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工技师、高级技师试题及答案共11页

工程测量工技师、高级技师试题及答案共11页

工程测量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样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平面位置和高程、地物地貌的形状2、圆曲线、缓和曲线3、弦切角4、坐标X、Y和高程H5、水平、气泡居中6、平面位置、高程7、0.38、0.2m9、墩顶构造图10、项目竣工验收11、±0.00标高12、平面位置、高程13、向内移动一、填空题(20分)1、地形测图的主要内容:一是测定地形特征点的__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在图上描绘_地物地貌的形状。

2、铁路曲线按性质分有_圆曲线__和_缓和曲线两种。

3、曲线测设中的偏角指的是曲线上该点的__弦切角_。

4、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而点的位置是以崩离析坐标X、Y 和高程表示的。

5、竖盘指标差是指当视线__水平_,竖盘指标水准管_气泡居中或补偿器打开的情况下指标读数与正确读数之差。

6、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其中测水平角是为确定点_平面位置_,而测竖直角是为间接测量点的_高程_。

7、水准测量时,为了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一般规定高度不得低于0.38m。

8、某地形图的比例为1:2000,则其测图的比例尺精度为_0.2米。

9、桥墩是桥梁的中间支沉部分,它由基础、墩身和墩顶三部分组成,桥墩图包括桥墩总图、_______________和墩顶钢筋布置图等。

10、项目施工管理的三个阶段分为:项目施工准备、项目正式施工、_______________。

11、建筑设计常以建筑物底层内坪标高即_______________,为高程起算点。

12、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建筑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测设到地面上。

13、在两端切线已定的情况下,如果在圆曲线的两端加入缓和曲线,圆曲线必须。

二、名词解释(8分)1、地形图——2、控制测量——3、比例尺——4、中误差——三、判断题(对的划ü,错误的划×,10分)1、在测设线路中线的位置时,首先要把曲线的位置测设出来,然后再测设直线。

()2、转向角是线路前进方向的每个交点处,前视方向线偏离后视方向之延长线的转角。

()3、圆曲线基本要素中,转向角α是事先直接测出的。

()4、在线路上,百米桩和加桩都属于控制桩。

()5、隧道洞内水准点应每隔200~500米设一个高程控制点,以便利检查()6、在竣工总平面图编制中,对于隐蔽工程,应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编制()7、房屋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分为三种形式:采用导线、采用控制网、采用建筑基线()8、山尖与洼地的等高线形状相近。

()9、等高线的间隔越小,越能详细地表示地面的变化情况。

()10、地形测量中,碎部点是越多越好。

()四、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15题为单选题;16~20题为多选题,选错一个答案不给分)1、线路上DK10+000中的DK的意思是()A、定测里程B、初测里程C、既有线里程2、图示比例尺一般都画在地形图的底部中央,以()为基本单位。

A、1cmB、2cmC、5cm3、在桥梁设计时,为使列车运行时梁的两侧受力均匀,梁的工作线应尽量接近线路中线,梁的布置应使工作线的转折点向线路中线外移动一段距离,这个距离称为_______________。

A、桥梁偏距B、桥梁偏心距C、桥墩施工误差D、桥墩偏距4、曲线桥梁的桥墩在施工中,原定位桩常被破坏,为便于施工,在施工范围内需钉设高护桩,一个曲线桥墩需钉设____________个护桩。

A、2B、4C、6D、8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_________、桥梁控制测量、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墩台的细部放样及梁部放样等。

A、平面控制测量B、高程控制测量C、三角网测量D、桥轴线长度测量6、仪器在缓圆点或圆缓点对曲中点的偏角δQZ=()A、α∕4B、(α-2β0)∕2C、(α-2β0)∕47、加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精度与无缓和曲线的曲线精度相比,精度要求()A、高B、低C、相同8、在缓圆点(或圆缓点)设置圆曲线,当仪器视准轴的误差很微小时,即在100m的距离范围,正倒镜偏差不超过(),可采取倒转望远镜的方法测设。

A、5mmB、10 mmC、15mm9、若某曲线上缓和曲线长l0=20,且i1=7′09″,则i2=()A、14′18″B、28′36″C、42′54″10、用切线支距法测设曲线,如果值很大时,不易准确,影响精度。

因此一般应使y没值限定在()以内。

A、20mB、25mC、30m11、在测设曲线时,置镜点与测点的距离宜在()米以内。

A、100B、200C、30012、为了提高曲线测设精度,必须首先注意提高()的测设精度,特别是注意提高切线测量的精度。

A、偏角B、加桩C、主点13、缓和曲线的总偏角是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的()倍。

A、1/3B、3C、2/314、自圆心向主切线作垂线的垂足到ZH或HZ点的距离称为()。

A、切垂距B、外矢距C、中心距15、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时的平面控制网坐标必须采用()16、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A、附和导线B、闭合导线C、精密导线D、支导线A、定测阶段的平面坐标系B、独立坐标系、C、一般采用定测阶段的平面坐标系17、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可采用()。

