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塔放样TMA 笔记

铁塔放样TMA 笔记

前言: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能有今天的一切,难道是因为我们自己伟大吗?我不是巨人,但若你站在我的肩膀上,我也能让你比别人看得更远。

有限交流,无限传承。

让你我走的更远。

2008年4月3日另注:原始编辑于3.0版本,部分条目已经不适用于4.0版本,自行参考吧。

*****************************************************************************************工作流程*****校核图纸数据,给出面高m,实长s,坡度系数K,上部夹角T,下部夹角N。

m高=根号下[(下口-上口)/2]平方+垂高平方s实长(棱长)=根号下[(下口-上口)/2]平方+m高平方坡度系数k=(下口-上口)/s实长坡度角度=反COS(坡度系数k/2)1根据原始数据建立单线图。

2进行连接设计,包括连板及其他连接设计。

3校核,利用TMA系统中的校核命令对设计的结果进行合法性验证。

4绘图前准备,首先对铁塔进行一些分段编号等基础工作,并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绘图操作。

5出图,在AMT设计环境中单击Acad绘图命令进入绘图环境,根据需要分别绘制出总图及分段图并进行标注等工作。

****************************************************************腿部作业顺序为,(1)设置接腿高低。

方法1 从下向上偏移,然后打断,隐藏下段主材。

不好用方法2 从下向上偏移,拷贝偏移点属性,修改主材末端坐标为拷贝值。

一般般以上2种方法如果用在4象限D腿上操作时会产生跑材或者其他问题,所以D腿必须为最长腿。

麻烦呀。

方法3 将腿部跟身部连接处的塔材分段操作改为用偏移点加打断角钢来打断。

好处是修改腿部主材末端坐标值时不会影响到其他3根主材及塔身,不跑材。

坏处就是横材联接板要做8次,很尴尬。

方法4 本体只连接到腿部以上,腿部的4个点分别用控制点输入。

然后分别拉4 个腿部主材。

没用过,似乎也不错。

(2)连接八字材,修改主材心距,排间距。

八字材属性为腿部斜材。

不可做为其他属性。

(3)打断角钢:(主斜材打断)1用塔材分段打断角钢;2用偏移点打断角钢;3用比例等分点+偏移点打断角钢(需要将打断处节点属性修改为轴向坐标不变点)在平推构塔中凡涉及打断的角钢,其上各点宜采用偏移点,而不适宜用交叉点,两点等分点加偏移的做法,此法容易跑材。

双肢打断塔腿单做一个时如果主材有打断,则顺序为,先建塔身-改规格-塔身塔材分段-在第4根塔腿从下向上偏移打断点,打断4号角钢-再改为组合角钢,连接横材,连接八字材,八字材如有打断则从下向上偏移打断点,打断八字材。

