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气集中抄表系统措施

水电气集中抄表系统措施

居民小区水气表集中抄表系统方案设计二0一一年一十一月五日目录第一章公司简介3第二章***直读式抄表系统介绍6一、系统结构6二、通信方式7三、设备简介11四、系统特点19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的功能说明20第四章水电表远程抄表系统总体规划21一、项目建设的意义21第五章商务楼远程抄表系统技术方案说明22一、基本情况(线路情况不明>22二、系统硬件组成及架构图22三、系统方案及报价23四、管理系统<客户端)主要功能24五、远程集抄设备功能简介25六、远程集抄系统验收方案25第六章水电表抄表系统培训方案26一、培训目的26二、培训对象26三、培训方式:26四、培训计划26五、培训内容27第七章成都***公司售后服务保障和承诺27一、售后服务承诺27二、系统质量承诺28附件:项目业绩31抄表系统项目名单31第一章公司简介公司主要致力于光电直读液封水表、干式水表、气表及其智能网络抄表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力求为供水、燃气、电力、热力等行业管理部门及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智能楼宇项目提供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通过十几年的持续投入和努力,拥有多个光电直读表关键技术发明专利(ZL2.3\2.7\2.0>,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认证,并与国内多家知名表业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它们的优质基表选型配套成光电直读智能表,产品以专业、质优、稳定、抄数准确在业内著称。

公司通过吸收国内外先进的高科技成果,努力寻找最合适的技术来集成智能楼宇的管理系统;同时,采用现代最新传感、自动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数据通讯技术和先进的单片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配合先进的电子工艺研制、开发、生产高稳定、高可靠性能的全智能化产品,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光电透射式直读智能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系列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产品,有着脉冲、卡表及其它“直读”产品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产品2002年投放市场以来,销售已遍及四川、深圳、广州、珠三角和海南、重庆、甘肃、湖北、天津、安徽、浙江、新疆、北京、吉林、辽宁、陕西等多个工业和居民住宅小区;销售量累计达100万户以上,其读数准确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也成为了全国集抄行业一致认可最理想远传抄表系统。

在已投入运行的直读式远程集中抄表系列产品项目中,有新建房、旧房改造、高层和多层等建筑;通讯方式有RS485总线、电力载波通讯、电话等多通讯方式。

光电直读表技术产生的背景过去几年,国内普遍采用脉冲式远传水表抄表,其实际应用效果都十分不理想,脉冲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对传统的表具加以改造:在户外安装一套计量系统,将每一个计量表传感器传出的数据,送到计数器存储,经过统计送到控制电路单元;所有的控制电路单元通过数据总线并连,可在数据总线上任何点上使用装有接收卡的计算机来抄收三表数据。

水表远传作为智能化小区的基本功能普遍受到重视,但从大量的市场反馈信息来看,采用脉冲计数表所做的水表远传基本上都存在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脉冲表计数原理来看:该系统所采用的表具是一种既能直观显示使用量,同时又产生计量脉冲信号的计量表具。

它在原有表具的转轮上加装磁,同时在表具支架上安装相应的感应设备<干簧管、霍尔器件等),每当转轮转动一定的角度,感应设备便产生一个感应脉冲,经过外围电路转变为电脉信号,驱动计数电路进行计数动作。

抄表时,由计数器累加值通过一定的分辩率<计量当量)计算便可以得到表具转过的相对值。

在住宅耗能自动抄收系统中,各种用户耗能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信号的各种转换均由所谓远传表具完成,它们都是在普通耗能表的基础上加装脉冲计数及数据传输模块得到的。

从脉冲表具计数器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方式来看,它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其中的技术因素产生出以下难以避免的问题。

a、系统必须每日24小时加电。

这样,不仅对供电要求极高,耗电量也相对较大,而且设备24小时工作,对表具各器件要求极高,也严重影响了表具使用寿命。

b、受外界客观环境影响,数据可靠性差:脉冲计量要求所有部件必须“始终如一”地可靠、有效地记录脉冲事件,既不能漏记每一次脉冲也不能误动作伪计数。

而在长期的工作中,断电、外界强电磁场、水管内水的回流等因素均会使计数电路误计或漏计脉冲而产生错误。

同时,脉冲表具极易通过加磁铁干扰脉冲、人为断掉采集器电源等方式破坏表具读数。

c、脉冲表具的计数机理决定了其结果必然是相对值。

这样,脉冲表具采集值完全依赖于初值,需要人为逐一置入正确的初值。

同时,这一特性决定了脉冲表没有任何自我纠错能力。

因此,脉冲表具数据可靠性无法保证。

总之,已有的脉冲表具计数器存在“容易发生计数错误,错误无法自我校正而造成误差积累,初值置入、数据校正必须依赖人工完成”等主要问题。

这使得脉冲远程采集数据与表具刻度盘示数不一致,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虽然厂商和科研部门对原有脉冲表进行改进<如防破坏报警,防干扰,加备用电源等措施),但这种种问题是由脉冲表具的机理决定的,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光电直读计数器编码智能表在解决远传智能表具这样一个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问题上,公司始终坚持“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方案论证,科技先行”的原则,以“计量准确,简单实用”为目标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开发实验,2003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研制了光电智能刻度识别智能表,并获得专利。

