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病害的病原

植物病害的病原

植物病虫害防治
植物病虫害防治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 第三章 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五章 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 植物叶、花、果部病害
第七章 植物枝干病害 第八章 植物根部病害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
Table of Contents
植物病原菌物
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方式: a 断裂; b 裂殖; c 芽殖; d(原生质)割裂
无性 孢子
游动 孢子
孢囊 孢子 分生 孢子 厚垣 孢子
节孢子
(1)节孢子(Arthrospores)
由菌丝断裂而成,又称粉孢子或裂孢子。
2)游动孢子(zoospore)
产生在由菌丝膨大而成的游动孢子囊内,以原生质割裂方式 形成。孢子通常为圆形、洋梨形或肾形,无细胞壁,具一根或两 根鞭毛,能够游动。为根肿菌、卵菌及壶菌的无性孢子。
5)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s)
是由菌丝中间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和细胞壁 变厚而形成的休眠孢子。
厚垣孢子
常 见 的 无 性 孢 子
节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芽生孢子
丝 状 真 菌 的 无 性 孢 子
分生孢子
芽生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孢囊孢子
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中,环境适宜的条件下 可以重复产生多次,在病害传播和流行中起重要作 用。但其抗逆性差,环境不适宜很快失去生活力。
3)附着枝:若干寄生真菌由菌丝细胞生出1—2个细胞的短
枝,将菌丝附着于宿主体上。
菌丝组织
菌丝组织: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菌丝有时可以疏 松或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组织化的菌丝组织。 菌丝组织可分为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两种。 菌丝组织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特殊结构
菌核(sclerotium)
由菌丝组成的紧密的 耐久体。 形状大小各异,质地 坚实。 菌核外部为拟薄壁组 织,内部为疏丝组织。 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 用。
3)孢囊孢子 (sporangiospore)
以原生质割裂方式形成于孢子囊内,有细胞壁,无鞭毛,不 能游动。为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4)分生孢子(conidiospore)
是最常见的一类无性孢子。可着生于已分化的分生孢子梗或
具有一定形状的小梗上,也有些菌物的分生孢子就着生在菌丝的 顶端,或产生在一定的产孢结构如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上或 分生孢子器内。为子囊菌、担子菌及无性型菌物的无性孢子。
菌物是植物病害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生物。
在植物侵染性病害中,菌物引起的病害种类和数量约占70-80%。
(一)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
1.菌物的营养体
典型的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称为菌丝(hypha) 。 多根菌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mycelium) 。
细胞形态
无隔膜菌丝
有隔膜菌丝
高等菌物的菌丝有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称为有隔菌丝; 低等菌物的菌丝一般无隔膜,通常认为是一个多核的大细胞,称为 无隔菌丝。
枝,侵入细胞 内分化成指状、球状或丝状,用以吸收细胞内的营 养。
2)附着胞:许多植物寄生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
大, 并分泌粘性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这一 结 构就是附着胞,附着胞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感染菌丝,以侵入 宿主的角质层而吸取营养。
当感染植物的时候,这种附着胞 牢牢地附着到宿主的叶片表面, 并且通过提高附着胞内渗透压活 性物质的浓度产生巨大的膨压, 射出一钉状结构进入植物细胞, 为真菌的感染炸开一条通道。 真菌禾生刺盘孢(C. Graminicola) 的附着胞的压力为5.35Mpa; M. grisea附着胞的压力8.0Mpa, 相当于我们用高压蒸汽灭菌压力 (0.1Mpa)的50-80倍。
营养体的主要功能和变态
功能:寄生菌物以菌丝侵入寄主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
菌丝的变态:对于不同的真菌来说,菌丝在它们的长期进化
过程中,对于相应的环境条件已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并明显地表 现在产生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特化结构上。也称菌丝的变态。
菌丝的变态
1)吸器(haustorium): 一些专性寄生菌物从菌丝上分化出来的旁
2)菌物的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
有性繁殖:两个性细胞(配子gamete)或性 器官(配子囊gametangium)的结合产生新 个体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 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 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 染色体数是二倍(2n)。 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 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毒
植物病原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
非生物性病原
一、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fungi),过去称之为真菌。
菌物的主要特征 :
有真正的细胞核;
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叶绿素
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 细胞壁主要为几丁质或纤维素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
菌核
菌索(rhizomorph)
由高等真菌的菌丝纠结 而成的一种索状物。 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 部为疏丝组织。 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 还有扩展的功能。
子座(stroma)
由菌丝组成的一种块状或垫状 物,有时其内部还混有部分寄 主组织。 通常在子座的上面或里面产生 真菌的繁殖器官和孢子。 有抗不良环境和繁殖的功能。
接合子
核 配 双核细胞 n+n 质 配 二倍体 2n 单倍体 n
减数分裂
菌物的有性孢子:
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
卵孢子(Oospores)
2.菌物的繁殖体
无性繁殖: 产生无性孢子 菌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产生有性孢子
菌物产生孢子的组织或机构统称为子实体(fruit body)。Fra bibliotek构简单的子实体
曲霉的分生孢子头
孢子囊
青霉 的帚 状分 生孢 子梗
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产有性孢子
产无性孢子
1)菌物的无性繁殖和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直接从营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