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副井底车场扩刷补充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副井底车场扩刷补充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57
副井底车场扩刷补充安全技术措施通
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副井底车场扩刷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工程概况:
随着我矿改扩建工程的不断进展,原有副井底车场断面已不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对副井底车场进行扩刷。

原措施要求巷道采用半圆拱断面,锚网喷支护;由于巷道为原老旧砌碹巷道,巷道顶板出现离层现象,考虑此巷道为永久巷道,经矿决定采用29U型钢加锚网喷联合支护,巷道净宽4800mm,净高4000mm,工程量约100米。

二、施工准备:
1、技术科给出巷道扩刷位置的中线及腰线。

2、掘进所用的各种工具、材料、设备及设施准备到位。

3、对扩刷段的风、水管路,电缆进线保护。

4、备足U29型钢棚(每架钢棚由3段组成,腿长1.6m),拉杆和必需的撑木。

5、足够的水泥背板。

三、支护材料及支护参数
U型钢:U29型钢棚距900mm
水泥背板:1200mm×150mm×70mm
锚杆:¢20mm,长2300m螺纹钢树脂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锚杆螺丝预紧力不小于
120N·m,
锚固剂: Z2360,2卷/根;
锚索:Φ15.24mm L=7000mm钢绞线,锚索间排距1600mm×1600mm;
锚固力:锚索锚固力不小于200KN,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0 KN;
金属网:Φ6mm钢筋网,规格2000mm×1000mm (长×宽);网目规格100mm×100mm;网搭接压茬长度不得小于100mm,每隔200mm采用14# 铁丝紧固联网;
砼:C20 厚度150mm
水泥: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子:中粗砂干净不含杂质,
小石子:粒径不大于10mm,含水率为7%~10%,
四、施工方法:
施工工序;施工前准备(备料、安全检查、画轮廓线等)→定眼位→打眼→检查瓦斯→装药连线→撤人站岗警
戒→爆破→检查瓦斯及爆破效果→敲帮问顶→移前探梁→打注锚杆(索)挂网→架设U型钢梁→洒水降尘→装岩→→挂线→喷浆成巷。

采用“三八制”作业及“一掘一锚一架一喷”的施工作业法。

每班按一个循环组织,循环进尺0.8 m,三个班任务均为:掘进一棚,打注一棚锚杆(索),架一棚,初喷一棚,挂线喷砼成巷
永久支护距工作面距离最小为200mm,最大为
1000mm。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迎头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进行,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1、根据中腰线按要求将巷道扩刷至宽4.95米,高4.15米,拱高1.75米。

2、架设钢架棚前先搭接脚手架,脚手架采用两帮搭设钢管梯,中间用70mm厚木板搭接,梯子必须放平竖稳,木板长度4.4-4.6米。

人员在超过两米高的脚手架上作业时,必须系保险带。

3、架棚时,先根据中线定出两侧棚腿位置,拉两侧三角线、腰线校准后挖出腿窝,打好两帮拉杆,固定牢固后,每侧两人站在脚手架上,人工抬起棚梁安装到棚腿
上,上齐卡缆、拧紧固定螺栓,调整固定后,U型棚与锚网巷壁之间均匀布置水泥背板(附图),背板必须背牢刹紧。

按棚距800mm再架设下一棚。

4、u型钢棚棚间布置5根拉杆连接,巷中顶部布置一根,第二组位于拱基线上800mm处,第三组布置在拱基线下500mm处。

五、支设支架的基本要求:
1、29U型钢架棚和锚杆锚索及其它附件的材料和加工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

2、29U行钢支架装配附件必须齐全,无锈蚀现象,螺纹部分有防锈油脂。

3、29U型钢支架棚距800mm,若顶帮破碎严重可缩短至600mm。

4、钢支架安装允许偏差,横向和高程均为±50mm,垂直度为±2°。

5、钢支架立柱埋入底板深度应不得小于200mm,并不得置于浮渣上。

6、钢架与壁面之间必须楔紧,相邻钢支架之间应连接牢靠。

7、拉杆的安装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技术措施
(一)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U型钢棚装卸车时每根必须由两人一组进行配合。

