应用于通用塑料、弹性体以及工程塑料等,是当前烯烃聚合过程中发展很快的新工艺。

埃克森美孚、陶氏、利安德巴塞尔、北欧化工等跨国公司均处领先地位。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组织国家技术攻关,还专门组建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二十多年过去了,齐鲁、大庆、独山子、沈化现在都有产品供应市场,但是产业化规模、产品型号等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茂金属聚烯烃消费量的自给率不到30%。

另一个例子是尼龙66的主要单体己二腈的生产技术,尼龙66既可以做工程塑料也可以做化学纤维,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仪表仪器、航空航天工业、轮胎帘子线、民用制品等。

我国尼龙66产能43万吨,去年产量3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0万吨。

但是我国尼龙66的生产严重受己二腈的制约,由于不掌握己二腈的生产技术,国内尼龙66的生产企业只能外购己二腈或己二胺,致使利润的大头被跨国公司获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