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答案)粮油检验员试题1

(标准答案)粮油检验员试题1

单位名称:——————————————姓名:————————————————一、选择题1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2 对定量分析的误差要求()。

(A)等于零(B)越小越好(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D)略小于允许误差3 销售、调运时实施检验,其目的是()。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4 行政执法时对市场粮油质量进行监管,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B)采用选择性扦样的方法扦样(C)扦样部位应有针对性(D)只检测某一项或几项指标5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

(A)制度(B)规章(C)法律(D)约束机制6 根据稻粒()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籽粒分为四类。

(A)粒质(B)生长期(C)粒形(D)长度7 粮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组成。

(A)混合水(B)离子水(C)结晶水(D)结合水8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全面的经济效果。

(A)最佳规则(B)最佳秩序(C)最佳效益(D)最佳方法9 间接碘量法是利用(),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反滴定的方法。

(A)I-与还原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B)I-与氧化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C)I-与酸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D)I-与碱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10 碘染色法鉴别糯性稻谷与非糯性稻谷,其结果是非糯性稻谷呈()。

(A)深兰色(B)棕红色(C)粉红色(D)黄绿色11 测定小麦杂质时,规定的绝对筛层的孔径为()。

(A)1.5mm (B)2.0mm (C)3.0mm (D)5.0mm12 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标为出糙率应大于等于()。

(A)73.0% (B)75.0% (C)77.0% (D)79.0%13 测定粮食水分时,干燥器中的变色硅胶保持有效的颜色为()。

(A)红色(B)绿色(C)黄色(D)蓝色14 稻米心白粒是指米粒()部位呈白色不透明的粉质白斑。

(A)腹部(B)背部(C)中心(D)腹部和心部15 检验粉类粗细度时,按规定的筛层筛理,上层筛的筛上物应()。

(A)全部通过(B)<1.0%(C)<5.0%(D)<10%16 大米的杂质包括矿物质、其它杂质和()。

(A)稻谷粒(B)稗粒(C)糠粉(D)小麦粒17 粮油品种中不易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品种是()。

(A)花生(B)玉米(C)棉子(D)大豆18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19 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单位。

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吨。

(A)50 (B)100 (C)200 (D)25020 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0.1 g (B)0.01 g (C)0.001 g (D) 1.0 g21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一级浸出油溶剂残留允许量为()。

(A)不得检出(B)≤10mg/kg (C)≤50mg/kg (D)≤100mg/kg22 常规试剂配制用水为()水。

(A)自来水(B)一级水(C)二级水(D)三级水23 一级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绿色,用符号()表示。

(A)AR (B)GR (C)CP (D)LR24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硅胶吸收水分后,变为()色(A)粉红(B)深绿(C)浅黄(D)天蓝色25 对于数字0.006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位有效数字(B)三位有效数字(C)四位有效数字(D)五位有效数字26 在粮油质量检验中,常采用()的平均值报告检验结果。

(A)双试验(B)对比试验(C)平行试验(D)空白试验27 透明度、气味、滋味等()反映了油脂的加工精度以及感官品质的好坏,(A)感官指标(B)营养指标(C)物理指标(D)化学指标28 小麦制粉后,保留在小麦粉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和麦谷蛋白。

(A)麦清蛋白(B)麦球蛋白(C)麦醇溶蛋白(D)麦盐溶蛋白29 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将测定液放到沸水浴中加热,使淀粉糊化的目的是()。

(A)便于酶进行水解(B)便于糖的析出(C)使酶的活性增加(D)使淀粉分子运动加剧30 当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时,蒸煮时吸水率高,体积膨胀率大,糊化温度高,米饭蓬松,较硬。

(A)小于12%(B)12%~19%(C)20%~24%(D)大于24%31 检验食品、粮食、油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A)索氏抽提法(B)酸水解法(C)氯仿-甲醇法(D)直滴式抽提法32 小麦粉湿面筋中含水为()。

(A)35%~40%(B)45%~50%(C)55%~60%(D)65%~70%33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物理特性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进行的()。

(A)生理特性(B)化学特性(C)物化特性(D)生化特性34 支链淀粉分子与碘形成的复合体呈()。

(A)红色(B)蓝色(C)蓝紫色(D)红紫色35 制定扦样方案应该确定()。

(A)总体范围和扦样单元(B)总体范围,扦样单元由扦样人员灵活掌握(C)扦样单元,总体范围由扦样人员灵活掌握(D)总体范围,扦样单元由受检方确定36 某化验员对试样进行4次分析,个别偏差为+0.3、+0.2、-0.1、-0.4,绝对平均偏差的值是()。