2、抬棚时两人必须使用同一肩,且口号一致,步调一致。

3、前方抬棚人员双手不能放在棚梁前段,以防手被碰上。

4、在行走过程中施工人员注意互相配合,观察周围环境情况,看号行走线路,防止绊脚。

5、物料必须在现场靠帮码放好,并且要放稳放牢,防止人员碰到伤人,而且不能影响行人和通车。

6、每班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巷道杂物,保证道路畅通。

(二)架U型钢棚安全技术措施
1、架设支架时前后人员应配合协调,步调一致,统一听从班长指挥,以免架棚歪倒、落下伤人。

2、架设支架立柱腿时,立柱时要同时喊号,防止人员挤伤手,柱腿立好后分别由两人扶好,防止倾倒伤人。

3、立柱腿时,按准确位置挖出柱窝,柱腿要放在实底处安设,防止棚腿歪斜、不正或悬空。

4、支设29U型钢支架时,工作人员要佩戴好手套,防止支架上的铁销或毛边划伤手。

5、在支立棚腿时,必须扶牢、扶稳,预防碰伤,发生意外。

6、棚腿结合处必须连接牢固,棚不钮斜,不前倾后
仰,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7、架棚时,要设专人监护指挥,架棚时必须在棚与棚间加5道拉杆连接固定,保证构件齐全牢固。

背板要前后成线。

顶帮必须接实背牢。

8、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准确控制U型钢棚距,架设迈步必须一致。

9、检查梁、腿接口,棚腿两端至中线的距离,腰线至棚梁及轨面的距离,拉杆、卡箍、螺丝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标准,是否连接牢固。

10、人工上梁时,必须两人以上协调合作,不得将手伸入梁腿接口处,上梁及背板接顶时,非作业人员严禁棚下逗留。

11、架棚时,梁与腿搭接吻合后,在两侧各上两只棚卡缆,上好拉杆后按中腰线将支架调整,再将棚卡子上紧,接顶背帮。

12、为防止钢架棚棚腿钻底,棚腿必须将腿窝挖到实底,并垫实、垫牢。

13、在架棚时,施工地点必须由一名有经验工人看护顶板。

14、严禁交叉作业,作业时,施工人员要互相配合,注意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严禁相互碰撞。

(二)搭接脚手架及其它
1、架棚前,要检查顶帮支护完好情况,找掉浮矸浮煤,然后搭设牢固脚手架,脚手架必须搭接牢固,放平、放稳。

人在脚手架上工作时,要集中精力,架上要保证无杂物,踩好站稳。

2、搭设脚手架必须水平,搭设要牢固、可靠,架腿要深入底板100mm,上人前必须由班长再检查一遍,确认安全后再上人工作,脚手架上人员施工时,脚手架下严禁有人。

3、人员在脚手架上作业,脚手架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佩带保险带,保险带必须牢固生根在打注好的锚杆上,人员上下必须在脚手架两侧搭设专用梯子。

4、脚手架上方前后两侧要设置留绳,留绳高度为脚手架面以上1.2m。

留绳必须生根在两帮打注的锚杆上,且生根要牢靠。

5、人员通过脚手架时,必须经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同意,方可通行。

6、人员在脚手架上作业时必须站稳抓牢。

7、人员抬放钢梁及其它物料,必须抬稳、抓牢、行动一致,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8、使用风镐挖柱窝时,要将压风管路理顺固定,接头要牢固,不准用铁丝代替U型卡。

9、区队长必须跟班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巷道内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淤泥、积水长度不超过5m,深度不超过0.1m)。

浮矸(煤)不超过轨枕上平面。

材料工具码放要整齐。

11、各岗位工必须持证上岗,遵章作业,自主保安,相互保安,不能保证自身和他人安全者不准下井。

12、巷道施工完毕后,必须将巷道内的脏杂物及时清理干净。

做到工程料净现场清。

13、本措施未尽事宜与《副井底车场扩刷安全技术措施》一并执行。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