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设备维护

全面设备维护


计划保养 预知保养
四 自主保全
6 日常保养 6.1清扫
不单纯是把外表打扫干净、消除尘埃和污物, 而且能使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磨损、松动、划伤、 偏斜、变形、泄漏、裂纹以及温度、振动、异常 声音的类的潜在缺陷暴露出来。
清扫就是检查!
四 自主保全
6 日常保养 6.2 润滑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 摩擦面上,使摩擦面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和 减少磨损的手段。
-确立预防的条件(分析问题,防止未然) -排除物理性、心理性缺陷 -排除强制劣化 -消灭慢性不良 -延长原有寿命 -MP(维护预防)+PM(预防维护)+CM(改善维护)
• “0”目标 (Zero Defect零缺陷)
-追求赚钱的体质(制造成本、产品成本、 现金流改善) -与同行的水平无关 如果追求“0”的目标,在竞争中一定会胜利 -如果同行也追求“0” 那么速度是胜败的关键
• 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 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
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前言
3 世界级制造
WCM = LM + TQM + TPM + SCM
WCM - 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世界级制造 LM - Lean Manufacturing 精益生产
P:Productivity Q:Quality
C:Cost
D:Delivery
S:Safety
M:Morale
一 TPM基本知识
5 TPM的发展历史
1 事后维护 (BM :Breakdown Maintenance) 故障后再维护;
1950年以前
6 全面生产维护
(TPM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员参加型的维护 1980年以后
“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是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重要保证。
4 维修预防 (MP: Maintenance Prevention)
设计不发生故障的设备,设备FMEA 1965年前后
一 TPM基本知识
6 传统设备管理与TPM的区别
传统设备管理
重视完全恢复性的修理
要求对所有设备进行维修 不重视维护数据、信息 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保证设备 的完好 要求提高维修工的素质



小组自主活动
一 TPM基本知识
4 生产现场管理的目标—PQCDSM
• P产能:时间运转率、设备维修时间 • Q品质:不良品与良品率、客诉 • C成本:设备能源等耗费、备件库存、保养费用 • D交期:计划达成率 、按时交货率 • S安全:安全事故件数 • M士气:个案改善数、 TPM活动参与率
效果
清扫即点检 人生的目的 不合理复原改善 为何要工作
小组活动 自我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自主管理
改善既是成果
TPM与自己的关系
成果代表实力
二 设备前期管理
1 设备规划 考虑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和设备综合效率等因素
,对设备的选择、设计、制造/采购、验收进行整 体策划的活动,涵盖了设备前期管理的全部内容。 2 设备选择原则 a技术先进性;b 设备的生产效率;c 生产的产品质 量; d 耗能水平;e 安全环保性;f 设备的适用性; g 满足生产工艺程度; h 设备的可靠性;i 设备的易 维修性; j 人机匹配操作方便性。
TQM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TPM - Tota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SCM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一 设备TPM基本知识
1 设备重要性 1.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设备的发展,使得生产越 来越依靠设备智能化的作用。 1.2设备的固有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1.3设备的运行效率决定了生产的效率。 1.4设备的使用费用影响了生产的成本。 1.5设备的可靠性(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时间)影响了以上全部。
6.1从设备全过程管理来看,设备的规划对设备一生的综合 效益影响较大。维修固然重要,但本质来说是事后补救,而 设计制造中的问题,在单纯的维修中往往无法解决。 6.2降低设备成本的关键在于设备的规划、设计与制造阶段。 精湛优良的设计会使设备造价和寿命周期费用大为降低,并 且性能完全达到要求。 6.3设备前期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握设备的规划决策和 外购设备的选型购置两个关键环节,做好了这一部分工作, 就抓住了前期工作的关键,也就基本上做好了设备的前期管 理工作。
二 设备前期管理
3 外购设备选型要求 a 尽量与现有机型统一,减少机型繁杂; b 保留技术先进、可靠性和维修性好的型号; c 有利于设备后期管理、维修工作的标准化、通 用化,节约费用(如图纸、备件、修理、技术准 备工作等 )。
二 设备前期管理
4 自制设备设计 按照设计规划要求全面细致地提出设备的设计方
一 设备TPM基本知识
2设备的生命周期
2.1定义
设备从需求产生到最终报废的时间历程。
2.2设备生命历程
设备前期管理
需求产生 调研、规划 设备设计 制造/采购 设备验收
初期管理
维护规范 制定
规范培训
自主保全
专业保全
个别维护
故障维修 数据分析 设备改造 设备后期管理
设备报废
一 设备TPM基本知识
3 TPM的定义
要做到长期规划、全员培训、坚持不懈、持续改进。
8 应改变的设备管理思想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员工
观念
变化
觉悟 变化
理想