A、导线B、三角网C、建筑基线D、建筑方格网18、建筑方格网测设要求为()A、经纬仪不低于J6级,角度测量采用正倒镜测回法B、鉴定过的钢尺量边,采用精密丈量法C、主轴线选在场地中部或建筑定位要求高的地方,并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D、测设精密符合要求19、隧道贯通测量误差包括()。

A、纵向贯通误差B、曲线贯通误差C、横向贯通误差D、高程贯通误差20、新线定测阶段主要测量工作()。

A、线路中线测量B、线路纵断面测量C、线路横断面测量D、导线测量五、论述题(26分)1、已知一个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完成后,为保证方案的实施应制定保证措施,请你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说明保证措施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6分)2、怎样检验S3水准仪的i角误差(简述操作步骤)?(6分)3、地形图的主要用途有哪些?(6分)4、请你根据工作经历,简述对一座水电站的施工控制网的实施方案?(8分)六、计算题(16分)1、已知BM10~BM11之间为0.8Km,BM10的高程为201.013m,其往返水准测量记录如下表,试问BM10~BM11的往返闭合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其测量是否合格?如果测量合格,试计算出BM11的高程。

(6分)测点后视前视高差仪器高高程转点中间点+-BM10 3.211 201.013 ZD1 2.014 1.116 ZD2 2.567 1.010 ZD3 1.923 0.582 ZD4 2.707 0.723 BM11 1.035 ∑ 12.422 4.466 BM11 1.352 ZD1 0.903 2.417 ZD2 0.305 1.565 ZD3 1.521 2.701 ZD4 0.904 2.414 BM10 3.841 ∑ 辅助计算2、已知一闭合导线如下图,试计算出该闭合导线中2、3、4点的坐标,并验算是否合格(10分)。

点号观测右角° ′ ″ 改正后右角°′″ 坐标方位角°′″ 边长计算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点号△X △Y △X △Y X Y 1 89 36 36 200.00 200.00 1 135 23 00 78.162 89 33 54 2 129.34 3 73 00 18 3 80.18 4 107 48 30 4 105.22 1 1 ∑ 四、参考答案(一)技师一、填空题(10分)1、高程2、两点间的高差3、1:100004、用户设备5、主机6、纵断面线形7、墩顶构造图8、项目竣工验收9、±0.00标高10、为工程的扩建或改建提供原始依据二、判断题(对的划Ö,错的划´)1、Ö2、´3、Ö4、Ö5、´6、´7、Ö8、´9、Ö 10、Ö 11、´ 12、´13、Ö 14、´ 15、Ö 16、´ 17、´ 18、´ 19、Ö 20、´ 21、´ 22、´23、Ö 24、Ö 25、´三、选择题1、B2、A3、D4、D5、D6、C7、B8、B9、D 10、A四、简答题1、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1分)2、根据视距读数、中丝读数及竖直角计算测站与测点之间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称为视距测量。

或: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可同时测定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

(2分)3、线路复测:(1)线路中线是施工的平面控制系统,也是路基的主线,在施工时必须保持定测时的位置,在施工前须进行一次中线复测,并把定测时的中想恢复出来(1.5分)(2)同时检查定测资料的可靠性,这项工作称为线路复测(1分)4、隧道贯通测量:(1)在隧道施工中,两个相邻掘进面按设计要求在预定的地点彼此贯通,称为隧道贯通(1.5分)(2)为隧道的贯通而进行的所有相关测量工作,称为隧道贯通测量(1分)5、简述直线隧道进洞测量的过程,并画出示意图:(1)如图(0.5分)(2)A、D两点为隧道洞口投点,位于线路中线上,以AD为坐标纵轴,根据洞外控制点A、B和C、D点的坐标反算,分别计算放样角和放样距离(1分)(3)放样时,仪器分别安置在A点,后视B点,安置在D点,后视C点,相应地拨角和测距,就得到洞口的进洞方向(1分)6、简述涵洞施工放样的步骤:(1)在涵洞放线时,首先要放出涵洞的轴线位置(1分)(2)据设计给出的涵洞所在里程,放出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的交点(1分)(3)根据涵洞的轴线与线路中线所构成的夹角,放出涵洞的方向(0.5分)7、答:程序:第一步为控制测量;第二步为碎部测量。

(1.5分)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5分)8、答:1)有限性: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2)集中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高;3)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差不多;4)抵偿性: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多而趋向于零。

(每答对一个给1分)五、综合题1、(10分,每空0.5分,评定精度3分)2、(10分)解:1)缓和曲线的偏角是:i0=1/3β0=2°17′30″/3=0°45′50″ (1分)i1=i0/4=0°02′51.9″ (1分)i2=22×i1=0°11′27.5″ (1分)i3=32×i1=0°25′46.8″ (1分)i4=42×i1=0°45′50″ (1分)2)操作步骤:①置镜于HY点,后视ZH点;(1分)②将视线方向水平读数配置成180°±2i0(曲线向左转时取“+”,曲线向右转取“-”)(2分)③松开制动螺旋,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平读数为0°00′00″的视线方向即是HY点的切线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