基于以上诸因素和市场反馈情况,我们提出了采用字轮刻度识别技术。

光电直读计数器编码智能表其特点为透射式光电转换直读表,读取抄表瞬间计数器字轮位置状态,采用光电编码器原理,将每个字轮作为一个码盘,五个红外接收管感应字轮上的透光槽射过来的红外光而引起的电平变化组成一组五位数码,译码后远传至系统计算机在抄表界面上显示与表具窗口示值相同的数字。

其优点:<1)、直透光电转换,直接可靠,不受时间和环境而出现判读困难和误码。

系统数据与基表数据完全相同,真正达到零误差实时抄表。

<2)、利用独特的编码技术,真正彻底解决了直读表进位时读数不准的难题.<3)、直读表计电子模块部分与表计内的计数器等装置没有机械接触,不影响原有计量精度,彻底解决了直读表计量精度的问题。

<4)、直接读取表计的窗口示值,不是累计脉冲数,没有累计误差,不需设置表底数、表常数等参数,无需存储数据,真正实现了可靠"读表"。

<5)、平时无需供电,只需在抄表瞬间供电,故障率和功耗低,使用寿命长。

<6)、电磁兼容(EMC>测试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克服了其它智能表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其稳定性的难题;且平时电子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不受系统是否发生过断电、故障或干扰甚至雷电的影响。

<7)、每个表计有属于本表的唯一电子身份编码,方便管理维护。

<8)、施工安装方便,节省系统施工成本。

第二章直读式抄表系统介绍一、系统结构直读式集抄系统由四级网络组成,从下至上分别是读数转换层、中继/供电层、数据集中层和管理层(见图1>。

图1 直读式集抄系统结构框图读数转换层读数转换层的作用是把各种计量表上计数器的显示值转换成与其对应的读数,并传送给上层设备。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各种直读式远传计量表。

中继/供电层中继/供电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向下属的直读式表计提供可控的工作电源;二是对通信线路上的信息进行中继。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中继器(RTU>。

数据集中层数据集中层的作用是定时读取和储存下属各表计的数据及传递实时操作命令。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集中器(TCU>。

管理层管理层的作用是对整个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提供查询、打印等功能。

该层的主要设备是电脑、打印机等。

通过管理层还可以将***系统的数据提供给其它管理系统使用。

直读式集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投入运行后,系统进入“待命”状态,此时只有集中器和中继器处于工作状态,可以随时接收来自管理中心的命令。

如果集中器接收到来自上层的操作命令,或者集中器内预设的定时抄表时间到,系统即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中继器先接通各直读表的电源,然后就可根据操作命令执行各项操作了。

如果连续15分钟(此时间可设置>内没有新的操作,则系统自动返回“待命”状态。

在日常情况下,管理层电脑不干预系统的运行,由集中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和次数对其下属表计进行抄表,并对所抄数据按一定格式存储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存储器中。

集中器对下属表计的定时抄表次数至少每天1次。

根据需要,管理层电脑可随时读取集中器中所储存的数据;也可以通过集中器实时地对任一表计进行操作(如读取抄表数据、执行通断控制、设置相关参数等等>。

管理层电脑对所读取的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后,向用户提供查询服务及输出各种报表。

二、通信方式直读式集抄系统在组成结构上类似于集散式控制系统,其数据通信由上中下三个层次组成(见图2>。

上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主站电脑之间的通信,中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其下属中继器之间的通信,下层通信是中继器与其下属直读表之间的通信。

这三层通信在物理结构上相互独立,对通信方式、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的要求各不相同,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如前所述,上层通信是指集中器与主站电脑之间的通信。

该层通信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较大,传输距离可能很远。

如图3所示,在实际项目项目中,上层通信经常采用的方式有RS232、电话网、GPRS、RS485、局域网等。

1、RS232串行通信方式如图3(a>所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式,用一根RS232串行电缆将集中器的RS232口与电脑的RS232口连接起来即可。

这种方式适用于集中器与主站电脑距离很近的场合,该距离应当小于15M。

这种通信方式的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很低,可靠性较高。

2、电话拨号通信方式如图3(b>所示,当主站电脑与集中器相距较远时,可采用这种方式。

主站电脑和集中器各自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与电话网连接,从理论上讲,只要通电话的地方,都可采用此方式,因此它的传输距离不受限制。

这种通信方式的可靠性会受电话网传输质量的影响。

(a> (b> (c> (d>图3 ***系统上层通信方式3、GPRS通信方式如图3(d>所示,当主站电脑与集中器相距很远,并且无法采用电话拨号或者电话距离太远布线费用太高,可采用这种方式。

4、RS485串行总线通信方式如图3(c>所示,当主站电脑与集中器之间有一定距离,并且一个项目中有多台集中器时,可采用这种通信方式。

该方式要求集中器具有上行RS485通信接口,主站电脑也通过一个RS232/RS485转换器与串行总线相联。

在理论上,电脑与集中器间的最大距离可达到1200M,如增加中继器则还能延长传输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