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新车车主在使用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在使用时不可让发动机的转速过高。
一般转速不要超过3000转以上,如果是自动挡就不要超过3500转。
2.不可长时间保持一个挡位或是长时间低速挡行驶。
所有车子在低速行驶时,实际负担比中速行驶要大,因此磨合期不宜长期在60公里时速以下磨合。
必须逐步提高时速。
同时,如果一直在80公里时速下跑完磨合期后,陡然增加时速,反而会使新车不适应,因此要循序渐进提高磨合期的最高时速。
自动挡的车,因为不能通过手动换挡来确定磨合指定的挡,所以只能通过行车速度来实现了。
总之,磨合要匀速开车,30km/h,60km/h,80km/h,100km/h这样的级别一定要稳定的磨合。
3.车身不能负荷太重行驶。
新车磨合期时车身越轻越好,因为负荷太重对车子也会有损害。
4.避免过长时间行车。
很多车主买了新车后爱不释手,总是一天到晚地开着它跑来跑去,其实这样做会加速零部件的老化,对新车的危害也是挺大的。
拉高速而不是跑高速!真正拉高速的意义,是要拉发动机的高转速。
将每一个挡位的转速拉到5000转以上,这样才能让活塞和齿轮尝试高速的工作状态,达到拉高速的意义。
拉高速,一般是指新车过了磨合期后要上高速去拉一下车。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发动机内的新活塞和凸轮轴尝试第一次快速工作,让它们之间有着更好的亲密接触。
还有就是让变速箱内的变速齿轮尝试高速的转动,让崭新的齿轮和齿轮之间的咬合更为顺畅。
通过拉高速可以让车在今后的驾驶中能有着良好的动力,以及换挡时的顺畅。
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挂上最高挡位开到了140KM/H 甚至更高。
这不能叫拉高速,充其量叫做开高速。
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拉高速的意义,还白白浪费掉了汽油。
新車拉高速的方法新车出厂时,由于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过程中存在误差,因此需要一定里程的磨合。
汽车磨合的优劣,会对汽车寿命、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
汽车的磨合里程一般为1000至2500公里,进口车则更长一些,多数为1500至3000公里。
磨合期分为3个阶段。
即:初期100公里、初磨合200公里、磨合形成氧化膜3000公里。
为了让自己的爱车顺利通过磨合期,我们在平时应做好检查维护,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来提高磨合质量。
(一)起步先预热电喷车启动前,应先将钥匙转到第二挡后等5-10秒,再启动。
因为钥匙门打开后,汽油泵开使工作,使油压及喷油量进行调整,所以几秒钟后再启动,对汽车的马达及发动机都是有好处的。
着车后,大多数人都习惯让发动机怠速运转,等水温达到正常温度后再把车开走,其实这种预热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电喷发动机不像化油器发动机,在达到工作温度之前,供油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勉强行驶自然会出现转速不稳、熄火等现象,所以化油器发动机用怠速预热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而电喷发动机如果采用长时间预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是有害的。
缩短预热时间可以延长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尾气中污染物的转化率和节省燃油。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发动机起动后,只要能维持稳定的转速就可以起步行车,在水温未升高前,适当控制一下车速,等水温正常后就可以正常驾驶了。
在磨合期内,避免猛踩油门,避免猛踩刹车。
(二)不要高速行驶新车初驶阶段都有速度规定,国产车一般规定在40-70公里/时以内;进口车一般规定在最初的1000公里内,当油门全开时车速不超过最高车速的80%,且要求在使用中注意观察发动机转速表和车速表,使发动机转速和车速都在中速下工作。
一般来说,磨合期的发动机转速应严格规定在2000~4000转/分之间。
(三)避免负荷过重新车满载运行将会对机件造成损坏。
因此,在最初的1000公里内,国产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75%-80%;进口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90%。
另外,尽量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行车路面,避免过大振动、冲撞或紧急制动,减少车身和动力系统的负荷。
3000KM以后就可以拉高速了。
3000KM以后,发动机氧化膜已经形成,就可以拉高速了。
我的意见是,3000KM以后,最好再拖个几百公里,换机油,用道达尔5000就行,跑高速,先慢慢加速到100,然后逐渐加速到140。
车的噪声会特别响,先收油门,降下来,再加油,3次往复以后加油,再往上开,过了这个速度,就不会那么响了,注意拉高速的拉字,是往上冲,再退下来,再冲……。
具体如下:第一步,约2000公里去4S店,自己要求把机油换了,自己花钱,如果4S店人说不到首保公里数呢,你就说到时候5000再来首保,这次是我自己要求换机油的。
换完机油之后,就是拉高速技巧。
拉高速是为了让发动机缸体、曲轴、传动轴、变速箱档位等各个活动部位之间彻底磨合的一个办法。
如果磨合后期不拉高速的话,整个机件都处于小磨合状态,就是磨合不充分,就是一次失败的磨合。
所以正确高速磨合方法是要长时间巡航才可以彻底把机件磨合,建议前10公里采用3档形式,基本速度维持在80,转速控制在4000,当然也有减速的时候。
