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设计开题报告
[9] 文远芳.高电压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1.总的工作任务
(1)根据给定路径的平断面图,及导线型号,所在地气象条件,完成比载、弧垂、档柜等相关计算,绘制导线机械特性曲线。
(2)选择杆塔型式。选择绝缘子串型号规格及其金具,选择避雷线的规格及其金具,确定杆塔呼称高。
3.发展前景
在今后的输电线路发展中,将有以下几个特点:
(1)深入贯彻集约化管理思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材料规范;
(2)控制造价,降低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成本;
(3)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设计、评审、材料加工的进度;方便集中规模招标,方便运行维护。
4.国内外现状
(1)西电东送工程
中国大部分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负荷增长迅速。开发西部的水电和火电基地,实行“西电东送”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近十年来,山西、蒙西火电基地向京津唐电网送电,葛洲坝水电站通过±500kV直流线路向上海送电,南方互联电网将天生桥水电站和云南、贵州的水电送往广东、广西等“西电东送”措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蒙西、山西、陕西、宁夏、豫西火电基地的建设,黄河上游、金沙江、澜沧江、红水河、乌江等大型水电站的开发,以及“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的开辟,将加大“西电东送”的能力并促进电网的发展。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课题来源
2.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
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是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和生产管理等部门的意见进行设计。输电线路设计是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对以往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成果和建设经验的广泛吸纳,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和借鉴,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2、根据已知条件,完成导线地线弧垂曲线设计,杆塔型式确定,杆塔强度设计,杆塔室内定位设计,杆塔基础稳定性设计,导线地线防振设计。
4、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是:通过查询专业书籍的相关方面的内容来解决,二是:通过咨询指导老师来解决疑问。
5、在运用CAD制图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绘制电气主接线等图遇到问题时,一般通过查询《auto cad 2010电气设计基础教程》来解决问题。
(3)制作弧垂曲线模板。校验线间距离,线到接地体的安全距离,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悬垂角等。
(4)杆塔头部尺寸校验,杆塔强度设计。
(5)导线及避雷线的防振设计。
(6)基础稳定性设计。
2.进度安排
(1)选题,完成开题报告。
(2)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31日:根据给定路径的平断面图,及导线型号,所在地气象条件,完成比载、弧垂、档柜等相关计算,绘制导线、地线机械特性曲线。
(3)2008年10月31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验收,该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重要工程,也是亚洲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它的建成对于解决电网建设滞后问题,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电网技术发展和电网建设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2007年12月26日,武汉大学周文俊教授主持的“线路绝缘子串闪络路径及监测装置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电公司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该系统可成功监测出雷击导地线、杆塔等相关参数,并为进一步开展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理论分析和现场防雷技术措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据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的评定,该项目整体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009年6月4日,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的10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首次展放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10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对提高我国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水平、促进电网升级,推动国家电网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是电网工程建设积极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1.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求根据给出的原始资料(导线型号、线路路径、气象条件),完成导线地线弧垂曲线设计,杆塔型式确定,杆塔强度设计,杆塔室内定位设计,杆塔基础稳定性设计,导线地线防振设计。
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2.工程技术方案
2.具备的条件
1.通过autoCAD课程的学习,在绘制电气握了课题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流程,为课题的实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学习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C语言的编辑与应用等。
4.有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经验,对架空输电线路有一点的认识和了解。
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
1.现有基础
我在四年大学期间系统地学习了《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高电压技术》、《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等课程,阅读了与设计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从而能够很快地了解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情况,对我进行这个课题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作用。指导老师刘家芳在电气设计方面有着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工程设计经验,能够顺利的指导我们进行课题设计。
3.参考文献
[1] 李瑞祥.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2] 许建安.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孟遂民,孔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 陈祥和,刘在国.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通过输送容量及功率因数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2.准备采取的措施
1、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掌握输电线路的基本知识及应用,熟悉架空输电线路的器件选型和配置。
[5] 刘树堂.输电杆塔结构及其基础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 杨明力,赖旭华,熊先仁.架空输配电线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7] 尚大伟.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8] 张忠亭.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