(3)确定其他节点。

水平隔面上的材点需要等分点设置。

(4)做塔座,水平材与主材连接板,八字材与水平材连接板(K字板/多孔板)。

角钢端头制弯与两头制弯:角钢端头制弯时先点节点—制弯角钢—制弯基准角钢—其他点确定,完成后的制弯端短角钢给出编号,编号跟长角钢相同。

两头制弯时:端头制弯—上端节点—制弯角钢—上端制弯基准角钢—其他确定—上端完成给出上端短角钢件号后点工具:打碎制弯组合,上端完成。

下端:端头制弯—下端节点—制弯角钢—下端制弯基准角钢—其他确定—下端完成后给出下端短角钢件号后点工具:打碎制弯组合。

上下端分别完成后再用工具角钢制弯将3截角钢依次点击进行合并。

内部交叉板做螺栓定位使用螺栓相对螺栓定位。

*************************特别提示:*****在做双肢塔座时,程序不能将八字材下端与塔座链接部分做到与立板平齐,会产生吃肉现象并影响V面材长度。

故此需要手工向内压半个立板厚度。

当塔腿主材采用投影形式时,若塔座地板交于底板下平面则需要修改底板位置的Z坐标值。

如Z值为1000,底板厚25,则Z值为975.当塔腿主材采用平推形式时,若塔座地板交于底板下平面除需要修改底板位置的Z坐标值。

另外在底板上侧C值当中需要加上主材平推值。

例如投影时图中给出负头50,底板厚25.则需要向上修改底板位置(9000-25)上侧C值则为(50-25)+1=26。

塔座的基础根开和铁塔根开:TMA程序的基础根开是根据标准主材芯距的1/2来确定底板位置和立板的宽度。

当主芯距取标准芯距时,基础根开,底板位置,立板宽度正确。

若取特殊芯距时则以上数据会产生差值。

如L200主材取主芯70时,基础根开与铁塔根开差值为35(即重心线)。

而程序默认差值则为芯距100/2为50。

两则数据将会产生15mm的误差,此问题可在TMA中通过修改底板位置来解决,即可保证塔座立板与分板的宽度值正确。

以上例则只需在做塔脚板的时候调整底板位置X,Y值分别向外调大15mm即可。

(5)做补材单线连接,并完成连接。

(板及螺栓)。

塔身在使用平推设置时,在主心同头排心相同时做双排孔时可能会产生,二排孔不能正确插花至头排孔距中间的情况,在做连接后需要进入板件的构建编辑器中测量查看调整。

以免返工。

转入展开面,水平隔面,三角隔面。

(1)开合角:先四边,后中间/交叉。

三角隔面(V面)不必开合角,用弯曲板连接。

当V面板弯曲线位于八字材心线以外,材边以内时,选用交接方式为“火曲线”。

火曲间隙给负值,负值大小为材边到火曲线的距离。

双面板交接方式:1预订准线结果为投影X/Y肢芯线火曲线2 偏移准线结果为X/Y肢偏移准线(2)做板连接,螺栓连接。

****************************************************************头部作业顺序为,(1)调整0点坐标。

输入各控制点,旋转检验。

(2)连接单线,由控制点向塔身方向连接。

底线架先连接上平面,横担先连接下平面,(优先连接需要控制的主材角钢)所有存在开合角的角钢都选择头部主材属性,否则无法进行开合角。

在连接完头部主材后及进行开合角并刷新到位,测量各控制口尺寸。

(3)打断角钢,并修正角钢位置。

(4)输入连接节点。

并连接头部补材,由控制点向塔身方向连接,节点设置方式为由控制点向塔身方向做偏移点。

(或者设置为等分点,并将各点属性修改为X轴坐标不变点)(5)做连接板,连接顺序为先地线支架上平面,下横担的下平面,地线支架的下平面,横担的上平面,地线支架跟横担的尖部连接板。