员工


的的
设备
设备 变化
故障不良 是羞耻 积极改善
设备 变化
理想 设备
现企 场业
彻底维持
要我变
故障不 良减少
我要变
故障不 良为零
浪费 可持续 为零 发展
二 设备前期管理
7 LCC(Life Cycle Cost)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费用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后期管理
规划 设计 制造 初期管理
稳定使用
老化
时间
设备前期管理应充分集中生产和维修工程师的丰富经验,尽可能 地考虑维护预防(MP)和无维护设计。其目标是:在设备投资规划期 就争取设计在可靠性、维修性、经济运行及安全方面都达到最高水平, 减少从设计到稳定运行的时间和费用,让企业以最少的人力进行保全。
彻底的5S
岗位职务性的小集团活动
一 TPM基本知识
7 TPM的3大思想
TPM = PM + ZD + SG活动 预防医学
日常 预防
健康 检查
防止故障
日常保全
清扫、注油、检查
测定故障 定期检查 诊断技术
提前 治疗
故障维修 提前对策 预防保全
预防保全 延长寿命
• 预防哲学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目录
一. TPM基本知识 二. 设备的前期管理 三. 设备的初期管理 四. 自主保全 五. 专业保全 六. 其他设备维护方法 七. TPM推行的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前言1 墨菲定律:
•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2 海恩法则:
•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 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2 预防维护 (PM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对周期性故障提出的维护 1955年前后
3 改良维护 (CM : Corrective Maintenance )
查找薄弱部位对其进行改良 1960年以后
5 生产维护 (PM: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综合上述维护方法,系统的维护方案 1970年前后
3)可以发现异常的现场管理。 - 设备的理想状态 - 目视管理
四 自主保全
3 自主保全观念的建立
“作业者的自主保全”即“自己的设备自己负 责”的观念要在全员范围内形成,而且自主保全的 能力有必要让每个作业者都具备和熟悉。
四 自主保全
4 自主保全的挑战
长时间作业者形成的观念,即 “我是生产的人员, 你是修理的人员”保全是保全部门的事,固有思想根深 蒂固。
二 设备前期管理
6 与设备一生管理的关系
6.4设备的规划和选择,决定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 式,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 6.5设备的规划和选择,决定着设备的质量。设备的生产 效率,精度性能,可靠程度如何,生产是否适用,维修是否 方便,使用是否安全,能源节省或浪费,对环境有无污染 等,都决定于规划和选择。 6.6设备的规划和选型,决定着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费用, 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成本。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设置费和维 持费的总和。
人员的思考方式和企业的体制是不能一朝一夕就改 变得了的,自主保全体制要想实现的话少说3年, 长一 点的话需要4年时间。
自主保全虽然要花一些时间,但得到的收益是巨大 的。
四 自主保全
5 自主保全与专业保全的分工
TPM
管理 体系
自主保全 专业保全
预防保养 日常点检 定期点检 设备诊断 改良保全
事后保全
三 设备初期管理
1 在新设备的初期运转阶段有问题多发现象。为 了把这个初期故障尽量短时期内解除实施的管理活 动。 2 初期管理期间(一般 0.5~3个月) 每天对象设备的 驱动状况, 故障件数, 停止时间, 内容, 生产量, 不良 品的波动时间, 点检结果进行记录。 3 通过数据整理后在短期内实施改善。改善后的技 术资料为下次设备导入做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