(A)0 (B)0.2 (C)0.25 (D)0.337 在恒温条件下,一定量的小麦粉中加适量水,在粉质仪的揉面钵中被揉合,面团()、稳定及弱化的变化。

(A)拉伸(B)弱化(C)形成(D)糊化38 油脂酸值是中和1g油脂中所含()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A)总酸(B)游离脂肪酸(C)有机酸(D)无机酸39 测定油脂过氧化值时,在溶解的试样中加入()的碘化物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作用析出游离碘。

(A)微量(B)少量(C)适量(D)过量40 我国粮油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磷化物允许量为()。

(A)不得检出(B)0.05mg/kg (C)0.5mg/kg (D)5.0mg/kg41实验结束后,通常采用()清洗揉面钵中和螺旋搅拌叶片上粘附的面团。

(A)温水,细纱布(B)稀盐酸,细毛刷(C)稀碱液,细毛刷(D)温水,钢丝球42为保证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测定的准确性,可()采用标准小麦粉进行仪器校正。

(A)每次实验前(B)每日一次(C)每年一~二次(D)五年一次43直线回归方程y=a+b x,式中b表示()。

(A)自变量(B)因变量(C)截距(D)斜率44精密度的大小是由()误差决定的。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D)都不是45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时,预展操作的目的是()。

(A)初步分离AFTB (B)平衡吸附剂(C)分离提取液中的溶剂(D)消除脂肪、色素的干扰46钼蓝法定量分析磷化物操作中,褪去高锰酸钾颜色所用试剂为()。

(A)亚硫酸钠(B)硫酸钠(C)碳酸钠(D)碳酸氢钠47钼蓝法定量分析磷化物操作中,加入氯化亚锡溶液的目的是()。

(A)作为氧化剂,将磷钼酸铵氧化为蓝色化合物钼蓝(B)作为还原剂,将磷钼酸铵还原为蓝色化合物钼蓝(C)作为氧化剂,将磷钼酸铵氧化为无色化合物(D)作为还原剂,将磷钼酸铵氧化为无色化合物48磷化物测定时蒸馏吸收装置中洗气瓶中装入饱和硫酸肼溶液的目的是()。

(A)吸收硫化物(B)吸收还原性气体(C)吸收氧化性气体(D)吸收二氧化碳49磷化物定性分析时,硝酸银试纸变色、乙酸铅试纸不变色,表示样品中磷化物含量为()。

(A)严重超标(B)超标(C)阳性(D)磷化物未检出50馒头的比容是指蒸制后()比值。

(A)馒头体积与面团质量(B)馒头体积与馒头质量(C)馒头体积与面团体积(D)馒头质量与馒头体积51评价小麦、小麦粉的食用工艺品质最直接的方法是()。

(A)加工成特定的面制食品,然后进行成品感官评价(B)进行面团揉和特性测定(C)分析其营养指标、化学指标(D)分析理化指标、营养指标52面团达到最大稠度的时间长、有较长的稳定时间和较小的弱化度、评价值大的小麦粉为()。

(A)弱力粉(B)普通粉(C)中力粉(D)强力粉53面团揉和过程粉质曲线上沿线到达峰值前第一次与500F.U.线相交,以后曲线下降上沿线第二次与500 F.U.线相交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相应的时间差值称为()。

(A)形成时间(B)稳定时间(C)断裂时间(D)揉和时间54测定粉质曲线时,若粉质曲线中线峰值位于(),重新测定时需增加加水量。

(A)<480F.U. (B)480F.U.~520F.U. (C)500F.U.~520F.U. (D)>520F.U. 55小麦粉的吸水量是指100g水分为()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时所需的水量。

(A)14%,500 F.U. (B)15%,500 F.U. (C)14%,1000 F.U. (D)15%,1000 F.U.56原粮标准中不完善粒检验中不检未熟粒的粮种是()。

(A)稻谷(B)小麦(C)玉米(D)大豆57长度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的米粒,称为整精米。

(A)1/2 (B)2/3 (C)4/5 (D)完整的米粒58筛下物和()组成粮食、油料的杂质。

(A)无机杂质(B)有机杂质(C)无机杂质、有机杂质(D)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以及异种粮粒59要保持分光光度计内的干燥,经常更换()内的硅胶干燥剂(A)分光光度计仪器罩(B)电源室和比色皿(C)检测器和比色皿(D)单色器和样品池盒60标准溶液的浓度等于或低于()mol/L,应在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A)0.01 (B)0.02 (C)0.05 (D)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