每次升档转速达到5000~5500再升档,不要怕转速高,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国人的2000转换档的驾车习惯是非常不对的,为什么国外人的车从来没听说清理发动机积炭?因为外国人比咱们高1000转换档,发动机燃烧充分,就不会有积炭之类的废物存在发动机内。
出了10公里之后,可以保持4档行驶,速度保持在100~120,转速控制在4000。
路况好,可以上五档,速度控制在150左右就可以,如怕超速,就把牌子挡住就。
然后就保持4档,路况好保持5档行驶,速度120公里左右速度。
拉高速总行程约100公里。
高速磨合结束后立刻做两个事情,第一摘掉遮挡牌子的东西,第二停靠路边,让车辆怠速运行5分钟。
怠速运行是为了让发动机从高转速情况下,过渡到怠速,让发动机冷却一下。
一、拉高速有必要吗?从严格理论上讲,汽车以高速行驶,是会加大机械损耗的,所以老车经常高速开,就会老得更快。
对新车而言,机械部件是要经过一定的初期磨合,才能进入良好运转的状态,不光是发动机,汽车的变速箱、轮轴等部件也是这样。
所以新车拉高速,可以加快车子进入最佳状态的时间,这样说来倒是可以去拉高速。
但是就算不去拉,也只不过是车子进入最佳运转状态慢一些,但相对的,机械磨损也减少了,车的宏观使用寿命就更长了。
二、什么时候去拉高速?如果真的想去拉拉高速,那就要选对时间。
我个人的分析是,绝对不可以用第一箱机油(也就是第一次换机油前)去拉高速。
因为拉高速时,发动机工作转速高、机械的磨损最大,而第一箱机油正是金属碎屑最多、杂质最多的,用这些带有大量碎屑的机油去拉高速,就会大大增加发动机的损耗,甚至造成不正常的磨损。
这样磨合期后车子一定不会在最佳的状态。
那么何时拉才好呢?我认为比较好的时机是在第一次更换机油过后(注意有些车的首保会换机油,有些首保只会检查部件,第二次保养才换机油),这时候发动机经过了一定磨合,而刚换的机油碎屑很少,可以确保发动机高速畅顺运转,达到高速磨合的效果,又不会加剧磨损。
顺带一说,上述以机油状况来决定驾驶方式的道理,对老车也是适用的,例如你的机油刚换过,就可以趁着机油状况好,去拉拉高转,烧烧积碳;但如果一箱机油已经行驶了几千公里,接近换机油的时间,那就不宜再用很激烈的方式驾驶,否则状况不良(主要是变质、碎屑和尘埃多)的机油就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
三、怎样拉高速?拉高速,说白了就是让一台新车尝试以其设计所能达到的最大性能来运转,这样以后就可以比较从容的达到这种设计的性能。
但是拉多高速才算是高速呢?一般来说,在第一箱机油内,说明书都会标明禁止高转速行驶,转速一般都不可超过最高转速的2/3,例如一台发动机红区是6000转,第一箱机油内最高就不要超过4000转,大部分时候最好在3000转以下。
过了第一箱机油后去拉高速时,就可以让发动机尝试到达它设计所允许的最高转。
如果是自动挡,可以用D挡作全油门加速(就是kickdown),这时转速会短时间达到红区,然后换挡,又再升上红区……如果是手动挡,则可以在每个挡位都拉到红区,然后马上换高一挡。
这样不仅可以让发动机上高转,变速箱齿轮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磨合。
但是,这种到达红区的磨合方式不可以持续长时间,因为量产车不是赛车,转速长时间维持在红区会大大加大磨损,甚至出现过热问题,很多变速箱也承受不了这样长时间的大载荷。
所以拉高到红区的方式只能偶尔为之,就如同再好的长跑运动员也只能间歇性的进行全速冲刺。
而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应该进行持续的中速跑。
对汽车来说,就是让发动机在中高转速持续运转一段时间,以达到畅通油路、烧掉积碳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在车少的路上(例如高速公路),通过选择适当的挡位,让发动机保持中高转速运转一段时间。
这个中高转速,通常是3、4千转就可以了,持续半小时以上即可。
由于拉高速主要是让发动机高速运转,绝对车速并不要求很高。
手动挡的车,以3挡行驶80~100km/h,通常就已经有3、4千转。
自动挡的车,借助D挡下方的3、2挡(手自一体的可用手动模式),例如锁定2挡行驶70km/h,通常也有3、4千转了。
至于开到很高的绝对速度,主要作用是让车子的其它机械部件,例如轮轴、主减速器等也得到磨合。
但这些部件的磨合迫切性并没有发动机那么高,所以以100~120km/h的速度行驶一段时间也就可以了,绝对不需要去开到150Km/h、200km/h甚至极速来“拉高速”的。
由于新车还未进入最佳状态,开到那样高速甚至还会有危险。
看过一些论坛网友说开着自己的新车上高速拉到极速,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拉高速时,也应该每隔几分钟变换一下车速、挡位,这样可以让各个挡位的齿轮也得到磨合,减少某一挡位的过度磨损。
因此拉高速也不是非要上高速公路的,记得新车评网的哪位大斑竹曾说过他天天都在市区里拉高速,这正是高境界呢。
总之拉高速不是一个劲的拼命开快蹂躏新车,这其实是个很讲究技术的活儿。
所谓磨合,一般人的误区就是磨合发动机,这是不全面的。
新车磨合最关键的实际上是两个目的:第一要达到人车结合、第二才是车中各部件的结合。
磨合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动力线:发动机(动力和润滑系统)、传动系统(离合与齿轮箱)、随动及转向系统(目前主要是助力转向系统)。
另一条主线是刹车系统:刹车油路、刹车碟和盘的平整接触、刹车鼓和刹车蹄片的平顺接触。
1、从正确启动发动机开始,一定要等自检结束再钥匙打到头启动,不可一下子就启动。
目前掌握的故障有车友(怀疑)没有按照启动程序进行,导致ABS灯长亮,电脑检查发现代码错误,应该是ABS自检没有结束就启动产生程序紊乱造成。
他是用电脑重新写程序改变代码解决,但其实有个简单方法可以解决,就是将电瓶断电,人为造成电脑复位清零,让电脑启动ROM里固化程序工作就可以了。
故此,新车磨合的第一要领就是随时随刻的监视仪表盘的各种信号灯,遇有不明故障显示一定要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