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PPT课件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PPT课件


治疗方案
A. ≥2种抗菌药联合, 包括碳青霉烯类 B. ≥2种抗菌药联合, 不包括碳青霉烯类
C. 单用氨基糖苷类 D. 单用碳青霉烯类 E. 单用替加环素 F. 单用黏菌素 G. 无有效治疗药物
13
Clin Microbiol Rev 2012; 25: 6827.
2011年:MDR-专家共识推荐替加环素治疗 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感染
9
Tzouvelekis LS, Clin Microbiol Rev 2012, 25: 682.
碳青霉烯类药物作用于产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可通过下列方式: • 碳青霉烯类 MIC<4mcg/mL • 高剂量、延长输注方案 • 若情况允许,可与另一种活性化合物联合使用
10
Daikos & Markogiannakis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1;17:1135.
近期支持联合治疗产KPC酶菌的研究
• 41例菌血症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联合治疗组28天死亡率为13.3%,而单药治疗组28天死
亡率为57.8%(P = 0.01)
• 多变量分析显示,联合方案治疗是增加生存率的独立因
素(OR值0.07,P = 0.02)
• 最常使用的联合治疗方案为粘菌素或替加环素联合碳青 霉烯类药物(死亡率为12.5%)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酶烯类治疗失败率可达75%
15项研究a中50例碳青霉烯类单药治疗的CPE感染结果
碳青霉烯类药物 MIC(ug/ml)
患者例数
治疗成功 患者例数
治疗失败 治疗失败率(%) 患者例数
小计
总数
a 见参考文献25,64,67,81,113,143,153,159,162,240,252,257,258,269和275. b P = 0.02, OR = 7.5, 95%置信区间 = 1.32-42.52.
对于重症感染的MDR阴性菌感染的推荐建议
病原体
单一感染 混合阳性菌和阴性菌感 染
产ESBLs肠杆菌 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 MDR铜绿假单胞菌
一线治疗方案
二线治疗方案
经验性治疗推荐方案:
碳青霉烯;替加环素单药或联合抗铜绿假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多粘菌素 单胞菌药物治疗药物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
多重耐药菌定义
多重耐药
MDR
≥3 类抗菌药物 耐药
广泛耐药 XDR
仅1-2种药物 敏感(一般指 多粘菌素和替 加环素)
PDR 全耐药
全耐药(包括 多粘菌素和替 加环素)
包括药物 • 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 • 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
Matthew E. Falagas, et al. CID 2008:46(1): 1121-1122
ESBLs
ESBLs的基本概念
产生菌株 大肠、肺克杆菌,目前扩展到其 它G-杆菌如绿脓、沙雷氏菌
ESBLs菌株感染治疗原则
1. 碳青霉烯类(泰能等):最适宜,疗效最确切; 2. 复合制剂(舒普深或特治星等):应用时剂量
应适当加大,但有少部分病例无效; 3. 头霉素类也可应用,但有30%的菌株无效; 4. 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应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选择。
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 一半以上大肠埃希菌产ESBL
2005-2012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 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高
产ESBL菌检出率(%)
产ESBL大肠埃希菌(% 大肠杆菌)
产ESBL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产ESBL奇异变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2005年 38.9 39.1 6
2006年 51.7 45.2 18.1
2007年 55
45.1 16.4
2008年 56.2
2009年 56.5
2010年 56.2
2011年 50.7
2012年 55.3
43.6
41.4
43.6
38.5
33.9
16.9
16
5.5
13.8
20.7
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 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 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 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
• 替加环素、粘菌素和美罗培南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 死亡率更低(OR,0.11; 95%CI,0.02-0.69; P = 0.01)
12
Tumbarello M,Clin Infect Dis.2012 Oct;55(7):943-50.
各治疗方案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的失败率
失败率(%)
Qureshi ZA,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2;56(4):2108-13.
11
近期支持联合治疗产KPC酶菌的研究
• 因产KPC酶Kp菌所致血流感染(BSIs)的ICU患者125例 • 30天死亡率为41.6%
– 单药治疗患者死亡率为54.3%,显著高于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死亡 率为34.1%,P = 0.02)
英国
敏感率*
金奈
敏感率*
哈里亚纳邦
敏感率*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匹罗 氨曲南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米诺环素 替加环素
粘菌素
MIC=最小抑菌浓度. *敏感性由英国抗菌化疗和欧洲委员会抗菌素敏感性测定;强力霉素折点用于米诺环素.
8
Kumarasamy KK, Lancet Infect Dis 2010;10(9):597-602.
AmpC菌株感染治疗原则
可以用: 碳青酶烯类抗生素(MEM,IMP) 第4代头孢菌素
避免用: 青霉素类、1-3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头霉素
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
含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
Ramón y Cajal大学医院
肠杆菌合并VIM (n=43) 或KPC (n=13)感染
耐药率(%)
产NDM-1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
相关主题