(先做重要控制口)。

转入展开面。

干字塔顶平面的皮口值,心口值以及平口底线架的皮口值,心口值需要计算核对后确认图纸所给数值是否正确。

具体可在CAD下画出。

(1)求连接节点并连接补材。

(2)开合角(3)做连接板:先做挂线板,后做其它连接板。

组合角钢挂线点定孔选心线相交。

注意第二孔需要拉开距离。

做头部端连接,设置交点螺栓,做包钢接头。

平口地线架以及平口横担一定要校验心口数值,切忌不可做成撮口或开口。

干字塔头部横担/底线架在设置关键节点时切记不可以用等分点来制作,必须用偏移点来做,不然将造成搭接在节点上的补材位置偏移,单线图不在材心位置。

****************************************************************干字塔变坡处说明:双面板制作,主材角钢指下端的父角钢,火曲角钢指横材。

选火曲线由控制点定位。

火曲线间隙选10…方式选火曲线。

变坡点以上及以下两段主材上的点都宜修改设置为轴向坐标不变点,或者上段从上向下偏移,下段从下向上偏移。

并需要校验搭在变坡横材上的小补材的长度以及孔位。

连接横担时双面板连接属性选预定准线。

猫头屈臂,板: 由两根角钢来定义火曲线的弯曲板做法。

有火曲角钢连接,先用双面板做,选双面板,不选火曲线由控制点定位,交接方式选火曲线。

做完双面板后会出现第二面板不能贴在主材上,然后手动调节火曲基准角钢的偏移量,重新设计,直到板贴平无间隙为止,然后记下火曲基准角钢的偏移值。

退出程序。

再重新进入,然后先修改火曲基准角钢的偏移量,再用正常双面板来做。

仍旧不选火曲线有控制点定位,交接选火曲线。

忘了说先要锁定第二面主材,以免跑了。

第二种做法,1)先在侧面的点上连接一根A材,2)再求出两个火曲面主材的芯线交点,并将A材的两端定位方式设置为指定坐标,坐标为求出的两个点,此时A材所在的芯线位置即为火曲线,3)将A材两端肢法向偏移量设置为0,0,此时A材的棱线位置为火曲线,4)再计算A材芯线与第一火曲面主材角钢的芯线交点坐标,5)将A材指定坐标改为求出的坐标,并改回肢法向偏移量。

按照正常双面板做法,火曲角钢选A材,如有火曲间隙则在第3步加入火曲间隙值。

猫头建模:首先识图,定出变坡的控制口点。

连接横梁上的两根横材,并开合角。

如未在横梁处变坡则继续连材至变坡口。

摆正材始末端位置。

测量正面及展开隔面的芯口值。

从变坡口节点材向塔身变坡出连接辅助角钢2跟,下端向塔身主材的棱轴线投影G为(0,0),上端向火曲基准角钢的芯线火曲线或偏移准线投影,并给出火曲间隙。

以两根辅助角钢计算两根辅助材的工作的外棱线法线,并以其棱线上的点为基准点(用测量角钢关键点工具,方式选平推),确定出该基准平面法线位置。

将其他需要定出的控制点以此基准平面法线求出其Y值坐标。

输入控制口的X ,Y ,Z坐标,注意此Y坐标为皮坐标,连接其上的各段主材均需将其Y肢方向的肢法向偏移量设置为0 ,连接完各段主材,调整好偏移量。

并注意连材顺序。

以侧面弯曲板的基准角钢来确定连材的先后顺序。

一般是侧面弯曲板上火曲基准角钢的父角钢为先。

如果塔身以上的猫下巴处有交叉主材需要打断,则定出交叉点打断,并将上段角钢的终端定位方式改为(分两次偏移)并向未打断的角钢芯线平推,并指定垂直面法线(1,0,0)下段主材的始端也需要进行相同的修改。

组合角钢:在组合角钢属性中修改始末端X Y肢法向偏移量为0,0有时横担主材的始端程序会自动变为向塔身主材平推火曲线,这样会造成小材尺寸错误,在发生检测无法通过时需要逐个检查横担主材的始末端连接方式。

双面塔座(牛蹄板)程序只做上下段主材的连接,其他的斜材补材都需要逐一添加。

在有横担连接时亦要添加火曲线进行板件弯曲。

如嫌麻烦也可使用简化步骤,做双面塔座时不做上下主材连接孔,只出底板,然后上下各做单双面连接板。

组焊图中位置标示正确即可。

三面版完成后修改板外形改顶点类型为(1-2面火曲点),猫耳朵折叠板如果出板时折叠板孔位错误,出现全在一边的情况则需要更改TMA出图配置,将构建图选项下的钢板构建图中的(调整文字标注沿水平方向)设置为否4.0版双肢接横担弯曲板接主材端属性,投影楞线火曲线,基点法向偏移量负(半个板厚)火曲基准角钢为组合角钢,火曲间隙半个板厚+主材宽+火曲线间隙。

分段号操作分段操作必须要在透视图下进行,否则会出现部分构件无段号的情况出现,务必要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